小型微利企业有什么好处(小型微利企业和)

“小微企业”是一个习惯性叫法,两个名词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经常被混用,相对来讲,多是指“小型微利企业”。

小微企业

严格意义上来讲,“小微企业”是统计部门经常使用的,由于大家不是很关心统计数字,所以对小微企业的真正含义反而忘记了。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在2011年6月发布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这个文件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将16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小微企业可以理解为其中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小微企业的主要标准如下:

小型微利企业有什么好处(小型微利企业和)(1)

(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50万元-5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

从业人员20—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入300—6000万元,且资产总额300—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

从业人员5—20人,且营业收入1000—5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

从业人员10—50人,且营业收入100—5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有什么好处(小型微利企业和)(2)

(六)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20—300人,且营业收入200—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

从业人员20—100人,且营业收入100—1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八)邮政业。

从业人员20—300人,且营业收入100—2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九)住宿业。

从业人员10—100人,且营业收入100—2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餐饮业。

小型微利企业有什么好处(小型微利企业和)(3)

从业人员10—100人,且营业收入100—2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一)信息传输业。

从业人员10—100人,且营业收入100—1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从业人员10—100人,且营业收入50—1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

营业收入100—1000万元,且资产总额2000—5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四)物业管理。

从业人员100—300人,且营业收入500—1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小型微利企业有什么好处(小型微利企业和)(4)

从业人员10—100人,且资产总额100—8000万元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

从业人员10—100人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的出处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指的是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特定企业,其特点不只体现在“小型”上,还要求“微利”,主要用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经过几次政策变化,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

小型微利企业有什么好处(小型微利企业和)(5)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今年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提高以后,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企业占所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比重约为95%,也就是说,95%的企业都是企业所得税上的“小型微利企业”。

撰文:左刀三爷 觉得好就关注,不好就拍砖!其他需求可以私信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