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家礼记的文言常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精选名句30句带翻译)


关于儒家礼记的文言常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精选名句30句带翻译)(1)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礼记精选名句

一、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摘自《礼记·曲礼上》

解释:礼崇尚往来。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已,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

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三、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摘自《礼记·中庸》

解释: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

四、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摘自《礼记·曲礼上》

解释: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不可只知其优点,而不知其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不可只知其缺点,而不知其优点。

五、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摘自《礼记·礼运》

解释: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六、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摘自《礼记·祭义》

解释: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七、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八、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摘自《礼记·祭义》

解释:自己不说对人无礼、中伤的话,别人就不会以忿怒怨恨的话伤及自己。

九、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摘自《礼记·曲礼上》

解释:傲慢之心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拘,志气不可自满,享乐不可无度。

十、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摘自《礼记·祭义》

解释: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心中就必然充满和顺之气;·心中充满和顺之气,脸上就一定会表现为和颜悦色;脸上有和颜悦色,则整个人的态度必定委婉柔顺。

关于儒家礼记的文言常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精选名句30句带翻译)(2)

十一、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摘自《礼记·杂记下》

解释:只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只放松弓弦而不拉紧,却是文王和武王不会做的;有时拉紧弓弦有时放松,这才是文王、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十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教师,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并且纠正他们各自缺点的人。

十三、量入以为出

摘自《礼记·王制》

解释:根据收入的多少,确定开支的限度。

十四、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摘自《礼记·表记》

解释:有德行的人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业绩。

十五、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摘自《礼记·杂记下》

解释:有那样的言论,却没有那样的行为,是君子的就应当感到羞耻。

十六、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天有四季变化,无须划一,也会守时。

十七、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摘自《礼记·聘义》

解释:既不因其优点而掩盖其缺点,也不因其缺点而掩盖其优点。

十八、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摘自《礼记·杂记下》

解释:君子有三个担心:没有听说过,对不知道的;已经知道的,担心不能学的;既学的,担心不能做的。

十九、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

二十、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摘自《礼记·大学》

解释:通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养身心;身心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天下太平

关于儒家礼记的文言常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精选名句30句带翻译)(3)

二十一、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摘自《礼记·曲礼上》

解释:能在无声之中有所听闻,能在无形之中有所察见。

二十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摘自《礼记·杂记下》

解释: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二十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摘自《礼记·祭义》

解释:一切活着的东西都要死去,死后其体魄必然归土,这就叫鬼。

二十四、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摘自《礼记·中庸》

解释: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

二十五、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仅仅靠背诵和记忆前人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的人是不足以给别人当老师的。

二十六、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摘自《礼记·儒行》

解释:君子儒者应博览群书,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有了学问还要切实付诸行动,不能懈怠!

二十七、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摘自《礼记·文王世子》

解释:举行大的典礼,从头到尾都极其谨慎。

二十八、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摘自《礼记·儒行》

解释:金玉并不值得宝贵,忠信才值得宝贵。

二十九、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摘自《礼记·学记》

解释:如果不喜欢这种技艺,就不能心情愉悦地去学习它。说明只有具有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

三十、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

摘自《礼记·儒行》

解释:上不臣事天子,下不事奉诸侯;性情慎静而崇尚宽大,性格强毅而能从善如流,学间渊博而能服膺胜于己者。多读圣贤之书,以磨练自己的品行气节。即令是要把整个国家分给他,在他看来也不过是芝麻般的小事而不为动心,不会因此就出来称臣做官。

关于儒家礼记的文言常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精选名句30句带翻译)(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