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预防少儿肥胖(吃得多不是养得好)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肥胖群体在不断扩大,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儿童肥胖症不但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各器官功能、智力及生长发育,还有可能导致成年肥胖,严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3月25日,记者采访陕西省中医医院儿科专家带您了解儿童肥胖症。

正确预防少儿肥胖(吃得多不是养得好)(1)

儿童肥胖有两个年龄高发期

肥胖症是由于儿童能量摄入长期超过能量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身体重量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专家说,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诊断指标仍为体质量指数 ( BMI) 法和身高体质量法WHO 建议 10 岁及以上的青少年使用 BMI 法,并将≥第 85 百分位数定义为超重,≥第 95 百分位数定义为肥胖。10 岁以下儿童采用身高体质量法,即以身高为基础,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 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质量,超过该标准体质量的10%~19%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 ~49%为中度肥胖,50% 及以上为重度肥胖。

儿童肥胖有两个年龄高峰期,一是两岁以前的婴儿期,二是 4~10岁的儿童期。婴儿期的肥胖,虽多为良性的不能称为肥胖症,但也需合理喂养,控制其体重;而从幼儿期直到小学低年级肥胖的,最易形成肥胖症,应及早诊断,尽早采取积极的减肥措施。

一般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医学检查的肥胖儿主要有三类:①是从体重生长曲线看,存在肥胖发展倾向者;②是家族史中有动脉硬化危险因子者,如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糖尿病等;③三是肥胖度超过50%者。

若怀疑症状性肥胖,必须进行相应的专门检查。如考虑有内分泌疾患或颅内等肿瘤时,可进行血皮质醇、尿 17-羟类固醇和甲状腺等功能的测定及头颅等部位的 X 线摄片、造影、CT、染色体检查等。

区别儿童单纯性肥胖和症状性肥胖

如何区别儿童单纯性肥胖和症状性肥胖?专家说,首先应该肯定,单纯性肥胖占全部肥胖儿童的绝大部分,其中又大多是良性肥胖。其特点是患儿多有食欲佳、食量大,又特别喜食油腻甘甜食品,且往往不爱活动,热量摄取长期超过消耗。此外,还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此种肥胖儿一般皮下脂肪分布均匀、体态匀称、手(足)背厚、手指长而尖,口、眼、鼻相对显小,除肥胖外,身高和骨骼年龄发育正常,或超过同龄儿,性发育一般较早,智力正常。

症状性肥胖则不同,其身高和骨骼常落后于同龄儿,且具有原发性的特殊表现。一般说来,如果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或者肥胖伴有智能低下,生殖器、性发育异常以及多毛、高血压、痤疮等,多患有症状性肥胖症。

正确预防少儿肥胖(吃得多不是养得好)(2)

防治肥胖症,首先应让孩子注意饮食,控制热量摄取,尤应改变喜食油腻甘甜食品的习惯,对食量过大者可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质。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应注意牛奶的调配不宜过浓。其次,要让孩子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防止“越胖越懒,越懒又越胖”的恶性循环。

正确预防少儿肥胖(吃得多不是养得好)(3)

另外,对已发胖的小儿要改变其害羞、孤独心理,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树立信心,与医生、家长密切合作控制体重。单纯性肥胖一般通过上述方法可取得较好效果,通常不需用药;而症状性肥胖则必须尽早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

编辑:王少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