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枫林雨苑第三十七回解读(谁是红楼梦语境第一美女)

喜欢请转载和点赞!

这似乎是个伪命题,或者八卦问题,所谓青菜罗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是有差异的。有人会说林黛玉,有人会说薛宝钗,有人会说薛宝琴,或者王熙凤、妙玉、史湘云、秦可卿、晴雯、香菱、尤二姐尤三姐等等。

红楼梦枫林雨苑第三十七回解读(谁是红楼梦语境第一美女)(1)

可是,注意了,我们要说的是,谁是曹雪芹心目中的第一美女,或者说《红楼梦》语境的第一美女?这个问题,就不八卦了,而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尽管曹雪芹笔下,目之所及,都是美女,但只要仔细注意他的写法,就会发现,还是有差异的。而这些差异,足以窥见作者心理。

我以为,在小说的特定语境里,在雪芹的叙述氛围中,尽管美女如云,但他所心属的第一美女,不是别人,正是林黛玉。我这样说,不是主观偏向,而是有根据的。而这些根据,依然来自小说。

第一,林黛玉是小说人物外貌描写里唯一一个超越了环境和衣着衬托的。换句话说,她是小说里唯一一个单单从外貌就超越了物质束缚的女性。

一般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美有两种,一种是交相辉映的美,所谓相得益彰,互相衬托。还有一种美,是超越的美,就是不管任何环境任何状态下都是美的。前者是相对的美,后者是绝对的美。虽然都很美。却有高下之别。

第三回是这样描写林黛玉长相的:

红楼梦枫林雨苑第三十七回解读(谁是红楼梦语境第一美女)(2)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关于林黛玉的描写,没有任何环境造势,也没有任何服饰衬托。

其实曹雪芹已经定调了,那就是“与众各别”。林黛玉的美,和所有人的美都是不同的,是不是有一种超越众生的意味?

当然,我这样说,肯定有人以为我魔障了,可以比较一下,就是第三回,是怎么写王熙凤的: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王熙凤美不美?美!可是,王熙凤的美,要靠华丽的服饰来衬托,是铺排造势才凸显出来的,这就差了一个档次。

红楼梦枫林雨苑第三十七回解读(谁是红楼梦语境第一美女)(3)

第八回,写宝钗之美。虽没有王熙凤那么夸张,也是有服饰衬托的: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簪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有服饰描写,二是写宝钗的长相,没有和任何传统语境里的美女相提并论。而黛玉是比了的,西施。虽然小说后面也借宝玉之口说宝钗有玉环之态,但宝钗是大怒的,说明她并不认可,还是有差别。

第五十回,薛宝琴之美:

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 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薛宝琴美不美?美,很美。美得贾母都连连称赞,美得众人都以为把黛玉比下去了。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是障眼法。先不说贾母别有意图,单说薛宝琴极致的美,是在特定的雪景、梅花以及华美衣着映衬出来的,依然和林黛玉不在一个档次。

红楼梦枫林雨苑第三十七回解读(谁是红楼梦语境第一美女)(4)

第六十二回湘云之美:

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湘云美不美?美。可是,湘云的美,不仅有芍药花开落红助阵,更有醉态助趣。

这些,都不能跟林黛玉比。林黛玉是在一个很平常的日子,经历丧母之痛,别父之苦,千里迢迢,长途跋涉,风尘未洗,初到贾府,大家相见,不需要任何衬托就达到了这样极致的美的。谁更美?想必大家心里有数了吧。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红楼梦》在描写很多美女的时候都是虚写,没有正面描写,比如薛宝琴、比如秦可卿、比如史湘云、比如妙玉、比如贾探春、比如香菱、比如晴雯,比如二姐三姐,这些都是一等一的大美女。可是,曹雪芹从来都是用的虚笔,要么是比喻,比如秦可卿“其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要么就是简写,比如贾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要么干脆不写,比如薛宝琴、比如妙玉、比如香菱,比如史湘云,二姐三姐,只用环境衬托。这是为什么呢?

当我细细琢磨,突然醒悟了,是因为:

红楼梦枫林雨苑第三十七回解读(谁是红楼梦语境第一美女)(5)

第二,小说在描写描写林黛玉时,已经写满了,写尽了,写到极致了,其他美女,就不好再写了。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强烈的倾向性。

第三,小说第五回,说薛宝钗把林黛玉比下去了,是说的为人处世。所谓: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 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 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这段话,虽然有句“容貌丰美”,但其实更多的是说薛宝钗更会做人,更会处世,口碑更好,把林黛玉比下去了。人们往往都有这样的心理,和谁好,就说谁美。曹雪芹也不例外,我们研究的不是别人的心理,而是曹雪芹的心理。

况且,我们说过,薛宝钗早期的为人处世,是有其虚伪性和目的性的。

红楼梦枫林雨苑第三十七回解读(谁是红楼梦语境第一美女)(6)

第四,其实,林黛玉的美,曹雪芹早在第二十六回就定调了。所谓: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这就是我所说的“鸟惊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昭君貂蝉玉环,她们的美,不是从人的眼光看出的,都是从自然的眼光看出的,所谓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貂蝉闭月,玉环羞花,而黛玉,则是“鸟惊”。这是曹雪芹给黛玉之美的定位。

红楼梦枫林雨苑第三十七回解读(谁是红楼梦语境第一美女)(7)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红楼梦》里,在作者心中,真正的第一美女,不是别人,就是林妹妹。秦可卿、薛宝琴、薛宝钗、妙玉、史湘云、香菱固然很美,但在小说里,作者都是置于林黛玉之下来安排的。而无限接近于林黛玉之美的,是晴雯。所以,她也死得最惨。

编辑 / 配图:李明劼

风之子:原名李明劼,《红楼梦》研究者,新浪红学名博。大学时代即发表文学论文二十余万字。著有《风语红楼1风之子解读红楼梦》、《风语红楼2香尘逝》、《风语红楼3梦流年》、《风语红楼4大厦倾》。

红楼梦枫林雨苑第三十七回解读(谁是红楼梦语境第一美女)(8)

《风语红楼4大厦倾》新鲜上市,戳下面

风之子开讲啦!

(上喜马拉雅听“风语红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