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神奇的一天纪录片观后感(BBC纪录片地球第二部)

地球神奇的一天纪录片观后感(BBC纪录片地球第二部)(1)

图说:《地球:神奇的一天》

国家主席与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于2015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会谈,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后签署的中英电影合拍协议中的首部合拍片——《地球:神奇的一天》,8月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首映礼,并在耀莱成龙国际影城进行了全球首映。这部纪录片是英国BBC纪录片《地球》的第二部,由BBC地球影业与SMG尚世影业联合出品,成龙担任中文配音、编剧包括著名作家严歌苓和曾获得艾美奖的范立欣等。这部纪录片大电影将于11日公映。这也是BBC参与制作的纪录电影首次登上中国大银幕。

地球神奇的一天纪录片观后感(BBC纪录片地球第二部)(2)

图说:《地球:神奇的一天》

成龙担任该片中文版解说,他表示,“我十分喜欢看动物,因为练猴拳、象拳、鹤拳时,我们都会去观察动物的动作。”他坦言,为了这部纪录片,他一口气关在录音棚里配了6个小时。

作为本片的联合导演,中国导演范立欣对影片的塑造,最大的贡献在于运用东方文化语言,阐释了地球和生命,人类与自然以及动物之间的特殊关系。(首席记者 朱光)

地球神奇的一天纪录片观后感(BBC纪录片地球第二部)(3)

图说:《地球:神奇的一天》

相关链接:《地球:神奇的一天》数据

历时142个拍摄日,横跨全球22个国家,筛选素材数据达到12300张DVD,收录了熊猫、白头叶猴、树懒、独脚鲸等38个珍稀物种。其中很多动物影响是首次被电影高清摄像机记录。

【马上评】纪录片有多重要?

一位阿根廷纪录片导演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照相簿。”

当《地球,神奇的一天》成为“中国智造”的同时,人们往往会联想起当年央视播出的赵忠祥配音的《动物世界》……其实,那时的自然动物纪录片都是引进片,由央视“译制”。细致而言,在这部《地球》的续作中,中方并没有完全参与纪录片的各地拍摄,而是投身于故事价值观构建、电影配乐、中文版配音以及可期的票房贡献。

地球神奇的一天纪录片观后感(BBC纪录片地球第二部)(4)

图说:《地球:神奇的一天》

严格而言,我们自己拍摄的纪录片走进公众视野,是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的。在中国,除了央视、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等国有影视机构有实力拍摄纪录片之外,个人投身纪录片工作是凤毛麟角。

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我们不具备纪录片工业制作的一套流程体系。而与BBC合作最大的受益,其实就在于此。自拍摄《地球,神奇的一天》起,我们学到了拍自然动物纪录片前,先要寻到合适的动物专家。随后,找到又懂动物又懂电影语言的电影人,把科学家的想法转化成影像,并且找到其中能吸引观众的故事性。颇为关键的是,还要同期找到公共资金的投入。制作出足够高品质的精品之后,那么全球市场的推广就指日可待。(朱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