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件事千万要注意(这些事别再干了)

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刚买的鸡蛋很脏, 泡发的木耳泡多了,晚饭剩下很多海鲜~~等等许多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如果处理不当,再好的食物也变 “毒物”,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洗过的鸡蛋

这四件事千万要注意(这些事别再干了)(1)

鸡蛋买回家后,有人觉得太脏,会把鸡蛋清洗一下再放进冰箱。当心!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动作,竟让鸡蛋变成了 “毒鸡蛋”。吃下这样的鸡蛋,会让你的肠胃不适,严重的还会引发食物中毒!

新鲜鸡蛋的表面有一层薄膜,它能起到抵挡细菌的作用,但清洗鸡蛋的时候很容易被洗掉,细菌就会从鸡蛋表面的小孔倾入,时间长就变质产生毒素。

其实保持鸡蛋新鲜很简单,用保鲜膜把鸡蛋包起来放进冰箱,在鸡蛋表面涂上一层植物油,或是把鸡蛋放在红豆、黄豆、谷糠等杂粮中,都可以让鸡蛋保鲜一个月以上。

泡太久的黑木耳

这四件事千万要注意(这些事别再干了)(2)

黑木耳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菜,但黑木耳处理不当也会变成餐桌上的杀手。曾有新闻报道,一名男子因为吃了浸泡 3 天的黑木耳而脏器衰竭。现在正值夏季,木耳泡在水中更容易霉变,大家一定要控制泡发时间哦。

那么,黑木耳泡多久最合适呢?夏季黑木耳用凉水浸泡两个小时,使木耳呈现半透明状态最好,冬季温水泡 3 个小时为宜,浸泡前,用少许食盐和食醋把木耳搓洗干净,不仅能去除表面污垢,还能保持木耳的鲜脆。

如果不小心浸泡了太多木耳,不想浪费,可以把多出的木耳放进冰箱冷藏,但是要在 24 小时内食用,否则也会变质产生毒素。

腐烂的生姜

这四件事千万要注意(这些事别再干了)(3)

老话说 “烂姜不烂味儿 “,真的是这样吗?事实可不像老话说的那样。

专家研究表明,腐烂的生姜里有” 黄樟素 “,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可使肝细胞变性,即使摄入量不多,也足以使肝细胞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害,还可能诱发食道癌,长白毛、变软的腐烂生姜就不要再吃啦。

潮湿的夏季,想长时间保存生姜也不难,用锡纸紧紧包裹住生姜放在阴凉处,把洗净、晾干的生姜埋进盐罐里,或者用盐水把生姜泡 1 小时,晒干后放入冰箱冷藏,都可以保持生姜的鲜嫩。

未煮透的豆浆

这四件事千万要注意(这些事别再干了)(4)

豆浆是男女老少皆宜的养生佳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也蕴含一种叫做 “皂素” 的有毒物质,它会刺激人的胃肠粘膜,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还可能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危害生命。

皂素在豆浆加热到 80 度左右时就会冒泡产生 “假沸” 的效果,您千万别以为这时豆浆就能喝了,为了使豆浆中的皂素完全分解,在豆浆冒泡后,还应该再煮 5 分钟,使其完全沸腾。

另外,黄豆、四季豆、扁豆、芸豆这些豆类和生豆浆一样含有皂素,也必须在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否则可能会在食用 1-5 小时内发生恶心、腹痛、呕吐、头晕等中毒反应。

隔夜的海鲜

这四件事千万要注意(这些事别再干了)(5)

大部分人都知道,生海鲜和处理不当的海鲜中,含有大量有害细菌和寄生虫卵,容易带来肠胃问题,严重的话还会引起食物中毒,而隔夜海鲜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视, 炎热的夏天尤其要多加注意。

海产品体内的某些细菌在高温下并不能完全杀除掉,隔夜冷却之后,细菌会自然再生或者重新复活,还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食用会损伤肠胃和肝、肾功能。

长斑的红薯

这四件事千万要注意(这些事别再干了)(6)

放久了受潮的红薯受到黑斑病菌的影响,表面会长出黑褐色的斑点,这样的红薯味苦、发硬,对肝脏有害,高温蒸煮也不能破坏里头的毒素,就不能吃了。

把红薯的表皮晒干后放在地势高、干燥、不漏水的地方,可以防止变质。红薯被水淹湿后尽快吃掉不要久放,碰破了皮的红薯也不能放太久。

未成熟的西红柿

这四件事千万要注意(这些事别再干了)(7)

西红柿是最常见家常菜,越是常见越不能掉以轻心,碰到没有成熟的青色西红柿千万不要吃,因为西红柿里本身也有一种叫做茄碱的毒素,完全成熟时含量低,未成熟时含量高可能导致中毒。

未成熟的西红柿口感苦涩,如果不小心吃了一点,可喝些浓茶、淡盐水或糖水解毒,如果出现了恶心、呕吐的中毒反应,就要赶快就医。

发芽的土豆

这四件事千万要注意(这些事别再干了)(8)

土豆里有种东西叫龙葵素,是一种毒性物质,正常的土豆中含量极少,不会对人体带来伤害,但土豆放太久长芽后,芽孔周围会有大量有毒龙葵素,这时候吃容易中毒。

土豆喜凉,放在温度过高的地方会长芽、腐烂,温度过低又会冻伤害,放在阴凉通风处最好。土豆还不能和红薯放在一起,不然土豆会长芽,红薯则会僵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