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刘双喜:秦瘦鸥当年京剧

秦瘦鸥:身段最美的演员——刘奎官身段最美的演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京剧名家刘双喜:秦瘦鸥当年京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京剧名家刘双喜:秦瘦鸥当年京剧

京剧名家刘双喜:秦瘦鸥当年京剧

秦瘦鸥:身段最美的演员——刘奎官身段最美的演员

秦瘦鸥

我以“看龄”七十年的资历, 斗胆断言, 在我所见过的各个剧种的男女演员中, 论身段之美, 以京剧武二花演员刘奎官为首。这决非故作惊人之笔, 耸人听闻, 而是发自我内心的真诚的推重, 并且深信, 只要当年曾经看过刘奎官演出的内外行, 肯定也会举手赞同。

戏曲演员, 除唱念以外, 在表演方面历来讲究“手、眼、身、法、步”, 谓之五功, 其实简括地说, 就是一功,手、眼、身、法、步只是这一功中必须抓住的五点而已。这五点互相制约, 缺一不可。如果手的动作不到家, 步子也不会好看; 如果眼不能做到灵敏活泼, 手也使不出好招来。

至于所谓“美”, 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美, 而且还要结合各方面来看。譬如说, 一位旦角, 尽管脸长得很漂亮,如果身材臃肿, 或者头太大, 比例失调, 也就够不上美了。再如一位武生, 如果仅有一身出色的武功, 但相貌丑陋或嗓音沙哑, 或属于内行所说的“死脸子”, 喜怒哀乐在脸上毫无表现, 那还能说美吗? 再进一步说, 对于演员还有许多特别的讲究。以一台戏来说, 如果场上一色旦角, 果然可以产生“百花齐放”效果, 但京剧的前辈高人并不以此为满足, 而一定要另外安排些角色来作为衬托。例如老戏《五花洞》里, 除台上出现两个到四个真假潘金莲外, 同时又派出几名小丑来扮武大郎, 一个花脸演员来扮包公, 于是观众的眼睛里越来越觉得台上的潘金莲千娇百媚, 美不可言了。在《小放牛》《小上坟》里, 跟小旦搭配的都是小花脸, 这就是利用角色形象美丑悬殊的逆差, 来收到衬托效果。

扯远了, 赶快回到刘奎官。

刘奎官之关云长

刘奎官原籍何处, 早年在那里学戏, 我都不清楚,只记得他初次到上海大约是三十年代初, 由丹桂第一台的老板所邀, 同来的有老生高庆奎( 挂头牌)、青衣何雅秋( 挂二牌), 武生四位, 排名如次: 王汇川、赵松樵、刘奎官、小小宝义。其实刘奎官不是武生, 而是武净, 即武二花, 想是因为武二花这一行向来地位很低, 而他的成就极为突出, 因而老板就把他作为武生看待, 他当时也确曾和王汇川等同在《三本铁公鸡》里演出过, 扮演张嘉祥, 而不演铁公鸡。他长得很高, 身材匀称, 揉了一张淡红脸, 显得威风凛凛, 很有气派, 但到开打时, 不免使人感到有些用违所长。幸而丹桂第一台那一期所约的另外三个武生中, 王汇川、赵松樵二人实际上是文武老生, 把子功和跌扑功都平平而已; 只有武生曹宝义的儿子小小宝义当时虽年仅七八岁, 却已有很不差的武功, 在《三本铁公鸡》里, 观众主要看的是他, 刘奎官也就不显得太逊色了。但在他演出关公戏时, 顿觉光彩逼人。在做功方面, 与一般文武老生如老三麻子、小三麻子等所走的路子不同。别人往往力图表演关羽的儒将身份( 其实也没达到) , 而刘奎官则注力于造成主角的威武英锐之气, 能使人体会到关羽真有万夫不挡之勇。他勾的脸, 简洁明净, 非常大方; 用的那杆青龙偃月刀也特别大, 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然而他的真正的过人之处还在武净戏方面, 当年我在丹桂第一台只看到了他的一出《通天犀》。但已使我惊叹不已了。这是一出冷门戏, 过去很少很少有人演出, 因而刘奎官的杰出演技, 一下把上海观众都看呆了。当青面虎坐在寨中聆听小喽罗报告十一郎被陷害的消息时, 刘奎官利用一张特制的坐椅, 用了好几个身段来表达青面虎的义愤填膺和不顾一切赶去救援的决心。这些动作不仅难度大, 而且起到了不必演员开口,已使观众对角色的心态一目了然的效果。这真是我们民族戏曲艺术的精华, 而刘奎官则充分继承下来了。在劫法场前, 青面虎掩蔽在一家酒店的楼上, 一边狂饮,一边窥察外面的动静, 他用了许多优美的身段, 很有层次地表演了青面虎因等候过久而逐渐焦急的心情, 这都是只有一位真正的性格演员才能做到的。

刘奎官的另一出拿手好戏是《九江口》, 又称《张定边救驾》。在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与朱元璋之间的一次争夺战中, 张中计大败, 幸得部将张定边赶来援救,才能脱身。在这出戏里, 张定边是以水军头领的身份出现的, 因此有不少水上行船和战斗的场面, 刘奎官演来漂亮已极, 而又处处不让观众忘记他是在船上。近年著名的架子花脸袁世海也重新把这出戏整理演出了, 在文场方面, 他的“麒派”做功也很有特色, 但演到用武的场面, 可就跟刘奎官差得太远了。

在我的记忆里, 还有一个由刘奎官以武净身段表演的人物使我念念不忘, 那就是《羊角哀和左伯桃》中的九幽大使。这出戏是著名须生马连良独有的小本戏,解放前曾在上海演出, 后即失传。九幽大使这个角色戏极少, 是个配角, 在场上不过出现十几分钟。可是刘奎官所勾的脸, 所使出的那些身段, 真是美极了。尽管他演的是个鬼使, 貌相狰狞, 有些怕人。但当他手持引魂蟠, 在台上才走了几步, 台下懂戏的人就都禁不住连连鼓掌了。

我如此赞颂刘奎官, 并不是说当年其他各行中的名艺人如旦行的四大名旦, 生行的周信芳、马连良等,身段都不美, 都不如刘奎官。不, 并非如此, 我是这样看的, 生旦等行都属于所谓“俊扮”, 或以本色上场, 整洁清秀, 或涂脂抹粉, 插花带翠, 只要一举一动不太出格,要显出身段之美来, 还是比较容易的。而刘奎官呢, 既是个武二花, 所扮的人物没有不脸上抹得一塌糊涂的,给人的印象首先总是个“丑”字, 刘奎官能通过自己的演技, 使观众只觉其美, 浑忘其丑, 谈何容易?

然而他干的这一行毕竟可演的戏不多, 尤其是作为主角的戏, 因此他虽出台那么久, 但声名还是比不上梅兰芳、余叔岩等, 即使是谭富英、小翠花、叶盛兰等,知名度也远过于他。从抗战起到1949 年国民党垮台,刘奎官究竟在哪些地方演出过, 连我这个十分敬慕他的老戏迷也不清楚, 只知道他在昆明。解放以后, 由于周恩来总理那样一位高瞻远瞩、知人善任的伟大政治家的关怀和戏曲部门领导在戏剧、戏曲界内坚持执行党的正确方针, 刘奎官和著名武旦关肃霜先后被安排到了云南京剧院去, 以提高西南地区戏曲事业的水平。我除羡慕那边观众有眼福外, 恨身无羽翼, 不能亲自赶去, 重睹刘奎官的风采。及至1982 年我应云南出版界之邀西游昆明, 才知刘老已于1965 年逝世, 我虽图一晤亦不可得矣!

最近听一位内行谈起, 解放后不久, 在全国戏曲界为支持抗美援朝战争而举行会演, 筹款捐购飞机时, 刘奎官也曾在上海参加演出, 几年后又光荣入党, 可惜这期间找正受命在香港新闻界工作, 以后一无所闻。

上海戏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