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男孩长汗毛正常吗(厦门3岁男孩长出)

三岁男孩长汗毛正常吗(厦门3岁男孩长出)(1)

台海网1月1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3岁的男孩睡觉时却总打呼噜,不仅如此,孩子的颈部和下唇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形,尤其是下嘴唇成了“香肠嘴”,医生说,这是血管瘤的一种。手术后,孩子容貌恢复。

医生提醒,血管瘤要尽早确诊,尤其是颌面部血管瘤,如需干预,应尽早。

案例

3岁孩子睡觉打呼噜颌面部血管瘤作祟

3岁的小墨(化名)长得虎头虎脑,活泼可爱。年纪不大,可睡觉时却总打呼噜,动静还不小。起初家人并未在意,随着时间推移,小墨不但打呼噜愈加严重,而且颈部和下唇也出现了明显变形,尤其是下唇肿起了一整片,成了“香肠嘴”,还开始脱皮。

到当地医院就诊,小墨的病被诊断为“颌面部血管瘤”。2年间经过了数次治疗也没能明显改善,父母辗转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就诊。主任黄小进说,到医院时,小墨的舌头、下巴、咽喉、气道都是血管瘤。经过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及反复对比之前的影像资料,确诊小墨为“颌面部静脉畸形”。孩子睡觉后肌肉放松,气管周围血管瘤塌陷,呼吸困难,所以总打呼噜。在多学科合作下,医生完成了介入手术。术后不久,小墨顺利出院,容貌恢复。

分析

颌面部血管瘤多发于孩童“面部胎记”也属血管瘤

黄小进主任说,血管瘤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高达4%-5%。血管瘤可以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但因为多数不会疼痛,所以不会被及时关注。颌面部血管瘤一旦出现,影响外貌。颌面部血管瘤在孩童中更为常见,会逐渐变大,也有部分会随着年龄增大自行消退。通常所说的“面部胎记”,也属于血管瘤的一种。

血管瘤还有一部分是由于血管畸形造成,为遗传所致。血管畸形所引起的“肉瘤”,不会自行消退。这其中的多数患者因静脉畸形所致,患者瘤子是软的,随着体位的改变,血管瘤的大小也会有变化,比如朝下时,血管瘤比站立时更突出些。这类血管瘤经过治疗后可以消除,早期干预后可以同正常人一般。小部分为动静脉畸形所致。因为动脉压力更大,瘤子会偏硬,温度会比皮肤其他部位略高,有些人还能感受到震颤。动静脉畸形根治比较困难,需长期随访治疗。

黄小进说,静脉畸形可以发生在任何组织或器官,大约40%发生在颈面部,在青春期以及剧烈的体力劳动或月经期,疼痛可能会加重。由于瘀滞和肿胀,早晨醒来时疼痛可能更严重。

案例

牙龈下发现血管瘤一年后复查竟缩小

70多岁的萧女士(化名)在牙龈下发现一个1.5毫米大的血管瘤,由于吃带刺食物时容易被刺破出血,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肿瘤综合与微创病区科主任邱国钦建议她进行硬化治疗。因为没有影响到正常功能,老人家不想折腾,拒绝了他的建议。不过一年之后再来复查,邱国钦发现,这个血管瘤已经缩小。

20多岁的小念(化名)曾经一觉睡醒后,发现自己成了“猪嘴唇”,嘴唇肿了好几天,出门都只能戴着口罩,过了一段时间才自行消肿。

分析

有的血管瘤突然消失

可能只是“外部消肿”

邱国钦告诉记者,有些血管瘤长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血管栓塞,造成血管瘤内皮细胞失去增殖能力,逐渐被纤维脂肪组织充填,从而会自行减小甚至消失,不过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对于小念这种情况,黄小进说,这可能就是颌面部血管瘤。正常血管是空虚的,如果长时间同一个姿势,使得畸形的血管部位充血,就可能出现一个柔软“肿瘤”,但随着血液流动后,“肿瘤”可能变小。另外,在憋气、哭闹时,“肿瘤”也可能会变大。

如果这类患者的“肿瘤”真的是血管瘤,突然消失很可能仅仅只是“外部消肿”,瘤子可能仍在血管中。“成人时期才发现的血管瘤,一般来说不会自行消退。”黄小进建议发生过类似情况的患者,通过磁共振排查确诊。

提醒

不要“谈瘤色变”

有的瘤其实不用治

至今仍有许多人“谈瘤色变”。邱国钦表示,多数血管瘤生长缓慢,有些血管瘤会自行减小或退化,若瘤子较小且无破裂风险,不影响人的健康生活或者外貌形象,这类血管瘤其实不用治疗。血管瘤破裂会造成大出血,造成生命危险,不过邱国钦表示,这在颌面部血管瘤中几乎很难发生。

邱国钦说,因为其结构存在高密度的网状胶原并非被血液灌满,破裂风险不大,除非是长在较为表层的血管瘤在非常重力的外力作用下,才有可能引发血管瘤破裂。因此,相对来说,多数血管瘤能够与人“和平共处”。

少数血管瘤会恶化

尽早手术复发率低

“不过部分血管瘤可能会溃疡,导致疼痛、出血、疤痕或感染。颌面部血管瘤治疗要积极一点,其他部位的血管瘤症状控制不佳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早期干预后,如果得到很好的控制,对身体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有痊愈的机会。”黄小进说。

邱国钦也说,颌面部血管瘤治疗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面部神经分布广泛,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五官功能的破坏。对于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更需要提早干预。血管瘤虽然本身是良性的,但是少数血管瘤到后期可能会有恶性生长倾向,长得很快。虽然不会向远处器官转移,但是会影响到器官功能以及有毁容倾向。如果血管瘤范围扩大,则难以治疗得非常彻底。“尽早手术,复发率低。”邱国钦告诉记者,如果家长在孩子小时候便发现血管瘤的存在,且没有进行相关治疗,切记要密切观察血管瘤的状态,如果发现血管瘤大小、范围变化,以及皮肤颜色改变,一定要及时就医。尤其在七八岁后仍未见血管瘤自然退化,可能对颜面外观及功能造成破坏,给家长和患儿造成社会及心理压力,对于这类血管瘤,早期采取干预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的共识。

延伸阅读

肝脏血管瘤多见中年女性

邱国钦所见过的最大的血管瘤是肝脏血管瘤,患者是一名50多岁的女性。正常人的肝脏隐藏在肋骨后,触摸不到,但这名患者肚子已经鼓胀起来,能够触摸到肝脏。经彩超、磁共振确诊为肝脏血管瘤,瘤子已经达到30厘米。在三次栓塞治疗后,缩小到七八厘米大小,如今血管瘤被控制,没有再进一步增大。

邱国钦说,血管瘤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肝脏血管瘤,以中年女性更为多见一些。据介绍,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由于与激素有关,得了肝脏血管瘤的女性,最好不要服用避孕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