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诗描写小孩(杨万里充满童趣的一首诗)

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塑造人物的作品,所描绘的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细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不少是塑造了栩栩如生、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如胡令能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高鼎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它们无不以生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丰富的童趣。

杨万里诗描写小孩(杨万里充满童趣的一首诗)(1)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稚子弄冰》,便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充满童趣的一首诗。可能大家对于杨万里的这首诗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名作《宿新市徐公店》“宿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桑茶坑道中》“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等,你肯定耳熟能详。

杨万里诗描写小孩(杨万里充满童趣的一首诗)(2)

与杨万里的其他儿童诗一样,《稚子弄冰》也是通过艺术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虽然这首诗仅有二十八字,但是却把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读起来情趣横生,余味无穷,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首充满童趣的《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杨万里诗描写小孩(杨万里充满童趣的一首诗)(3)

首先,诗的前两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对儿童玩冰的方式进行了描写。它的意思是说,清晨起来,儿童便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再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金属的东西会统称作金,这里的金盆就是铜盆。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如果是现在的我们的话,可能会觉得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更何况还是在天气寒冷的清晨,倒不如多睡会。但对于儿童来说,活泼、顽皮是他们的本性。以冰为锣,便是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另外,诗中的儿童知道用“彩线”去穿成“银锣”,又凸显了儿童聪明精灵的一面。

杨万里诗描写小孩(杨万里充满童趣的一首诗)(4)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意思是说,这位儿童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发出了玉磬般美妙的声音。这里的“穿”字用得极其高妙,它不仅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还有声音效果的意思。也就是说,“银锣”所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能够在林间传得很远。不难想象,儿童提着“银锣”在林间兴高采烈的情态。

杨万里诗描写小孩(杨万里充满童趣的一首诗)(5)

最后一句“忽作玻璃碎地声”,即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这里的“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我们都知道冰块又硬又脆,冬天的地面也被冻得很硬,冰块落地自然就很容易摔碎。但如果你知道了这种情况,你可能就不会去这么做了。反而是天真的儿童,不会管那么多,只顾高兴地玩耍。

综观杨万里的这首诗,无疑全诗突出了一个“稚”字,稚气和童趣能够使得儿童充满了活力,这是在大人身上很难有的。所以才会引起了杨万里的注意,将这种童趣化为了诗趣。总的来说,这首诗短短二十八字,便写出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读后余味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