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猪迎春到祝福语(金猪迎新祝吉年)

今年是己亥年,从语言文字上分析“亥”,它像一个容器,可以收藏天地万物《释名》曰:“亥、核也收藏万物”有生生不息之意据学者叶舒宪分析,古人以“亥”字结束十二地支的循环,似乎和母猪与大地母亲认同的神话相吻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金猪迎春到祝福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金猪迎春到祝福语(金猪迎新祝吉年)

金猪迎春到祝福语

今年是己亥年,从语言文字上分析“亥”,它像一个容器,可以收藏天地万物。《释名》曰:“亥、核也。收藏万物。”有生生不息之意。据学者叶舒宪分析,古人以“亥”字结束十二地支的循环,似乎和母猪与大地母亲认同的神话相吻合。

“完颜猪儿”,力拔千钧

上海最早的猪形象来自于崧泽遗址。遗址中出土的一只迷你陶猪,肥头肥脑,矮脚圆肚,小眼如豆,身体被涂成朱红色,煞是圆润可爱,犹如一个现代的猪形储币罐。这一发现证明上海地区6000年前就已驯养家猪,这头陶猪也不失为中国最早的猪形象之一。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前期就驯化了野猪,人与猪紧密相处的时期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天何言哉,万物生焉,人与天地万物原本同生共荣。西汉时期,随着农耕区域的扩大,甚至出现了许多热爱养猪的名士。汉朝甚至有马氏一门五兄弟都擅长养猪,所谓“苑中三公,巨下二卿,五门哦哦,但闻猪声。”可见其乐融融、声情并茂之欢愉景象。还有记载“梁鸿受业太学……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说的是成绩优异的梁鸿大学毕业后去养猪,放在今天,就是热门的新闻了。根据宋人笔记,宋太祖赵匡胤也曾亲自在宫中饲养两头神猪以压胜祈吉。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猪是一种“灵物”,取名为猪者亦屡见不鲜。汉武帝原名叫“刘彘”,彘,豕也,即猪。《晋书》记有“陈猪”“孔豚”之名,《陈书》《魏书》分别有名为“傅野猪”和“薛野猪”的人,《南齐书》和《旧唐书》记有叫“张猪儿”“李猪儿”的人,《金史》中有叫“完颜猪儿”的。猪是神力之象征,《北史·卢曹传》形容一个力拔千钧之人:“曹身长九尺,鬓面甚雄,臂毛逆如猪鬣,力能拔树。”汉末的王莽把他的精锐部队取名“猪突豨勇”,可谓“猪的传人”。魏晋时期,还有人把战舰命名为“野猪”,以示骁勇善战,一往无前。《南史·王琳》对此有形象的描绘:“琳将张平宅乘一舰,每将战胜,舰则有声如野猪,故琳战舰以千数,以野猪为名。”

墨猪负踯躅,欹雅乱潦草

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最近大热。董其昌往往喜欢用难贮墨色的纸张,滑笔写去,虚飘淡远。在他看来,萧疏放达的苏东坡用墨却太饱满浓丽了,竟讥之为“墨猪”。

“墨猪”一词,本是美术史上聚讼千年的书法审美术语,出自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笔阵图》:“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将书法用笔丰肥而少骨力的现象形容为“墨猪”,该术语从此流传下来,有时成为书家自谦之语。如曹寅《雨夕偶怀桐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佩笔二十年,画字苦不了。墨猪负踯躅,欹雅乱潦草。”

擅长画马的悲鸿先生笔下亦多见《墨猪图》,以书入画,用文人笔墨游戏精神妙造黑猪图像。他画于1935年的《墨猪图》配诗云:“少小也曾锥刺股,不徒白手走江湖。乞灵无着张皇甚,沐浴熏香画墨猪。”以浓淡相映的墨色、举重若轻的笔法构造了憨态可掬的肥猪,头尾部皆有点睛之笔。画于1941年的《墨猪图》则兼工带写,用笔干净精谨,题跋曰“槐准先生一笑”,记录他为抗日募资客居星洲期间,与海南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兼种植专家的韩槐准雅集于“愚趣园”的交谊。

另外,齐白石、黄胄也是画猪高手,逸笔草草间,或萧散闲逸或天真酣萌,可见各自性情。而当代画家何曦、洪健、邵仄炯等人笔下的猪,更带着人的神情与智慧,可谓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画史上传为美谈的还有王梦白所绘的《夕阳芳草见游猪》。1925年秋,梁启超、徐志摩、姚茫父、王梦白等人雅集于新月社。席间梁启超以乾隆御制诗句“夕阳芳草见游猪”出谜射第七字,无人猜中“猪”字,引为笑谈。王梦白当场写游猪三头,姚茫父补夕阳芳草并作诗题画,任公以楷书题乾隆诗句为画题。这幅《游猪》图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生出了几个版本,最有名的当是1927年王梦白重绘的版本。只见十余只姿态各异的肥猪徜徉于漫天云霞下,或俯首,或对话,或转身,顾盼有神,栩栩如生。周遭芳草碧连天,似有诗经意境,可谓美术史上最具诗意的群猪。

篆刻史上也有一部与猪有关的印谱,声名赫赫,这就是首部以简体字入印,并真实记录当时社会生活的篆刻作品《养猪印谱》。该印谱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被誉为海上印坛“三驾马车”的方去疾、吴朴堂和单孝天三位篆刻名家在创作黄金时期共同完成,收集整理了当时关于养猪的社论、谚语等作为印章内容,曾在上海博物馆公开展览,得到金石界的一致好评,齐燕铭、郭沫若亲自为该印谱题写了扉页和《序诗》。随着前辈们先后离世,该印谱几成绝迹。2014年,刘一闻先生从方去疾长女方箴、女婿董勇手中重获印谱,勉力促其再版面世,并撰写万字长文《<养猪印谱>记忆》。

亥猪吉祥,贵称“人君”

由甲骨文的卜辞可见,猪在商代就被大量用于祭典。殷商时代的祭典除了祭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山川土地之外,还要祭祖先。王室祭先王为庙祭,平民则需要家祭以告慰祖宗。家祭即陈豕于室,合家而祀,这正是“家”的本意,有稳妥而踏实的意象。

春秋战国时代,猪的饲养规模与大户人家的经济地位成正比。女子嫁入豪门,“豪”,从豕,本义是猪,也即嫁到规模养猪的上流社会人家。猪在当时也是代表身份的贵重礼品。《论语·阳货》记曰:“阳货预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阳货想见孔子,而孔子不见,他便留赠孔子一只小猪。

到了唐代,猪又成为金榜题名的吉祥之物。唐代的进士在科举及第、春风得意之际,往往将自己的姓名用朱笔题写于大雁塔上。民间喜用谐音,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都郑重赠送红烧猪蹄,预祝“朱笔题名”。

甚至不一定利用红色,黑猪本身亦示吉兆。《易》曰:“坎为豕”“见豕负涂,往遇雨则吉”。《述异志》云:“夜半天汉中黑气相逐,俗谓之黑猪渡河,雨侯也。”将黑云连缀之景象,形象描绘成黑猪渡河,并认为是下雨的吉兆。在《山海经》中,也多次提到野猪或野猪状的神异出现后预示着大水降至,所以猪也曾经被当成水神来崇拜。

在西方文化中,猪的内涵也多种多样,例如公猪被认为是勇敢无畏的象征,英文pig还可以指代精明的警察、密探等。欧洲的许多纹章以猪为图案,表示万夫莫敌。如英格兰王查理三世的徽章是两头猪拱卫着盾牌。苏格兰亚盖公爵的徽章上,猪头像置于图案上方,显示其无上尊严。

《淮南子·天文》云,亥即收藏,以万物作为将来的种子。晋代葛洪《抱朴子》中又记述:“山中亥日称人君者,猪也。”亥猪吉祥,贵称“人君”,那一派无拘无束,无愁无忧之相,才是最真的世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