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赋能融合加速度(标准引领技术赋能)

来源:【浙江教育报】标准引领 技术赋能 多元协同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跑出赋能融合加速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跑出赋能融合加速度(标准引领技术赋能)

跑出赋能融合加速度

来源:【浙江教育报】

标准引领 技术赋能 多元协同

浙江交通职院擦亮航海人才培养“金名片”

□本报记者 朱郑远

24个月的校内理论学习培训、8个月的实机模拟、4个月的海上实训,经过36个月的历练,1名素质过硬的海员诞生了。这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多年践行“标准引领、技术赋能、多元协同:新时代航海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成果。

“学校航海技术专业办学已有60余年历史,一直引领着全国航海职业教育的发展。从2009年起,学校以省航海技术示范专业建设为起点,通过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编制、省部级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了这一航海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浙江交通职院海运学院副院长方诚介绍,目前,学校已逐步形成区域内有影响、行业中有特色、全国可借鉴的航海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2022年,该成果入选浙江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主持编制国家专业标准

构建“三级三层”课程体系

“近十年来,《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最大的特征就是快与变,快指的是版本更新速度快,变指的是内容变化大。”方诚告诉记者,STCW公约在不断修改,从航海教育教学方式、船员个人素养、海上实践等多方面对国内的航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从2012年开始,学校联合相关航海类院校和行业企业,两次主持编制了高等职业学校航海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该教学标准已辐射60余家航海教育培训机构,应用于79万名船员的培训、考试和发证。

学校统计显示,近年来,航海类专业毕业生都是“香饽饽”,学生在毕业时会拥有近20个专业相关证,一些用人单位实习期就派专人甚至是老总亲自出马“抢人”,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

高质量就业的背后,是学校深厚的专业办学积淀和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学校根据对船员岗位职业知识的要求,分析出了“支持级—操作级—管理级”三级岗位对国际化航海技术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将智能航运、智能船舶等知识融入课程体系,构架了“基础层知识课程、提升层知识课程和高阶层知识课程”三层课程,形成了“三级三层”航海技术人才知识培养课程体系。

此外,浙江交通职院的航海技术专业作为首批士官生招生专业,为我国海军部队输送了一批重要岗位技术人才。前不久,24岁的浙江姑娘叶蕴韵以一段“航母操舵兵”的视频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视频中,叶蕴韵手握航母舵轮,英姿飒爽地驾驶着万吨巨舰驰骋在大洋之上,她就是浙江交通职院海运学院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生。

从校门到虚拟舱门

解决航海职业教育关键问题

实机模拟历练航海真本领,是浙江交通职院航海类专业学生接受航海教育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学校持续探索信息化教学改革,建立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搭建了国际化航海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占地数百平方米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由教练员控制台、1条主本船、多条副本船、视景系统及多媒体教室组成,采用360°无缝拼接宽视场角环幕投影技术,均配置有船舶操控系统、电子海图系统、航海仪器系统等。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该中心中基于现实开发的“情景训练”模式。据了解,在该模式下学员根据需要可“置身”于主机故障、应急演练等各种特定场景中。“主机出现故障,请求救援。”记者随学生进入训练状态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主机故障,船舶失去动力后的应急处置场景。学生小组立刻启动应急机制,一边向主管部门报备,一边到达现场后迅速判明情况,并针对性地制订维修方案,整个过程仅花费了10分钟不到。

“这种模拟训练与真实海上作业很相似,逼真的场面让人不由得手心出汗!”走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学生傅丛楠依然有些兴奋,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门课程。

影像虽虚拟,但助推训练有实效。方诚说,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实船训练不具备试错性、验证性等特点,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实船训练中存在的高风险、高成本与实操职业能力培养比较困难的问题。

此外,浙江交通职院联合有关部门和企业,打造了航海教育资源平台,并主持建设了职业教育国家级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该教学资源库已设有39门专业课程,完成299个微课案例,建设各类教学资源3.8万余条,占中国航海职业教学线上资源70%以上,辐射全国70%以上培训学员,年访问量近2000万人次。

深化多元协同合作

构建品牌化航海人才培育生态

“多元协同,就是通过‘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国际推广’‘全球海运能效伙伴项目(GLOMEEP)开展’等系列途径和措施,将合作对象向外拓展至国际组织、国内外高等航海院校和企业。”方诚告诉记者,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专业建设,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地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校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交通职业教育联盟”等平台作用,联合国内外航海类院校、国际海事组织及机构、企业、航海学会等单位,构建国际化航海技术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目前,浙江交通职院航海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果已应用于国内13所航海类高等院校和航海学会、海运企业的船员培训中;虚拟仿真成果被应用到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考试中,完成了809万人次的国际化船员考证;2门示范课程被国际海事组织采纳,推广到巴基斯坦等国的船员培训中,成为影响广泛的“国家名片”……

学校还精准对接水上运输人才需求,通过成立“浙江交通—宁波航运产业学院”“丝路学院”“智慧航运技术应用协同中心”等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近年来,学校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果,培养出一批以“金锚船长”“诚信船长”为代表的优秀船员、航运企业的管理者及技术骨干,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技能比赛奖项30余项。同时,学校作为国家海事局授权的35个海员专业技能培训基地之一,近5年承办国家级船员考试、注册验船师考试等各类考试500余次,完成社会培训5万余人次。

“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协同建立有效体制机制,推动航海教学资源库的信息化改革,引领国际航海人才培养,形成‘共生共荣’的国际航海教育生态。”方诚表示。

本文来自【浙江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