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在不懂事的年纪选择了婚姻,她选择继续优雅地活下去

50岁左右的人,应该怎么理解婚姻呢?

男的开始肥胖臃肿起来,女的白发皱纹渐生。俩人走到这个阶段,那些恩爱与隔阂。是否如上个世纪那般羞涩,在含蓄里摇曳着。

那一代的长辈们,似乎很少有离婚的。

哪怕再艰难,丈夫瘫痪、妻子出轨……都能够坚持下来。

这两天看了一部2000年的法国电影《沙之下》,导演弗朗索瓦•欧容,女主夏洛特•兰普林。

80后在不懂事的年纪选择了婚姻,她选择继续优雅地活下去(1)

女主与丈夫来到海边旅行,丈夫给她推完油,说是去游泳。

女主在沙滩上睡了一觉,再也没有等来与她相伴一生的那个男人。

丈夫失踪了,营救人员在海里找了很久,也不见他的踪迹。

恬静的生活,只剩下一个富有文艺与涵养的老女人,在原本的世界里茫然失措。

生活似乎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又似乎没什么太多影响。

女主甚至会在房间里看到已经失踪的丈夫,与他交谈,与他同眠,绝不承认丈夫或许已经死了。

时间过去一年多,在这段时间里,朋友们为她介绍优秀的男人。

她一边保持优雅的社交,一边隐藏窘迫的境况。

这部极具写实风格的电影,似乎是在讲述一件极其寻常的事情。

丈夫死了,妻子守寡。

80后在不懂事的年纪选择了婚姻,她选择继续优雅地活下去(2)

这个守寡的过程里,充满了她对之前婚姻的守候与疑惑。

等到她失去一直在身边的爱人,她似乎又不太理解那个他。

不理解,成为某种恐惧,它会推翻之前所能感受到的幸福,恩恩爱爱只是一种错觉吗?

她在少有的线索里,用尽全力去解释这种「不理解」,比如他病了。

癌症、抑郁症……总有某种病能够解释清楚,他的离开。

反正只要不是真的死了,她就可以接受丈夫任何合理的逃离。

悲伤的是,在这个故事的剧情里,她并没有彻底疯掉。

她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臆想,就只是臆想。

知道爱人是死了,但拒绝面对现实。

其实,在一段持久的婚姻里。

80后在不懂事的年纪选择了婚姻,她选择继续优雅地活下去(3)

无论是相濡以沫,或是鸡飞狗跳,总归会有一个人先走,有一个人留下。

现代价值观,更倾向于同情那个留下的,因为他注定要承受的更多。

本片把视角投向的女性,女性的被动在影片里,从婚姻关系之内延展到了婚姻关系之外。

两个人面对世界,与一个人面对世界,是截然不同的。

这些东西,年轻人应该都不会考虑吧。现在是00后的天下了,而曾经的80、90这一代,渐渐地要面临这个问题了。

这部电影,没有讲到这对夫妻的子女。或许,他们就没有子女。

这一点,其实很对我的胃口。因为我觉得,属于夫妻两个人的事情,于子女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子女可能很孝顺,但他们解决不了父母任何心理上的困惑。

因为,他们还要照顾他们的爱人,照顾他们的子女。

年轻人,中年人们,根本无暇顾及一个正在等死还孤独糊涂的老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