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带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好(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

优米的好朋友依依,是姥姥姥爷带大的。最近姥姥有事回去了,依妈还担心爷爷奶奶来孩子不适应,结果事实完全打脸。

依妈发现,孩子除了刚开始的半天有点别扭,后面完全无痛过度,天天追着爷爷奶奶玩,祖孙3人可亲近了。晚上偷偷问依依:“你想姥姥姥爷了嘛?”,熊孩子十分肯定地回答:“不想!我发现爷爷、奶奶更好!

依妈表示:虽然童言无忌,但还是觉得这孩子有些不识好歹。姥姥姥爷那么疼她,临回去前几天姥姥还总偷偷掉眼泪。回老家后老两口每天坚持视频,这熊娃分分钟竟然就把姥姥姥爷给忘了,感觉有点渣。

姥姥带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好(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1)

去搜了一下,发现有这样困扰的父母还不在少数,难道这些熊娃真的就是“白眼狼”吗?

为何姥姥姥爷带大,反而和爷爷奶奶更亲?

优米经常和依依玩,也算深度参与了依依与姥姥姥爷的相处模式。观察过祖孙的相处,毫无疑问老两口非常疼爱外孙女:

还记得优米7、8个月时,我为了省事买了不少现成的辅食。但依依的辅食从来都是姥姥现做的,老人深怕买的有添加剂。就算依依已经4岁了,她现在吃的鸡蛋、面粉都是姥爷托人从老家寄过来的!付出这么多换来一句“爷爷、奶奶更好”,也难怪依依妈会那么失落。

姥姥带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好(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2)

但作为近距离观察过祖孙相处的第三方,自认自己的观察能力还算准确,我可能知道依依更亲近爷爷奶奶的原因:

原因一:缺乏归属感

很赞赏老人对孩子无私的爱,但却对他们的一些表述方式保留意见。

依依每次淘气犯错时,姥姥姥爷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骂你是帮你妈妈教育你,要不是为了帮你妈妈,谁会跑这么远来带你这个小东西?”每当这时,依依都会显得很焦躁。

老人丝毫没意识到这句话对一个3、4岁的孩子的杀伤力有多大!

6岁前,孩子对语言非常敏感,但由于理解能力不到位,这句话很可能会被她翻译成:我们带你是因为你妈妈,我们根本不爱你!

可想而知,天天听着这样的话长大的孩子,会多么缺乏归属感?怎么可能还和姥姥、姥爷亲!

我还见过小区里一位姥姥对外孙说:“你是外孙,乐乐哥哥才是姥姥的孙子。等你大点去幼儿园,姥姥就得回老家看乐乐哥哥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思想在某些地方早已根深蒂固,不少姥姥、姥爷始终认为外孙是外人,只有儿子家的孩子才算亲孙子。这种思想下,会不知不觉地对亲孙子偏爱。时间一长,孩子自然也能察觉出来,就会变得疏远。

姥姥带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好(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3)

原因二:姥姥姥爷要求更严格

依依爸爸是北大的高材生,平时忙于工作,教育孩子的任务大部分则落在了姥姥、姥爷身上。虽然姥爷是退休老教师,但对此也表示亚历山大,毕竟女婿北大毕业,孩子如果教不好,他担心自己不好交差。于是,老人对外孙女自然会严厉一些。

4岁半的依依,目前已经开始学习英语、绘画、舞蹈、数学逻辑等,一系列学前教育课。最近由于疫情很多线下课程都关闭了,但这却难不倒身为老教师的姥爷,外语、数学随手就来

依依好不容易能休息下了,谁知姥爷多才多艺,完全毫无破绽。这不姥爷一走,小日子立马舒爽起来了~

姥姥带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好(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4)

原因三:小孩子也深谙“远香近臭”的道理

网上流行一句话:“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观赏,爸爸回家就上网”。从侧面反映出,大部分孩子都是姥姥、姥爷带着的。

长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姥姥、姥爷自然对他的约束就会多一些。如:管着孩子看电视、督促孩子写作业、做错事了严厉地批评。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这些就会被孩子视为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孩子在爷爷奶奶那边就相对轻松一些,本来见面次数就少。见了面,老人也不忍心逼着孩子做一些他不太愿意做的事。轻松的氛围,自然会让孩子更加享受和爷爷奶奶待在一起的时间。

不用太伤心,孩子“白眼狼”心理学有解释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越来越觉得孩子有些“白眼狼”的潜质了?

不过,姥姥姥爷也完全没有必要伤心,孩子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太小还无法拥有同理心。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然会知道姥姥、姥爷的好,那时也会和姥姥、姥爷变得更加亲近。

说孩子是“白眼狼”,我们其实都错怪孩子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心理学家皮亚杰很早就研究过,他做过一个著名的“三山实验”:

姥姥带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好(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5)

皮亚杰在一个立体的沙丘模型上放了三座山,让一些2~7岁的孩子从前后左右分别观察,最后让孩子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人看到的是哪一张图。实验结果: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自己角度所能看到的图片。

这个著名的三山实验就很好地说明,7岁之前的孩子没有“同理心”,孩子们都是“自我为中心的”,这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一大特点。

你看,了解了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姥姥、姥爷们是不是心里好受很多了呢?不是孩子们“白眼狼”,而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发展还未健全,他们还不具备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如何让孩子更加亲近自己?

姥姥、姥爷天天出力最多,最后还遭埋怨,这事还挺让人糟心的。那有没有方法能让孩子更亲近点呢?还真有!

姥姥带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好(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6)

首先,姥姥姥爷一定要摒弃外孙是外人的想法。

其实,孩子对大人的一言一行很敏感,他们经常会把外界的一些事情归因到自己身上。

  • 爸妈吵架孩子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 姥姥、姥爷把自己当作外人,孩子同样也会怀疑问题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

“外孙是外人”这种想法真的很影响祖孙关系,孙子和外孙都流着你的血液,有啥不一样?如果非说孩子不跟你姓,那和女儿商量商量要个老二随你姓!

姥姥带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好(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7)

其次,尽量直白地跟孩子表达爱意

2~7岁的孩子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并不是孩子不想站在大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生理条件不具备。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说:“我看你都是因为妈妈”,孩子自然就会觉得你并不爱她。

面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直白地告诉他:姥姥爱你,姥爷爱你!你可以跟他说:“因为姥姥、姥爷 太爱你了,所以不远千里跑来有你的城市!”

这样表达爱意,会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爱,被重视,自然也会有更强的归属感。

姥姥带孩子好还是爷爷奶奶好(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8)

最后,批评孩子也要有方式方法

不能否认,老一辈教育孩子更多采取强行压制的方式,但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孩子了。

同事张哥从小就挨着揍长大,他说父亲最长说的一句话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了孩子后,张哥自然而然延续了父亲的教育方式。结果就在前几天,他准备揍7岁的儿子时,儿子直接报警了!人生第一次和警察叔叔近距离沟通,张哥说到现在都不相信熊孩子会报警抓他!

现在的孩子知识来源太多了,强硬的教育方式只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糟。这里要提醒姥姥、姥爷教育孩子也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千万别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先胖揍一顿再说。

好了,关于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为何却跟爷爷奶奶更亲?今天就说这么多,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一定的启发,记得关注加转发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