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聊天表情包有的人好多(我们为什么非要萌萌哒的表情包)

为什么聊天表情包有的人好多(我们为什么非要萌萌哒的表情包)(1)

我们为什么喜欢网上聊天、发朋友圈和微博?至少作者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各种表情符号、颜文字,乃至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情包。在一个用0和1 构成的数码世界,没有表情包根本不能聊天好么?

实际上,很多互联网特色的表情,反而传递了更多更生动的情感,进可战斗,退可卖萌,实在是太好用了。

在表情包和表情符号诞生之前,我们只能用字符来表示情绪,于是有了很多虽然线条简单、但却萌力爆表的字符表情(Emoticon),由各种各样的或正常、或稀奇古怪的符号构成。这些表情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甚至还常常被使用——但你知道这些符号都来自哪里吗?

为什么聊天表情包有的人好多(我们为什么非要萌萌哒的表情包)(2)

你的表情,也是别人的语言

(·д·),( ノ°д°) ノ,这么惊讶是在干什么?这个惊讶的“嘴”д,是西里尔字母的一部分,读音是De。俄语、塞尔维亚语、哈萨克斯坦语,都用的是西里尔字母。

(=^ω^=),这个圆圆的兔唇ω,如果把它单拿出来,可能很多人也认识。它是希腊语里面的“欧米茄”(Omega),希腊字母表里面的最后一个字母,物理里面用大写的它Ω 表示电阻。而(°Δ°) 惊慌脸里面的三角形Δ,念“德尔塔”(Delta,小写是δ),初中数学里面是方程根的判定。

很多你觉得稀奇古怪的字符,实际上是另外的书写体系的一部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西方大部分语言都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有的带有个别的特殊字符和变音符号,例如德语字母上面的“眼睛”)。

要说的话,古老的希腊语可是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的“妈”。灿烂的古希腊文明孕育出了最早的数学和哲学,而在文艺复兴以后的现代科学发展中,简洁又意蕴深刻的希腊字母也被频频用作数学和物理中的符号,算是西方学术界的一种传统。

西里尔字母用希腊语字母改写,得名于向斯拉夫蛮族们传教的圣人西里尔。这套字符通行于斯拉夫语族大部分语言,曾经苏联用它进行“民族语言改造”,更扩大了它的势力范围(例如哈萨克语属于突厥语系,也使用了西里尔字母)。

更稀奇古怪的语言符号

为什么聊天表情包有的人好多(我们为什么非要萌萌哒的表情包)(3)

如果说西里尔字母和希腊字母还能算混个脸熟,下面的这些符号,就有点“是不是专门为表情包设计的”嫌疑了。比如格鲁吉亚的文字“骑士体”,是不是圆滚滚又萌萌的呢?格鲁吉亚文由他们的民族先祖创制,有人推断是学希腊文字而来,但正本之源却一直没有定论。

最早的格鲁吉亚文出现在公元400 多年,这套独特的文字和高加索山里的民族一样,拥有古老而独特的历史。

不过,要往上追溯的话,婆罗米文字是由一种古老的闪族文字“阿拉米文”演变而来,阿拉米文跟腓尼基文血缘甚近,都来自原始的迦南字母;前面提到的拉丁、西里尔字母的妈希腊字母,也来自腓尼基- 迦南书写体系。晕了吧?一句话总结,上面出现的所有稀奇古怪的字符,都有一个同样的祖宗——腓尼基·迦南书写体系。

既然我们的表情用了别人的语言,那别人的表情岂不是要用我们的?当然啦!比如,在英国的西汉姆球迷中,许多的推特名都带着“父”字。

不仅仅是外国人借用我们的符号,中国网友们也在重定义着自己的文字。比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囧”,现在看到之后都会条件反射出一张“囧脸”,恰好读音又是“窘迫”的“窘”字,简直就是完美的文字表情。实际上,“囧”原意为光明,《说文解字》里解为“窻牖麗廔闓朙”,别看一个字都不认识,但都是与采光的窗户有关的,囧本身是个象形字。

但是中国人看外国人的表情可能会有些别扭,因为你已经知道这些字的“含义”,这些含义和它的外形存在了冲突。

实验心理学有一个经典成果叫“斯特鲁普效应”,描述的就正是类似这样的现象。心理学家约翰·斯特鲁普在纸上涂上几种颜色的墨水,让被试者把颜色念出来。区别是,第一组里的墨水组成了表示颜色的单词,而且还和墨水的颜色不一样;第二组里墨水就是方框框。

是不是很困扰?是不是看到第一个字总是想念“红”而不能正常地念出墨水的颜色“绿”?斯特鲁普发现被试者要花很久才能成功念出第一组的墨水颜色,而第二组没有困难。反过来,如果让被试者念出字本身的内容,那么用什么墨水就无关紧要了。看起来,当我们阅读一个字的时候,它的含义是“优先”的;我们会先自动读出它的意义,然后才想起来实验员的要求,努力把它纠回去。

我们作为母语使用者,阅读汉语表情文字遇到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当然,如果你反复地盯着这些表情文字,慢慢地它们好像又变得正常了。“语义饱和”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反复想一个单词会让它变成无意义的笔画组合,而在表情文字里这样正好能让我们识别出它的象形含义。

从ASCII 到Unicode 的进化史

为什么聊天表情包有的人好多(我们为什么非要萌萌哒的表情包)(4)

好了,说完了文字,我们再来说表情符号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特殊符号。

前一阵子非常流行的(╯‵□′)╯︵┴─┴掀桌表情。那个“桌”,实际上就是特殊符号的一种——表格符号。在最早的DOS 系统里面,人们只能使用纯文本,那么碰到图和表格怎么办呢?于是,人们加入了一些特殊符号来满足这个需求。

但是往哪儿加这些符号呢?一开始,人们在电脑上用的是一套叫做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的编码系统,主要用于显示英语和常用的标点,于1967 年发布、1986年更新,一共只有128 个字符(其中有95 个是可以显示的,剩下的都是“控制符”),算上大小写、数字和标点,基本也就是你的键盘上有什么就是什么了。

所以呢,早期大家聊天的表情,笑脸都是“:)”这样的。上古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里面,宅男主角可是能够对着这样一个微笑符号yy 好久的。

但是ASCII 的128 个字符肯定是不够用的,欧洲工程师于是制定了扩展版的ESCII,将原来的7 位扩展为8 位,空间一下子从128 升级到了256。但是由于做扩展ASCII 的人太多,标准并不兼容,关键时刻还是乱码一片。

大名鼎鼎的IBM 代码页437(Codepage 437),是比较流行的扩展ASCII 编码系统之一,也是MS-DOS 使用的字符编码。可以看到,这时候就已经有表格符号了,此外还有不少数学符号、货币符号——对表情包事业也是巨大的贡献啊!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符号,前面空出来的“控制符”区域,其实被一些系统暗戳戳地规定成了“特别图像字元”。里面藏了黑白两个笑脸呢!这大概就是“官方表情包”了?但是并非每个系统都采用了这些字符,并不能算是标准。

不管如何,随着信息事业扩展到世界各地,一个更大、更包容的编码系统势在必行,那就是Unicode(万国码),1991 年正式发布的编码标准,从8 位一下提升到了16 位,一口气把前面说到那些奇奇怪怪的语言字符都包含进来了。

最关键的是,全部的简体和繁体中文也在这个系统里!(中日韩的汉字是1992 年加进来的)至今为止,Unicode 已经发布到了8.0 版,一共120,737 个字符。表情包的花样也跟着指数级上升,玩法被脑洞大开的世界各地网友不断翻新。

总之,表情符号从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于符号的重新赋意,也就是一种使用既有工具和内容的再创造了。虽然现在各个软件系统里面都用图标定义了真正的“颜文字”,但我们依然热衷于用自己的脑补功力,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里制造生动的表情。

本文刊登在《方圆》2016年6月上期杂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方圆!

微信团队

编辑/肖玲燕

设计/刘岩

作者/李子李子短信联系邮箱:

277022660@

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