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头很难得(浪子回头不要也罢)

浪子回头很难得(浪子回头不要也罢)(1)

前段时间王源抽烟上了热搜。

反差太大,键盘侠带着大家一起激动了。

激动过后,表示理解的原谅军团又出现了。

发现没?

每次有新闻出来,观众都得走一遭起伏到冷静的曲线。

平安福升级的事儿很多人问,我也不是不写。

是得自己经历完这个曲线,再跟大家好好说。

这次升完级,四大槽点前三个都改了:

1.捆绑长期意外险销售

2.高发轻症缺失多种

3.等待期退现金价值

4.贵

现在的平安福,是一款除了贵没有缺陷的产品。

在此之前,它经历了不少打击。

同行的无情剖析,和屡发的拒赔官司等等。

但平安大军其实从来没低过头。

很多人觉得这次的升级,是平安终于低头了。

我仔细看了看,浪子的头昂得还是挺高的。

首先,平安福的升级真的很“低调”。

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也没有一蹴而就的大改。

光是轻症补全这个事儿,就分了两次。

头一次是今年上半年,当时我写过文章。

第二次才是上周。

可以理解,不得不低调。

动作太大,就是认了之前一致不认的错。

打脸嫌疑太大。

其次,19年的两次升级都有轻微的涨价。

涨幅很低,不太会让用户在意。

其实我觉得,平安也不在意这点钱。

更在意的是姿态。

如何有个好看的姿态,低下头,皇冠也不会掉?

那当然不能憨了吧唧的按你的意思改。

加个价,台阶就有了。

过程和结果基本就是这样。

除了产品本身,外界的态度也很有意思。

大概分成了两拨:

一波讲了讲升级的内容,给出还是太贵不值得买的结论。

另一波觉得改了就是好,平安能进步不容易,要大肆表扬。

我花了很长时间想,究竟站哪边能做到对我的读者负责?

想来想去,觉得两边都不想站。

本质上,不都是利用自己的传播力,给一款不值得推荐的产品免费打广告了吗……

平安这个“升级”,本质上其实更像达标。

就好像一个总是上课睡觉的学生,现在改掉了。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肯定不该打击。

但表扬也不至于。

上课不睡觉本来就是学生分内的事。

要表扬,也是表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那一批学生吧…

前两天看相声,郭德纲说了个挺有意思的话:

“贞洁烈女晚节不保,不如老妓暗娼临终从良。”

虽然不完全贴切,但有点儿这个意思。

大家对一件事儿,往往按照一开始的印象建立心理参照系。

超越心理预期的事情更容易引发好的感受。

所以调皮孩子突然不调皮了,就是比乖孩子突然犯浑了让人评价更高。

记得以前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男主的哥哥杀人无数,可最后却放过了男主。

那时候好多人都为其感动,觉得这个人还是不错的……

所以平安福升级本身没什么意思,我更想跟大家聊的是这个现象。

为什么一个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就会让人刮目相看?

相反,一个好人只犯了一个错误,就让人没法容忍。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让人失望的人性。

只是一个很常态的现象。

除了上面提到的心理预期的问题,还跟信息传播失效有关。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接收源和传播导体。

天生就对反差大的事情更有接收和传播欲。

比如电影里的反派突然放过了一个人,大家就觉得反差大,极大超出了心理预期。

回归到这个现象里:

好人做坏事,和坏人做好事,就是更容易接收和传播的讯息。

一个坏人,做了1件好事,这件事会被传5遍10遍。

一个好人,做了100件好事,可能只会被传1次。

重复无趣的事情会被压缩成一条;

反差大和抓人眼球的就会被无限传播。

最终达成了有反差的事儿都被放大的效果。

这种效果如果被有能力的传播者进一步放大了,就会直接影响到普通人的判断。

虽然信息失效是常态。

但失效的程度是可控的。

这中间,有更强传播能力的人就很重要了。

升级到现在的平安福:

一贵,二没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三不会给老客户同步升级。

结论是不值得推荐,跟之前的结论其实没太大差。

只不过它“改好了”,这个动作有反差,所以大家忍不住去关注。

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有传播能力的账号,打击和过分表扬都没什么意义。

其实最好是不过分传播。

所以,除非平安福升级成一款值得我推荐的产品。

不然这大概率是我最后一次写它了。

更多保险问题关注微信公众号“保瓶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