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宜居宜业发展(宜居宜业更和美)

农村宜居宜业发展(宜居宜业更和美)(1)

2022年12月26日《海南日报》B04版版面图

文\海南日报记者张文君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进东方市东河镇苗村生态搬迁安置新村村民梁志荣的家。他家住的是一栋崭新的两层住宅楼,一楼客厅墙壁被刷得雪白,靠近地面的位置贴了米黄色的瓷砖,墙上挂着几件装饰物,客厅内还摆放着圆木桌、茶几和电视柜,空间宽敞明亮。梁志荣和家人正在看电视。

“现在的幸福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起搬迁后的生活,梁志荣脸上露出了笑容。梁志荣在位于大广坝水库上游山区的苗村长大,几十年间,住在简陋的瓦房里,去趟镇墟要先坐渡船,再走一段弯弯曲曲的乡间路,花1个多小时才能抵达。令他和其他许多村民没有想到的是,有朝一日他们会集体搬出大山,去开辟一个新家园。

为了更好地保护热带雨林,解决长期以来村内教育、医疗资源匮乏、村民们生产生活不便等问题,2020年东方开工建设苗村搬迁安置项目,共建设安置房168套。经过各方努力,包括梁志荣家在内的苗村135户村民于今年5月全部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从7月初开始搬迁。梁志荣家是苗村首批搬入安置新村的家庭之一。

“在新村一公里范围内,有学校、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等,买菜、看病、孩子上学方便多了。”梁志荣说,住在安置新村不仅方便,还有休闲娱乐活动可以参与,村里有休闲广场、健身器材,非常适合老年人活动锻炼。

为了确保苗村村民搬迁后有收入来源,当地政府分给迁入新村的苗村村民每人5亩生产用地,同时自2022年起,连续5年,每年拨付200万元用于发展苗村集体经济产业,并同步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引导村民就业创业。

2022年,我省加强政策落实、工作创新,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例如,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创建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完成5万间农村户厕防渗漏改造;通过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创建20个乡村治理示范村;深化涉农领域改革,设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文昌市、海口市琼山区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面取得突破等。

农村宜居宜业发展(宜居宜业更和美)(2)

琼海市博鳌镇沙美村沙美印象民宿。 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农村宜居宜业发展(宜居宜业更和美)(3)

定安县龙湖镇大春村,成群的鸭在池塘里觅食。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农村宜居宜业发展(宜居宜业更和美)(4)

五指山市通什镇红雅村出产的树仔菜。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农村宜居宜业发展(宜居宜业更和美)(5)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百花村,返乡创业村民黄映瑶在试穿黎族服饰。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农村宜居宜业发展(宜居宜业更和美)(6)

12月16日,屯昌县屯城镇大同村,特教老师在教一名特殊儿童认数字。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农村宜居宜业发展(宜居宜业更和美)(7)

东方市东河镇苗村生态搬迁安置新村,3名小朋友在家门口玩耍。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来源:海南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