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三寸金莲小脚(娘娘袜脚是赞美)

随波逐流的逍遥2021-05-02 12:32

我们老家里山上有一种植物,我们叫它“娘娘袜脚。”小时候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跟着大人口口相传学舌叫着。

记忆里这种植物在每年的四月天,会有黄黄的花朵开放着,一条枝叉从头到尾列队整齐排好两排,上山时看见它了,总要捋上几把:用大拇指食指捏紧,从根部一鼓作气捋到尖部,手掌里就堆满了夹杂着绿叶的小小黄花,捏上几朵放在嘴里,是甜丝丝的清香;娘娘袜脚也是家里小兔子喜欢的美餐,它的三瓣嘴会把枝叉上的绿叶和黄花吃的干干净净。

现实中的三寸金莲小脚(娘娘袜脚是赞美)(1)

在我小学快毕业那年我偶然问起母亲,为什么要叫它“娘娘袜脚?”她跟我说,那是指以前皇宫中娘娘的三寸金莲,和这种花骨朵很像,不知道谁起头,就这么叫它了。

自此,我对“三寸金莲”有了一种好奇。

每到了放暑假的时候,都照例要拿上布口袋到山上,捋些嫩的树叶,野菜扛回家,倒在院子的大锅里捂烂糊,再放到一个父亲自己用水泥铸成的大缸里,呕到闻上去酸酸的味道时,再喂给圈里的猪吃,当然这些猪食上要撒上一层棒子面引逗着它,不然这样没滋搭味儿的酸叶子,猪也嫌弃。

一般小姑娘上山捋野菜都要找个伴儿,有个照应,这个夏天妈妈给我找的是我们本家有一个我们要叫“老奶奶”的长辈,她都得有七十岁了 ,是一个瘦瘦小小、干巴巴的老婆儿,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双全村最小的“三寸金莲”脚。

和她一起上坡,最让我着急的事儿是老奶奶那个尖尖的小小脚儿走路拽拽的,东摇西晃走不快,总得回头等着她跟上来,到了跟前儿,没走几步就又落后了!

就这么个小脚老太太,居然能和我一个小孩子爬到半山腰捋野菜,再把那个比成人腰都粗的、也比老奶奶高些装满野菜布口袋,半扛、半拖、又拉又拽的弄回家去,现在回想起来,真真的是不容易,虽说那时偶尔的,在陡峭些的下坡路我也会帮帮忙,可是小孩子的帮助是不能指望多少的。

在山上,老奶奶干活累了,就喊我也坐在树荫下歇会,和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闲话,当然多数是听她问,我回答,或是我有些累了,就枕在没装满野菜的口袋上,贴在她的身边眯愣着眼,那时,就彼此沉默着不说话,老奶奶也会偶尔伸出干枯的只剩一层皮的手轻轻拍两下我的身子,我想,那就是她下意识的一种习惯吧 。

有时我也会问些孩子气的无脑问题,老奶奶总是瘪着已经扣进去的腮帮子,动着布满竖纹松垮垮的嘴唇和只剩下五七颗门牙的牙床,不急不缓的说给我听,从不对我发一些脾气。

某天,坐在坡上,我问出了在心里盘旋了好久的问题:您的脚怎么这么小,还这么尖呀?它长什么样?

老奶奶看着我瘪嘴笑笑,说,咱们比比脚丫子,看谁的大?

其实是不用比的,看鞋就知道,我的脚丫子比她的已长出有三四指了!

可是我还是听话的脱了布鞋,又看着老奶奶把脚从那个尖尖的鞋里抽出来,两双脚就放到了一起。

我是一双光着的脚丫子,几天未洗,脚指缝里都有些黑乎乎的,老奶奶的脚却缠着厚厚的黑色软布条,不是我们常见爸爸妈妈穿的那种硬后跟的布袜子。

我盯她的脚看,好奇着为什么和我的不一样,她说:打开让你看看?可是不好看啊。

我不言声,只点头同意,老奶奶便从脚脖子某一处拽出个布头来,一层层的往开解。

那布条有三四指宽,看上去软乎乎的 ,可是老奶奶一层层慢悠悠的解着,让着急看脚的我觉得,似乎它是到不了头的长。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真正的见过“三寸金莲”是什么样子?在当时,老奶奶的脚真的把我吓到了!

好小好丑陋的脚。

大脚趾还是看得出大概模样的,可也是扭曲着变形了,其余四个指头严实实的压在脚底,看样子是对折着压过去的,骨头对折那肯定是折了!如果不是把脚歪放过来,在高高隆起来的脚面一丝都见不到它!

后来的好多年里,甚至在老奶奶去世后,这只吓我一跳的丑陋的“三寸金莲” ,时不时都会冷不丁的出现在脑海中,引起我心里的不适。

看我受到惊吓往后退缩的样子,奶奶说,不怕,你们的小脚丫都不会这个样子了,随着便长吧。

那天我再没说话,看着老奶奶面无表情的把那条布一层层又绕回脚上,塞进那个尖尖的小鞋里,心里说不出的悲伤,想不出要和她说些什么,也不敢问她曾经承受的是什么样的疼痛。

我背过身,第一次因为别人的痛苦悄悄留下了眼泪。

那一天,我下了两趟坡,我不言声的拧着,非要帮她把口袋扛了。

自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就是在大街上遇到,我也不敢再看她的那双对着我总是笑眯眯的眼睛,叫她一声转身就跑,就怕忍不住去瞄看那双小脚。

母亲是满族人,走路稳稳当当的她有一双自由的大脚;

而姐姐的婆婆有一双“解放脚”。亲(qing)娘说,她在五六岁的时候开始缠足,可是自己疼的受不了总是偷偷往开解,再后来解放了,女人不用再缠足,就留下了这双“解放脚。”

我去姐姐家里时看见过那双脚,它比正常的脚也要小些,脚趾也都有些变形伸不直,可是还没有弯折到脚底下,脚面也稍高些,穿的鞋也需要专门的尖头鞋样才行,她走起路来也有些拽拽的样子了,可是比起老奶奶走路可是强多了,下地上山都行,什么家务活、庄稼活都不耽误。

据说,女人裹脚的习俗是从写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那个皇帝李煜开始的,他养在后宫的嫔妃们为了讨好他,把自己的脚裹成弯月的形状,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面摇摇摆摆的起舞,李煜看了以后大为赞赏,至此皇宫的女人纷纷效仿,慢慢又传到了民间,而世上的人居然就以此为美了,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还以诗词歌赋大加宣扬美化,致使此等残忍的陋习大流行,不管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乃至贫民百姓,女子若有一双自然脚居然就会愁嫁!

如果是皇亲国戚的公主格格、官员商贾家大家闺秀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还好过些,可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人家的女儿居然也要裹脚,等到嫁人了还要什么活都干,洗衣、做饭、挑水、推碾子,追孩子,一样不干都不行,就像我的老奶奶。

至于女人的痛苦嘛――反正没在自己身上,管 他 娘 的!

细看,在春天刚长骨朵的“娘娘袜脚”还真像极了女人的“三寸金莲”,脚尖、脚跟、脚背的一应俱全,甜滋滋的青草味道很招人喜欢,可是把“娘娘袜脚”这个名字安上,味道就有些苦涩了。

#春日纪念册##记忆的事##原创散文#

现实中的三寸金莲小脚(娘娘袜脚是赞美)(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