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工作不被领导重用(人到中年还混不好)

体制内的企事业单位,与体制外的民企、私企、外企相比,有着不同的职场运行规则。明面上的规则,都写在墙上了。职场江湖,静水流深。正如“冰山”模型,水面之下,运行着很多“潜规则”。

如果你已人到中年还混不好,说明你没懂这5个底层逻辑式的潜规则。你了解之后,至少也会受到一些启发。要想混得好,就要吃透这5个底层逻辑,不懂这些潜规则,你可能要吃亏。

【1】谁决定你的命运?

“我命由己不由天”。口号很响亮,员工的命运在老板的手里,老板的命运在趋势的手里。从底层逻辑上看,自己的命运确实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比如,你看不惯领导,可以辞职、切换赛道;也可以委曲求全、顺应潜规则、争取被领导赏识。

干什么工作不被领导重用(人到中年还混不好)(1)

体制内的职场,决定你命运的是三个人:顶头上司<分管领导<一把手,决定权在一把手。选拔干部,不会上会讨论的,老道的一把手在会前就要做通班子成员的工作,否则,选拔方案是不会端到会上的。一把手不同意用你,他不用得罪分管领导,不启动选聘程序,拖着就行了。

一把手要用你,一般情况是挡不住的,除非纪委书记反对。他会在会前酝酿阶段,就“一对一”做通其他成员的思想工作,不会强行端到会上被否决的。如果在会上被否决,那是一把手的失败,也属于人事工作的失败。所以,顶头上司没有坚决反对你,分管领导推荐你,一把手赏识你,这才是你进步的底层逻辑,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

【2】谁在干活?

如果你在私企、民企、外企工作,你会赞赏“木桶理论”,团队的水平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谁是那块木板,要么加长自己,要么被淘汰出局。私企也养一些诸如关系、资源等人员,总体上是“八二定律”,80%的人都要干活,20%的人可以摸鱼。

体制内的职场,不存在“木桶理论”,千疮百孔的木板有的是,单位的水平不是取决于短板,而是取决于长板。普遍符合“二八定律”,80%的任务被20%的人承担了。单位的水平,取决于20%的“长板”能否把主要任务做得漂亮、总结得上层次、宣传得有升华。

体制内的用人,不是“赛马”,而是搞平衡。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当然要用,人家三代人在体制内打下的基础,凭什么不享受“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有人脉的农村娃也要用,因为有些脏累苦的活儿总要用能人去做,只要他们肯吃苦、又忠诚,也是有机会被提拔的。

干什么工作不被领导重用(人到中年还混不好)(2)

如果你没有贵人提携、也没有人脉支持,那么,成长的捷径就要选那些需要吃苦、体现水平的工作,比如,富人家的孩子谁会从事写材料这种苦活儿?穷人家的孩子就要敢于接受这种苦活儿,任何一届领导都要重用几个笔杆子。所以,一些脏累苦的活儿,别人不愿意干,领导又必须重用,那么,勇担重担,就是穷孩子比较好的“赛道”。别抱怨别人混得比你轻松,人家的捷径不是你的赛道,更不是你能攀比的。

【3】输送什么样的利益?

如果说体制外的职场只重视利益,那么,体制内的职场是不是也重视利益呢?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体制内职场的利益,更加“多元化”,有“有形”的利益,也有“无形”的利益,更有“有形 无形”的混合式的利益。

比如,你的领导正在追求“更上一层楼”,你给他输送的利益就是“有形 无形”的混合式利益。你既要给他出业绩,助力他晋升;还有忠心耿耿,别让他猜忌你。比如,你的领导晋升无望,处于较低层次,他注重的利益可能就是“有形”的物质利益,谁给我的好处多,我就重用谁,典型的利益交换关系,跟他玩虚的,扯什么“形而上”的东西,他只会背后笑你想“白嫖”。

再比如,你的领导不差钱,只想安安稳稳地享受时光,那么,你就要输送“无形”的利益,处处让他高兴、让他爽快、让他舒心,他就喜欢谁。谁让我不舒服,我就讨厌谁,管你是不是骨干、为不为工作,你不尊重我,我在位一天就让你不爽一天。

所以,请客送礼,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有的领导需要,有的领导排斥,不是说他们之间谁更清高,而是说明他是否需要这些东西。你要得到领导赏识,就要输送他想要的利益。举一个例子:某穷孩子就一心一意写好稿子,一句好话不说,一个苹果都不送,呕心沥血、加班加点,把每一份材料都写得漂亮,让领导在什么场合都讲得“神采飞扬”。领导力排众议,也要提拔他。没有什么复杂的道理,就是“利益”送到了他的心坎上。

【4】情商的权重高不高?

如果你在私企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大厂,有些企业家是排斥情商的。他们就希望员工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根本目的是促进工作),就喜欢员工是一个直来直去的干活工具,不用浪费精力在情商方面,只需要一心一意输出价值就可以了。体制内的职场,情商的权重很高,而且随着单位(部门)层级越高,情商的权重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干什么工作不被领导重用(人到中年还混不好)(3)

体制内的职场,把情商定位在“会说话、会办事”这个层面,那简直是太LOW了。到了中高层次的部门,情商一般都表现为“大象无形”,根本都没有表现形式。比如,有时候在关键时候的一句“垫话”,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而且根本看不出情商的痕迹。

举一个例子:在一次变革的会议上,领导想走一条大胆的思路,但是自己不便于说出来,于是反复征求大家意见,让大家开启“头脑风暴”。这个时候,有位中层慢悠悠地说,我有一条不成熟的建议。领导听后,深为赞赏,大胆拍板,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就这么干了!然后,提拔这位中层为助手,推动这项变革方案。

这种情商,属于高层次的智慧,用领导的话说,这是zz上的成熟。这位中层深知领导的意图,但也要承担风险,成功了,那是领导的果敢!失败了,也要承担后果。

在中低层次的职场里,情商的表现形式相对比较浅显,那么,作为年轻人就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这么肉麻的话,我可说不出口!这么低头的事情,我可弯不下腰!其实,职场新人想多了。跟领导处理好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工作能力,不是与工作能力是对立矛盾的关系。

很多人片面地理解,我凭工作能力吃饭,用不着讨好上司。这就是一种片面的思维,把情商与能力对立起来。可以肯定地说,在体制内的职场,情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力。跟上司搞好关系,有利于工作的交流、有利于上下级的默契、有利于获取更多的资源、有利于取得更大的业绩。

那么,在体制内的职场上,会说话,是情商的基本表现,不要片面理解会说话就是说好听的话,有时候当众“顶撞上司”也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下一篇文章分析);会做事,是情商的进阶表现,把事情办到领导的心坎上,不是靠能力,而是靠情商。比如,你的技术再牛,你不懂把研究成果的第一署名权让给领导,你就是“老黄牛”。

干什么工作不被领导重用(人到中年还混不好)(4)

那么,什么是情商的最高表现形式呢?体制内,跟领导形成“师徒关系”,那才是最高的情商。逢年过节的人情走动,也不需要送多贵重的礼物,送得让领导满意,领导的家里出入随便;红白喜事,你都是操办的主力人员,领导把私事交给你办才放心;工作上能拿得起来,处处维护领导的尊严,任何负面影响都帮领导主动消化,并把一切成绩归功于领导的栽培。领导最喜欢的就是重用这种高情商的“徒弟”,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助你上位甚至接班,目的是好长期享受这种“师徒关系”的长尾红利效应。

【5】人际关系重要不重要?

体制内的职场,人际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跟平级同事的人际关系,一种是跟其他中层的人际关系。对上级和对下级,相对来说,那不是互相影响的人际关系,而是一种服从、服务的单向关系。

人际关系,说起来的重要,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你的内心足够强大,跟上司形成利益关系,其他的人际关系,没有必要浪费太多的精力。目前的选拔机制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测评要求群众占比60%以上,现在的占比要求是30%的以下,更强调了“上对下”的评价,减弱了“口碑”的要素。

实事求是地讲,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对工作并没有那么重要,甚至还有反作用。员工花费很大精力在搞好同事关系上,影响了工作本身的质量。职场的本质是“对上负责”,平级之间最好是合作 制衡的关系。任何上司也不希望下属是一盘散沙,也不希望下属是铁板一块。所以,人际关系的好坏,在上级眼里并不那么重要。你会发现,人缘特别好的反而提拔不起来,人缘特别差的反而得到重用,就是这个道理。

干什么工作不被领导重用(人到中年还混不好)(5)

其实,体制内单位的人际关系,千万不要抱有期望,就算是相处几十年,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平时互相买零食,饭局上称兄道弟,关键的利益之争,桌面下给你“上手段”一点也不会手软。所谓的人际关系都薄如一张窗户纸。所以,没有必要投入太大的精力,维护这种不牢靠的人际关系,影响了你的本职和心情,就得不偿失了。

对平级的同事,最省事的处理方式,就是少说话、别深交、不说隐私、不惹是非就可以了。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任何隐私和底牌,别让同事知道。不得罪就可以了,不要指望你们关系好就能帮你什么,在晋升的道路上一点作用也没有的。如果非要得罪,不要成为“死敌”即可。要防止那种“死敌”关系,每次遇到晋升提拔的前夕,总有“死敌”给你捣乱,虽然没有“杀伤力”,但有延迟“负效应”。比如,给你造谣,让上面查不清楚,从而搁置起来。

对其他中层,坚持态度至上就可以了。你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种制衡、博弈和互相利用的关系,该博弈的时候博弈,该合作的时候合作,该利用的时候利用,这些都是相互的,不必纠结。中层之间的矛盾,上级乐于见到,不会影响你什么。唯一要做的就是态度友好,不当场翻脸,不彻底得罪即可。

关于态度问题,举一个小例子:网上经常有人问,领导和同事发微信需要不需要回复之类的愚蠢问题。体制内的职场,态度大于事实。领导、平级、同事发的微信,原则上要立即回复,至于怎么回复,那是话术的技术问题(下一篇文章写),回复和及时回复,那是态度问题。

领导给发微信,就算在半夜,你也要回复。不信?你三次不回复,他就会全盘否定你,就这么简单,就这么严重。有一位领导亲口对人事主任说,某某三次不回我的微信,只要我在岗一天,他都别想晋升。有时候,职场上的潜规则很多,大道至简,一点小事上升到态度问题,就会变得“简单粗暴”。

PS:这5个底层逻辑,辛苦码字4000字。各位老铁,您还不点赞、评论、转发一下?持续关注@职场火锅每天一锅,职场干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