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

自汉高祖刘邦以布衣之身取得天下,至汉元帝刘奭大权旁落,西汉王朝诸帝基本上呈现“父强子弱”交替循环态势。

“历史倪说”认为,根据史料记载,西汉诸弱帝本非庸碌之辈,之所以成为处弱的君主皆因为利益群体绑架所致,以致于他们无法摆脱利益群体的纠缠。

一、被母亲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汉惠帝

从“萧规曹随”的典故来看,汉惠帝质疑新任丞相曹参不作为,且心急如焚,即可知汉惠帝并非庸碌无为之主,但其母吕后嗜权如命,为一己之私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中,加上功臣集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选择袖手旁观,致使其终未有所作为。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1)

汉惠帝

1、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太子刘盈即位,但实际把控朝政的是吕太后。吕太后掌权之后,展开了疯狂的报复行动,鸩杀赵王如意,以残酷的手段对待戚夫人。读史至《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太后给人的印象是活脱脱一个泼妇、怨妇。

吕太后的一系列操纵暴虐行为,其子汉惠帝刘盈无力阻止,逐渐心灰意冷,日益成为一个傀儡,“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汉惠帝的荒淫生活,渐渐淘空了身体。吕太后对唯一的儿子尚且如此忍心,可见其对权力的痴迷,远胜于对儿子的在乎。

吕太后处理完私人恩怨之后,汉惠帝也让她折腾死了。吕太后丧失了惟一的儿子,本该痛不欲生,但《史记·吕太后本纪》却记载“太后哭,泣不下”。

吕太后干哭不掉泪被留侯张良十五岁的儿子张辟强一语道破,并告知丞相陈平。丞相陈平按照张辟强所说大肆任用吕氏,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南北二军,并请吕家的人入宫掌握朝廷重权。吕太后方才痛痛快快地哭起来,“太后说,其哭乃哀”。吕太后不顾失子之痛,将喜怒哀乐如此运用自如,可见其一举一动均为自身利益服务。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2)

吕后控制汉惠帝

2、汉高祖刘邦刚刚去世,刚刚建立起来的汉朝瞬间进入恐怖时期,吕太后疯狂复仇,已经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针对吕太后的疯狂举动,刘邦的功臣们并未与其直接交锋,反而选择了蛰伏、隐忍。

吕太后家族的诸吕们虽然很早即随汉高祖刘邦南征北战,但资质均属一般,虽有鞍前马后的辛劳,并无立下赫赫战功,吕太后称制后,准备封吕氏诸王,却并未忘记测试一下功臣们的态度。由于吕太后的所作所为违背刘邦当初的盟誓,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仅有右丞相王陵以违背高祖盟约为由表示反对,而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时,却认为当吕太后称制之时,可以不遵守高祖盟誓。

后来,汉文帝告知袁盎论太尉周勃为社稷之臣时,袁盎立即反驳,他认为社稷之臣当“主在与在,主亡与亡”,吕后乱政,刘汉危若累卵,周勃居太尉之职,拥兵百万,却听之任之,所以周勃并非社稷之臣。功臣集团最终铲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可以说他们于汉有功,却有愧于汉惠帝刘盈。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3)

功臣集团

二、被诸多利益捆绑的汉景帝

汉景帝任内两次化解窦太后欲传位于梁王的建议,足以说明其在立嗣问题上不但具有远见卓识,还有处事手段,绝非庸碌之君。

1、“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汉景帝的重要谋臣,叛军准备清除的“首恶”晁错,当此汉廷存亡之际,并无任何退敌良策,反而抓住政敌袁盎穷追猛打,欲将其置于死地。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4)

袁盎献策

袁盎并非等闲之辈,当其得知晁错不顾朝廷安危,仍欲以将其置之死地之时,无法坐以待毙,亦有趁此乱局诛杀晁错的想法。袁盎曾经做过吴王刘濞的国相,可以说,汉廷之中无人能比其更了解吴国的情况。袁盎通过窦婴的引荐,当面为汉景帝献上退敌良策。当讲到汉景帝最需要的退敌之策时,袁盎请求单独与汉景帝谈,并随即向汉景帝献上“诛杀晁错可兵不血刃罢吴楚联军”的方案。汉景帝沉默良久,表示不会因一人而弃天下黎民百姓不顾,终于“错衣朝衣斩东市”。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5)

诛杀晁错

当汉廷面临危亡之际,汉景帝作为汉廷最高统治者并未表现出基本的冷静,反而充当了利益争斗的枪手,不为晁错摆布,即为晁错的政敌如袁盎所利用。

2、汉景帝身体状况令其担忧,再加上诸皇子或年幼,或被废,均难以撑起大汉的天下。再加上,汉文帝以弱势藩王继承大统,刘姓藩王虽不表面俯首,暗地里非议颇多,且个个虎视眈眈。

面对未来,窦太后深感前景堪忧,所以,以窦太后的视角来看,与其弱势皇孙继承大统,不如“兄终弟及”,于己、于汉廷均有利。

终于有一天因汉景帝失言,窦太后有了可乘之机。汉景帝深知汉廷的危机,受诸侯藩王威胁,为笼络梁王,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6)

汉景帝失言,窦太后欲立誓

窦太后与梁王刘武明知道汉景帝“传位梁王”的话并非发自肺腑,但却以错为真,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汉景帝的醉话虽然被窦婴打圆场驳回,但窦太后欲令汉景帝践行诺言,还通过摆酒设宴付诸行动,并将自己的想法明确告知汉景帝“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逼迫汉景帝表态。汉景帝无奈之下,当场答应了窦太后的请求。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7)

窦太后逼迫汉景帝

虽然汉景帝欲传位于梁孝王被当场否定,但自此以后梁孝王却日益骄狂。加上梁孝王是窦太后的小儿子,此前即受到百般宠爱,所得赏赐不计其数,所为之事皆其他藩王欲为而不可为。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8)

梁王骄狂

至梁王刘武去世,汉景帝谨小慎微,以免在立嗣问题上再涉及梁王。

3、长公主刘嫖长期向后宫输送美女巴结汉景帝。当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之时,长公主刘嫖意欲将女儿嫁给太子刘荣,但被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驳回。

长公主刘嫖与太子刘荣结亲不成,即将目光转向王夫人的儿子刘彻。从此之后,长公主刘嫖不时在汉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长公主刘嫖整日在汉景帝面前诋毁栗姬,令汉景帝日渐疏远栗姬,甚至产生了恨意。前元七年,汉景帝册立王夫人为皇后,并于此后不久,将已经获封胶东王的王夫人之子刘彻册立为皇太子。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9)

长公主搬弄是非

汉武帝能得以立为太子,大长公主刘嫖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大长公主刘嫖自恃拥立汉武帝有功,无休无止地请求赏赐、干预国政。

三、专权之下无出头之日的汉昭帝

汉昭帝即位之后,辅政大臣霍光独揽大权,鉴于利益分配不均,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上官桀、上官安及桑弘羊将矛头霍光,即以燕王旦的名义趁霍光休假之机,向年少的汉昭帝上书诬陷霍光有不臣之心,却被识破而未被采信。此时,汉昭帝年仅十四岁,君王英明如此,一旦长大成人岂是心甘情愿做傀儡皇帝之主!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10)

汉昭帝无法亲政一筹莫展

元凤四年,汉廷为已经十七岁的汉昭帝“加元服”,即举行成人礼仪式。汉昭帝既然已经长大成人,即可以亲理朝政,但是辅政大臣并未有还政于天子的意思“既已冠而不归政”。辅政大臣霍光为专权,竟然不顾汉昭帝既已加冠可以亲理朝政的事实,严重破坏了国家法制。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11)

霍光专权

正是由于汉武帝选人不当,所托非人,辅政大臣霍光不但压制汉昭帝,废黜汉废帝,专权汉宣帝,而且毁了汉元帝。

四、与恐惧为伴的汉元帝

1、汉元帝刘奭出生于民间,其母是汉宣帝刘病已的嫡妻许氏,即共哀许皇后。汉宣帝即位之时,刘奭出生才几个月。本始三年,霍光的夫人霍显为了让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竟然指使女医淳于衍趁许皇后有孕之机将其毒杀,此时刘奭还不到四岁。

刘奭幼年丧母,且是在皇宫之中被人蓄意毒杀,对其打击可想而知。刘奭从小生活在孤独、无助,且缺乏亲情、生命时刻处于危险之中,致使其养成性格懦弱是可以想象的。

2、淮阳王刘钦聪明通达,很有才干,加之其母张婕妤特别受汉宣帝宠爱。汉宣帝日渐疏远太子刘奭,而喜爱淮阳王刘钦,曾多次表扬其“类己”,且曾有意改立淮阳王刘钦为太子,但念及太子刘奭出生之时尚属庶民,且多亏许平君娘家照顾,而即位后,许皇后又被人害死,所以不忍心。

刘奭陪伴汉宣帝闯过了霍氏专权的时代,但并未迎来理想的春天,险些丢了太子之位,其唯有谨小慎微,仰人鼻息,夹着尾巴做人,久而久之形成了优柔寡断,懦弱无能的性格。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12)

懦弱的汉元帝

3、汉宣帝的太子刘奭性格仁厚,且以酷爱儒术,曾借与汉宣帝共同进餐之机,谏言应避免过于依赖刑法官吏,而重用儒生。

汉宣帝对太子刘奭的谏言非但未褒赏,反而十分生气。汉宣帝对身后之事忧心忡忡,担心汉家天下所托非人,即“选大臣可属者”,任命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周堪为光禄大夫,共同辅佐朝政,主管尚书事务。

萧望之、周堪因为是汉元帝的老师而被尊重,且屡次于闲暇时与天子“言治乱,陈王事”,深得汉元帝赞赏。汉元帝的信任与支持,让萧望之等儒臣看到推行改革的希望,但他们并未得偿所愿。萧望之、周堪、刘更生、金敞四人同心谋议,以古制劝导汉元帝刘奭,提出许多匡正的建议,且多被采纳。

随着萧望之、周堪等儒臣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令受命承担主要辅政之责的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到了“充位而已”的境地。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被边缘化后,心理上难以平衡,便对萧望之等人怀恨在心,一场权力争斗即将降临汉廷。另外,汉元帝即位之初,汉廷外戚放纵、宦官擅权,萧望之便谏言汉元帝革除弊政,废弃宦官掌管中书,改由贤明公正之士掌管。于是史高与宦官里应外合极力反对萧望之的改革。

汉元帝成长于霍光专政时期,不但性情懦弱,而且缺乏主见。当宦官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等人与史、许外戚联手,萧望之即被逼自杀。

萧望之自杀,令汉元帝震惊不已,且为之痛哭流涕,但其口头责怪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等人害死萧望之,却并未追究他们的责任,事后对他们的宠信依然如故。此后,弘恭、石显之流一手操控汉家权柄,汉元帝成为名义上的天子,大权却握在石显手中。

汉武帝时期主动交税的第一人(西汉庸碌之君平庸的罪魁祸首)(13)

面对宦官为所欲为汉元帝束手无策

由此可见,当君主天资无虞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自身抱负,利益群体即是罪魁祸首。

“历史倪说”参考以下资料:

1、《史记·吕太后本纪》

2、《汉书·高后纪》

3、《汉书·惠帝纪》

4、《史记·孝武本纪》

5、《汉书·武帝纪》

6、《汉书·昭帝纪》

7、《汉书·宣帝纪》

8、《汉书·元帝纪》

9、《资治通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