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

制造下一个刘翔

这是

孙海平和他的倔强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1)

毫无疑问

孙海平的压力

在于他曾经有过刘翔

更重要的是

他想制造下一个刘翔

编者按

12月11日,国家田径队跨栏项目训练营在福州开营,总教练孙海平带着国家跨栏队从福州迈出了巴黎周期备战的第一步。在福建省田径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的训练馆内,笔者见到了孙海平。对于这位曾经培养出了奥运冠军刘翔的老教练来说,尽管已过花甲之年,但是依然壮心不已。制造下一个刘翔,带领中国跨栏再次重回巅峰,已经成为他继续坚守在执教一线的信念。

这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即便成为国家田径队跨栏组总教练,孙海平依然是第一个来到训练馆的人。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2)

就像无论在训练场还是比赛中,孙海平总习惯坐在第八个栏架旁一样。“所有运动员跑到这里,整个速度都会下降,断崖式地下降。”在孙海平看来,骤降的能量供给在这里形成剪刀差。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3)

这把锋利的剪刀也成为决定比赛的胜负手,一切都在电光火石之间。而身处此处的孙海平,总能第一时间洞悉比赛的最终走向。如今,孙海平就坐在中国男子110米栏项目的第八个栏架旁。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4)

刘翔2015年退役之后,孙海平就一直在寻找,寻找下一个刘翔。时间一晃,已过六年。

66岁的孙海平说,制造下一个刘翔需要时间。

刘翔为什么是刘翔?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5)

时隔17年,当我们再去回忆雅典奥运会上的那场男子110米栏决赛,依然会让人津津乐道。

这场决赛和刘翔两年后在瑞士洛桑打破世界纪录的比赛,都是孙海平始料未及的。

孙海平说,高楼大厦都不是一天建成,“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循环反复”。对于刘翔,孙海平一开始并没有想过奥运冠军,没有想过破世界纪录,“就是在训练里一点点雕琢,一点点提高。只要细节都做到了,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好的”。

恰恰是这两场始料未及的比赛,让男子110米栏成为国人的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孙海平和刘翔的成功就像一块投向平静湖面的石头,泛开的涟漪带来的除了赞美还有压力。

孙海平说:“压力确实很大,你必须维持在这么高的高度上,不能有所变化,除非再往上走。”

在孙海平看来,刘翔之所以成为刘翔,自律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刘翔就是个模板,无论是对训练计划的执行,还是生活的自我管理方面都是模板”。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6)

只是时代变了,孙海平不得不感叹,这样的“模板”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更加显得珍贵,“无形之中,刘翔已经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就是我对现在的运动员都希望他们像刘翔一样,但是确实有难度”。

2015年,刘翔退役。伴随着中国男子110米栏项目挥别一个时代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就是青黄不接的真空。

庆幸的是那个时代的缔造者还在。孙海平说:“着急啊,就是想赶紧再练几个出来。但是,毕竟这是件急不得的事情。”从第一次遇到刘翔,到把他送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孙海平用了16年的时间。

下一个刘翔在哪里?

孙海平说,自己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只做了跨栏一件事。

从练刘翔时候的一片空白,到慢慢积累起对训练的认识,再到整个训练思路和体系的完善,孙海平说:“我现在带的所有队员,我可以把他们练到个人能力的最高值。”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7)

包括在刘翔之后顶上来的谢文俊,包括初次见到孙海平时还不太会跨栏的曾建航,都在追赶着刘翔的脚步,但是这些远远不够。“所以我一直为什么不退?就是想能不能再多培养几个高水平的跨栏人才。”

毫无疑问,孙海平的压力在于他曾经有过刘翔,更重要的是,他想制造下一个刘翔。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8)

“实际上还是对象的问题,我需要更多的对象,更多能训练的对象。”孙海平认为,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肯定要有那么一个群体,跨栏项目的整个综合实力才能有质的飞跃。

此次福州集训就有望成为飞跃的跳板。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9)

在出任中国田径队跨栏项目总教练之后,孙海平有了第一次广撒网的机会,“这一次集训,除了几个优秀的选手之外,还选了一批十五六岁左右的小孩进行选拔,准备组成一个国少队。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从这一次开始”。

孙海平说,整个选材面放开之后,感觉就又回来了,整个人都释放了,“刘翔退下去以后,我们后面没有人接上来,导致出现了断档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扩大选材面来解决问题”。

在孙海平看来,刘翔并不是孤例,“后面肯定会有下一个刘翔,只是我带的这批里面还没有练到位,时间还不够”。

还打算当多久教练?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10)

对于已经66岁的孙海平来说,时间就是最大的敌人。

“一直以来,除了训练睡觉,其他时间都是在考虑训练。所以,有时候出去吃饭吃到很晚,我的心里那叫一个着急。”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几十年了,外人看来略显枯燥,他自己却“觉得还行”。

在“死磕”跨栏这件事上,孙海平始终在和时间赛跑,但是岁月总会在不经意间提醒着这个老骥伏枥的教练,“以前刘翔的很多训练都是我手把手,用我的力量对抗他的力量来提高水平。那时候还行,现在不行了,现在做不动了。”即便如此,孙海平说,自己的精神没有变。

“好多人都劝我别弄了,快70了,也该养老了。但是跨栏是伴随我的年龄增长,一起在往前走的。这一部分没了,我就会有点失落。”孙海平说,110米栏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11)

接力棒终究是要交接的。“可能再干一届吧。”现在距离巴黎奥运会还有三年,孙海平也有一个自己的“321”计划,“争取三个人满员参赛,两个人进决赛,有一个去拿个牌子”。

孙海平始终相信自己的直觉,就像他对刘翔成绩预判的误差不会超过0.1秒一样,“我总感觉三年以后,最起码有两个到三个能够达到奥运会前八名的高水平。只要是能够正常的系统的训练,应该问题不大。”

当然,孙海平从来不会短视,“如果这一次福州集训能够从小的里面选到几个,把他们前期的基础弄好,后续的问题由刘朝旭这些年轻教练来承担了,我就可以交班了”。

每一次进步 都是一种快乐

刘翔人物特点(人物制造下一个刘翔的人)(12)

在孙海平看来,运动员就是一件等待雕琢的作品,而教练就是厨师、是画家、是工匠,“说实话,当教练的最大乐趣是什么?就是当运动员每一次进步时,你都能从中获取别人无法获取的快乐”。

2004年,刘翔夺得雅典奥运会冠军,平时不喝酒的孙海平破天荒地和另外一名教练干掉了一瓶白酒。

孙海平说,自己还是有这种奢望,“应该还是有机会的,机会也要靠自己。竞技体育就是搏,只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你搏得越大越好,运动员也是,教练也是这样。”

来源:福建省田径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