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尊重而不是溺爱(对孩子的爱成了溺爱)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如何给孩子尊重而不是溺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给孩子尊重而不是溺爱(对孩子的爱成了溺爱)

如何给孩子尊重而不是溺爱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前几天带着两岁的果果去室内游乐园玩耍,小朋友在海洋球池的滑滑梯里爬上爬下,玩地不亦乐乎。我站在滑滑梯的一边看着,确保他的安全即可。这时,又来了一个小男孩,从个头和说话的样子看起来,比我家果果大些,差不对三岁左右的样子。小男孩在妈妈的帮助下来到了滑滑梯上,却寸步不让妈妈离开,还要妈妈抱着在滑滑梯上走来走去。起先在海洋球池,妈妈把他抱过来已经很费力了,这个滑滑梯也不大,虽有些需要突破障碍的设计,但都是给低龄小朋友设计的。那位妈妈看了我一眼,又看了我家果果一眼,说:“你看,那个小弟弟不也是在自己玩嘛?你下来自己爬滑滑梯好不好?”小男孩百般不乐意,最后他妈妈只好妥协了。

看着小男孩的妈妈,我真感觉有些同情。滑滑梯这么小的障碍孩子都不愿意自己去尝试,让妈妈抱着爬来爬去,又怎能玩得开心?我想如果我是那位妈妈,可能更愿意的是再多多鼓励孩子一些,让他自己慢慢尝试。

家长对孩子的爱无可厚非,但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要划分清爱和被爱之间的尺度,才能建立孩子完整的人格。

一、 分清爱和溺爱的区别很重要

1. 爱是付出,而溺爱是觉得亏欠。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比如觉得自己上班忙,没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有什么要求,就尽量满足。其实不是这样的!孩子更多的需要是父母的陪伴,而非物质上的补偿。父母应该合理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时间,给与孩子更有效的陪伴,而不是一味地去满足孩子的要求。

2. 爱是成长,溺爱是破坏。

我们对孩子的爱,是陪伴其成长的最坚固的力量。我们要在孩子开心时陪伴他一起笑;要在他难过时提会并安抚他受伤的心;要在他彷徨时给他指出一条路。但选择终是孩子自己的,这样他也不会在长大后的某天,对家长干扰了他的选择而生气。而溺爱,只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会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巨婴”。

3. 溺爱是无底线的爱。

在给与孩子爱的路上,我们也是要学会说“不”的,溺爱往往就缺少了这一点。孩子跌倒了,你要去把他扶起来;孩子碰到问题了,你第一时间去帮他解决;甚至在孩子拿到新的玩具还在研究的时候,你告诉他如何去玩。这一些都让孩子少了自主思考、自主行动的过程,直接给到孩子结果不是好事。至少在成人的世界里,大家的结果都是靠自己努力争取而来的。从小,我们就要让孩子认清这一点,而不是无底线、无休止地去帮助孩子。

一般会去溺爱孩子的家长,自身就会存在一些问题。二、 溺爱孩子的父母都有这三个特点

1. 性格不坚定。

就好比我的母亲,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带着果果去逛公园,因为路比较长,我们推着推车出门。果果在公园东跑西跑,没一会工夫就累了,于是我就建议说赶紧坐回小车上,我们推着你走。果果在外面玩得高兴了也耍起了小性子,说妈妈你背我吧。我母亲嘴上说着带了小车怎么还要抱,却在我拒绝果果的要求后,主动提出她来背一会。这叫我很是无奈,不应该就是不应该,有时候就是我们把孩子惯出了种种坏毛病,叫自己活受罪。在那之后的每次外出时,果果就开始养成让外婆背的习惯了。所以,长辈的性格不坚定会容易溺爱孩子。

2. 顺从长辈,无己见。

我身边就碰到过从来不会说“不”的人,无论对于上司的要求,还是父母说到话,她都会言听计从。而言听计从的根本原因在于,即使她会说不,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毫无己见可言。对于这样的人,自己当上了家长后,就会形成溺爱孩子的习惯,因为对孩子,说不也不容易。

3. 以孩子为家庭重心。

我一直很认同一个观点,一个家庭的中心应该是夫妻关系,之后才会是孩子和父母辈。如果夫妻双方都是以孩子为重心,而忽视了相互间的感情联系,又或者两个人的感情仅仅系着一个孩子,那这个家庭的关系会变得非常古怪。父母间偶尔的感情情况从小便影响了孩子对家庭的观念的形成。在以孩子为重心的家庭中,孩子都被宠成了“小公主、小王子”,可生活却不是童话世界。

父母的性格影响了孩子的性格,那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又会养成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

三、 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会养成什么样的性格

1. 娇生惯养,吃不起苦。

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孩子娇惯的很。下雨天怕被雨淋,太阳天了又怕晒,连起个风都怕被刮走了帽子。作长辈的都希望把孩子照顾好,可太突出孩子的感觉就会让孩子太享受被照顾的感觉。

2. 家里称霸王,在外小“怂包”。

因为在家被待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就以小主人的姿态,希望长辈们处处能顺着自己的意思。在外面,可能连和陌生人说句话都要想半天,扭扭捏捏地躲在父母身后。孩子觉得什么事都可以由大人来帮忙扛着,他就永远会躲在父母的庇护下,久而久之,连基本的自信心都没有了。

3. 经不起挫折与失败。

由于父母的溺爱,所以在幼年时从来没有经历过跌倒。等到孩子上学,渐渐脱离父母的身边,如果一个小小的失败都能将他击垮,那该多悲哀?我们身边这样的新闻不在少数,某某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又或者与班上同学相处不融洽,而导致轻生。除了埋怨家庭对孩子的过于溺爱之外,我们又能怪谁呢?

4. 只知获取,不懂回报。

之前看到网上疯传的一个视频,一个小男孩因为母亲没有钱为其买新款的手机,而朝着母亲狂踹。路过的人都在说教这个孩子的不孝,母亲不但丝毫没有反抗的意思,反而还在维护孩子。虽现在社会已经不再是“养儿防老”的年代,但把孩子宠成这样一种境地,只会让他成为家庭的“吸血虫”。

那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又应该注意些什么,来防止自己的“母爱泛滥”,划清爱与溺爱的界限呢?

四、 做一个爱但不溺爱的父母应该怎么样做?

1. 放手去爱。

不要太过于牵制小朋友的行动,该跑跑、该跳跳,摔倒了再站起来就好了,不过脏了衣服罢了。小朋友间有互相的争吵也好,让他们试着自己去处理问题,不要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他们自己没有这么想就好。有时候,小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比我们简单单纯。

2. 在孩子面前“示弱”。

我们要给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比如,下班回到家,可以和孩子说,妈妈今天很累了,能给妈妈倒杯水吗?孩子一定很乐意地去取水。又比如,孩子邀请你玩他心爱的玩具,你也可以说妈妈不会,宝宝能教妈妈怎么玩吗?那孩子心里得多有成就感呀,不知不觉中就培养起了他自信的能力。下次,孩子也一定会在陌生人面前也表现的那么棒!

3. 不以孩子为家庭重心。

尤其是做全职妈妈的,千万别24小时地守在孩子身边,一定要留出一点时间给自己。可以出去看场电影,可以和先生出去吃顿晚饭,把孩子给祖父母辈来照顾一会。孩子会懂得妈妈也需要自己的时间,他只是家庭中的一员,而不是全部。

4. 学会帮助他人。

简单一点,可以带孩子去宠物店看看待收养的小狗、小猫,来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给小动物喂食,轻轻抚摸一下。还可以邀请孩子打包自己闲置的玩具和穿小的衣物,一起送到爱心救助站。这些信息在现在社会也不难找,但帮助别人的意识会在孩子心里萌芽,让他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做了父母的人才会体会到,我们要的不是孩子的成绩多优秀,而是他的人格能够完整,这样孩子在长大以后,才会过的更健康、快乐。

今日互动话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爱与溺爱经常会越过界,不知道你们是否也会有这样的体会?给孩子的太少,怕他感受不到被爱;给孩子的多了,反倒成了溺爱。期待你们的留言。————————

我是妈咪有方,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知识,教子也可以很轻松。

妈咪育儿有良方,关注我了解育儿小知识,互动留言不要停,轻松带娃不费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