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写作背景(千古名文背后的冰冷现实)

陈情表写作背景(千古名文背后的冰冷现实)(1)

我们在中学学过一篇名为《陈情表》的课文,古人将此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并列。认为前者是对“孝”的最好解释;后者深刻诠释了何为“忠”。

不过在《陈情表》的温馨背后,却是冷冰冰的现实。

一、李密其人

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自己从小被祖母抚养长大。虽说境遇悲惨,好在祖父曾做过蜀国朱提郡(今云南昭通)太守,与谯周结识。李密拜谯周为老师,长大后成为了蜀汉年轻有为的官员。

李密在蜀国为官出名的事迹便是几次出使吴国。吴国询问蜀国的兵马数量,李密回答:足够日常征战使用,而且不影响百姓正常生活。

这个问题非常不好回答。兵马说少了,显得国家形象不足;兵马说多了,显得侵略性太强。而且蜀国经济一直是三国中最弱的,兵马说得太多会被吴国大臣们反讥为不顾百姓死活。

陈情表写作背景(千古名文背后的冰冷现实)(2)

史书上记载李密的回答看似只有轻飘飘的8个字,却是当时维持与吴国外交关系的明智回答。

魏国灭蜀后,邓艾非常欣赏李密的才华,邀请其担任主簿,但被李密以奉养祖母为由拒绝了。

李密对祖母的感情非常深厚,当时他的祖母已经90多岁,每当生病时李密都是夜不解衣侍奉左右,汤药膳食必须他自己先尝后才给祖母。

晋朝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再次拒绝,并上书《陈情表》说明理由。

二、《陈情表》的背后

《陈情表》的内容胜在真情实感,但真正让这篇文章扬名的还是皇帝的态度。司马炎不仅没有为难李密,而且还赏赐了两名婢女去伺候李密的祖母。

但综合李密整个一生,除了在蜀汉为官时尚有建树,晋朝后几乎没有出彩的地方。后来还因为抱怨朝政被司马炎免官。

那么邓艾、司马炎为何要钟情于李密呢?

陈情表写作背景(千古名文背后的冰冷现实)(3)

曹魏通过篡汉建立、晋朝又通过篡魏立国,忠臣在那个时代完全成为了笑话。魏晋时期能够做得高官之人,多是审时度势的聪明人,“忠臣”都随着政权震荡而淘汰。

那么司马家就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会不会出现另一个权臣家族替代自己呢?为了在思想上遏制篡位夺权的行为,统治者编织了“孝治天下”的理论。

现在看来,孝子未必是有能力的官员,但当时做官不管你有没有能力,不管有没有才学,只要是孝子就必须要有官做,这样才能带动社会风气,大家都要孝顺父母、孝敬长辈。而皇帝作为天下的君父,大家自然要顺从,不能起谋逆之心。

官方对这种理论的定义是:在朝则从君之命,在家则随父之制,然后君父两济,忠孝各序。

鲁迅对此看得非常透彻,一针见血指出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统治者在乱世中无法建立一套道德标准来维护政权,因此只能用“孝”作为最强标杆。

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沈劲。沈劲的父亲是王敦党羽,曾跟随王敦叛乱,事败后被吴儒处死。按理说,吴儒是忠臣。但沈劲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不仅杀死了吴儒,还灭了吴氏全族。按理说,沈劲是叛贼。

但因为沈劲是为父报仇,秉承孝道,因此他的行为被世人肯定。这是多么混乱的价值观念!

陈情表写作背景(千古名文背后的冰冷现实)(4)

三、冰冷冷的现实

李密作为有名的大孝子,就这样被命运选中。而且李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身份,那就是原蜀汉官员。蜀国投降后,官员如何任用成为不得回避的大事。

李密的重用诠释了晋朝以“孝道”治天下,又让原蜀汉的官员看到了希望。而且李密是太子班底,成为朝廷重臣要等下一任帝王继位之后,这段时间足够司马炎平定部分人“反晋复汉”的情绪。政治手段不可谓不高。

从另一个角度看,《陈情表》又是博弈的工具。李密越孝顺就越要做官,这样才能彰显晋朝的价值观;你越让我做官我李密越不做,否则“以孝治天下”就是空谈。

《陈情表》的出现让李密和皇帝都各得其所:李密得以侍奉祖母;皇帝得以树立标杆。

看似温馨画面的背后还有现实的冰冷,由于李密是原蜀汉官员,不做官很容易被理解成抵触晋朝,所以才要写《陈情表》进行解释。而且文章结尾也说了,自己将来会出来做官对皇帝尽忠。

李密为祖母服丧期满后,按照约定赶赴洛阳做官。按照原来的计划,李密应该是太子洗马,但真正上任却变成了温县的县令。

陈情表写作背景(千古名文背后的冰冷现实)(5)

温县这个地方是个火山口,因为这里是司马氏的老家,辖区内遍布皇亲国戚的产业。这里的百姓受惯了欺压勒索,以司马诸王为患。

李密在温县主政后政令严明,很好地打击了司马家族诸位王爷的嚣张气焰,为百姓做了件好事,不过同时却得罪了很多权贵。

由于李密有蜀汉的为官经历,朝中又无人,因此备受打压。李密心中不快发了一句牢骚:“做官如果太痛苦,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句话被人密报给了晋武帝,皇帝大怒,让其罢官归田。李密被罢官的一年后,在郁郁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参考资料:《这个晋朝太有意思了》、《晋朝那些事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