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玉米用硝铵(技术控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及其危害探讨)

本文总结了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方法,并论述了硫酸铵对水产养殖动物及畜禽动物的危害,为饲料用玉米DDGS的质量控制提供检测方法依据。

文/图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水产畜禽营养与健康养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张凤枰;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水产畜禽营养与健康养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雷宝良 罗彬月 宋军 宋涛 刘耀敏

饲料用玉米干全酒糟(玉米DDGS)是玉米经酵母发酵、蒸馏除去乙醇后,对剩余的全釜溜物(酒糟全液,至少含四分之三固体成分)进行浓缩、干燥制成的产品。DDGS 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为高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可消化纤维以及高有效磷含量,由于其产量大、价格低廉、安全性好,作为廉价高效的饲料原料,已在猪、牛、禽、水产饲料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玉米生长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品种间的差异,以及酒精生产工艺流程、玉米发酵方法和副产品干燥方法不同等因素,玉米DDGS产品品质差异非常大,《饲料原料目录》规定玉米DDGS产品的强制性标识为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水分,国家标准规定了饲料用玉米DDGS的技术指标与质量分级。为防止不法厂商以次充好,保证饲料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饲料企业除了按国家标准检测玉米DDGS相关指标外,还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完成其氨基酸、真蛋白、杂质、霉菌毒素等相关指标的检测。

笔者在完成一批玉米DDGS产品质量检测时,发现其粗蛋白质含量正常、氨基酸总量严重偏低,初步判断该批产品可能掺有非蛋白氮,进一步通过真蛋白、总游离铵、阴离子、显微镜检查等检测,确定该批饲料用玉米DDGS中掺有硫酸铵、稻壳、秸秆等。本文总结了该例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方法,并论述了硫酸铵对畜、禽和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为饲料用玉米DDGS的质量控制提供检测方法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仪器、试剂和材料

L-8900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日本 Hitachi公司;KjeltecTM 230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丹麦FOSS公司;DIONEX ICS-1100离子色谱仪:美国ThermoFisher公司;CP224S、CP225D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ZHWY-2112F双层恒箱摇床:上海智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XTL-165VT体式显微镜:江西风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氨基酸混合标准溶液:日本Hitachi公司;Cl-、Br-、NO3-、SO42-、PO43-混合标准溶液:美国Sigma-Aldrich公司;茚三酮(进口分装,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Milli Q超纯水。

饲料用玉米DDGS样品4个:四川当地饲料市场采集。

2、方法

(1)粗蛋白质、氨基酸和真蛋白的测定

按照GB/T 6432-1994、GB/T 18246-2000分别测定饲料用玉米DDGS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真蛋白测定是依据蛋白质在一定碱性条件下,能与重金属盐类发生盐析作用而析出沉淀,此沉淀物不溶于热水,而非蛋白氮则易溶于水,用热水洗涤沉淀,将水溶性含氮物洗去,剩下的沉淀物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得出真蛋白质的含量,利用真蛋白质与粗蛋白质含量之比,可判断DDGS中是否掺入水溶性非蛋白氮物质。

具体步骤为:精确称取玉米DDGS试样0.5g(精确至0.0001g)于250 mL烧杯中,加水50 mL,搅拌均匀,煮沸后立即取下,趁热缓慢加入10%硫酸铜溶液10mL、2.5%氢氧化钠溶液10mL,边加边小心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1min,盖上表面皿,常温静置2h,沉淀用中速定性滤纸过滤,用少量70℃以上水多次洗涤烧杯和沉淀物,至滤液无硫酸根离子(以5%氯化钡溶液数滴加2mol/L盐酸溶液1滴,滴入滤液数滴,在黑色背景下观察应无白色沉淀)。滤纸和沉淀物于65-70℃烘2 h,将烘干的试样连同滤纸一起放入消化管中,按GB/T 6432-1994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同时作空白试验。

(2)总游离铵的测定

参考相关文献,稍作改动。准确称取玉米DDGS试样10-20g(精确至0.0001g,总游离铵/氨的量为10-20 mg),置于250 mL的三角瓶中,加100mL水,置于摇床中,25℃、120rpm/min振摇30min,过滤,准确移取样液10.00mL于消化管中,加入20mL40%氢氧化钠溶液,上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中蒸馏,硼酸吸收溶液接收蒸馏出的氨气,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计算玉米DDGS中的总游离铵(以NH4 计)含量。

(3)阴离子的测定

参考相关文献,稍作改动。称取1g玉米DDGS试样(精确至0.0001g)于50mL容量瓶中,加纯水40mL,超声30min,加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取1mL提取液至25mL容量瓶,加水定容至刻度,用0.22μm水相滤膜过滤,滤液待测。

准确移取5.0mL Cl-、Br-、NO3-、SO42-、PO43-混合标准溶液(150 mg/L)于25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混匀,用0.22 μm水相滤膜过滤,滤液待测。

离子色谱条件:色谱柱:AS19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保护柱:AG19柱温:30℃;流动相:KOH水溶液,0-15min为20mM,15-25min为20-45mM,25-30min为20mM;流速:1mL/min;进样量:25μL

(4)显微镜检查

按照GB/T 14698-2002进行检查,并参考相关文献完成。

二、结果与讨论

1、粗蛋白质、氨基酸和真蛋白测定结果

4个饲料用玉米DDGS样品的粗蛋白质、氨基酸测定结果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4个样品粗蛋白质含量在25.6%-27.3%之间,基本符合二级高脂型玉米DDGS粗蛋白质含量规定要求。但从氨基酸总量看,1、2、3、4号玉米DDGS样品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6.63%、17.00%、15.50%、23.10%,粗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0.91%、62.96%、58.27%、90.23%,4号样品氨基酸总量、粗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尚属正常,而1、2、3号样品氨基酸总量、粗蛋白质/氨基酸总量明显偏低。另外,1、2、3、4号玉米DDGS样品氨测定结果分别为1.85%、1.89%、1.59%、0.62%,1、2、3号样品氨含量明显较4号样品高。进一步测定其真蛋白,可以看出,4个玉米DDGS样品的真蛋白分别为57.5%、55.7%、56.4%、93.9%,与粗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基本一致,初步判断1、2、3号玉米DDGS样品掺有非蛋白氮,而4号为正常玉米DDGS。

滴灌玉米用硝铵(技术控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及其危害探讨)(1)

滴灌玉米用硝铵(技术控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及其危害探讨)(2)

2、总游离铵、阴离子测定和显微镜检查结果

为了确定1、2、3号玉米DDGS样品掺入何种非蛋白氮,分别完成了4个样品的总游离铵、阴离子含量测定和显微镜检查,阴离子色谱图见图1、测定结果见表2,显微镜检查结果见图2、表3。从表2可以看出,1、2、3、4号玉米DDGS样品总游离铵含量分别为1.18%、1.44%、1.31%、0.30%,1、2、3号样品总游离铵明显较4号样品高;4个玉米DDGS样品均检出Cl-、Br-、NO3-、SO42-、PO43-,其中Br-、NO3-含量均较低,Cl-、PO43-含量基本一致;而1、2、3、4号样品的SO42-含量分别为4.0%、4.8%、4.5%、1.0%,1、2、3号样品的SO42-含量明显较4号样品高,结合硫酸铵分子式,计算得出1、2、3、4号玉米DDGS样品硫酸铵含量分别为4.5%、5.5%、5.0%、0.3%。追溯硫酸铵的来源,可能是由于在酒精发酵时,添加了少量硫酸铵作为氮源,因此正常玉米DDGS样品也可能含有少量的硫酸铵,而1、2、3号样品明显人为掺入了4.0%-5.0%的硫酸铵。另外,从显微镜检查结果也可以看出,掺假者为了使其产品与正常玉米DDGS外观一致,除掺有硫酸铵外,还添加了稻壳、秸秆等粮食加工副产物。结合显微镜检查结果,综合判定1、2、3号玉米DDGS样品掺有4.0%-5.0%硫酸铵、一定数量的稻壳及少量秸秆。

滴灌玉米用硝铵(技术控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及其危害探讨)(3)

图1 混合标准溶液(a)、正常玉米DDGS(b)和掺假玉米DDGS(c)阴离子色谱图

滴灌玉米用硝铵(技术控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及其危害探讨)(4)

图2 玉米DDGS显微镜检查结果图之正常玉米DDGS

滴灌玉米用硝铵(技术控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及其危害探讨)(5)

图2 玉米DDGS显微镜检查结果图之玉米DDGS掺秸秆

滴灌玉米用硝铵(技术控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及其危害探讨)(6)

图2 玉米DDGS显微镜检查结果图之玉米DDGS掺稻壳

滴灌玉米用硝铵(技术控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及其危害探讨)(7)

滴灌玉米用硝铵(技术控玉米DDGS中掺硫酸铵的检测及其危害探讨)(8)

3、硫酸铵水产养殖动物及畜禽的危害

硫酸铵为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000mg/kg。主要用作肥料,也是食品酱色的催化剂、鲜酵母生产中培养酵母菌的氮源、酸性染料染色助染剂、皮革脱灰剂等。目前,国内对硫酸铵的毒性研究报道几乎没有,以下就国外有关硫酸铵的毒性研究报道进行阐述。

(1)淡水鱼表皮损伤:Banerjee Tarun K.等报道了硫酸铵对印度囊鳃鲶(淡水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评估-表皮组织病理学分析。试验观察了在不同时期,4000mg/L(96小时、LC-50)硫酸铵毒性试验浓度对印度囊鳃鲶的表皮损伤状况,结果表明,由硫酸铵引起的鱼体表皮损伤非常严重,印度囊鳃鲶表皮杯状粘液细胞因为受到硫酸铵刺激,分泌大量的粘液,从而导致这些粘液细胞衰竭、脱落直至消失,表皮最外层的多边形上皮细胞出现周期性的坏死、脱落,棒状细胞呈现收缩、凝结,表层出现一层模糊物质。试验前期,表皮再生非常快,随着试验进展,表皮退化性病变越来越严重,8-10天后,试验组鱼体表皮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变化,杯状粘液细胞数量和活性也急剧下降。

(2)淡水鱼呼吸功能损伤:V I Paul等报道了硫酸铵对印度囊鳃鲶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损伤研究。试验观察了亚致死浓度为0.2g/L硫酸铵(3mg/L总氨态氮)对印度囊鳃鲶呼吸器官表层组织病理学变化,在硫酸铵的刺激下,印度囊鳃鲶呼吸器官表层杯状细胞呈现周期性增加,而其分泌活性下降,分泌薄层细胞坏死、脱落,引发呼吸器官上皮组织出血,导致其第二薄层细胞退化、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引发炎症,同时,第二薄层细胞随意融合,细胞再生也可能导致随意排列的分泌薄壁细胞不可控增生,这种增生将增加第二薄层血液-空气呼吸屏障的距离,从而引发呼吸功能障碍。

(3)对畜禽的危害:Kobayashi J等的研究表明,10%硫酸铵对小鼠神经有一定的麻醉作用;Takagi H等所进行的亚慢性毒性试验中,饲喂3%硫酸铵的试验组雄性白鼠出现腹泻现象;Y. Ota等进行的慢性毒性试验表明,添加3.0%硫酸铵试验组雄、雌性白鼠的肾脏、肝脏均明显肿大,在癌变试验中,未观察到硫酸铵对试验白鼠器官、组织出现任何癌变症状。Akira Sato等报道了一例硫酸铵急性中毒事例及硫酸铵对兔子的毒性研究试验,试验分别给3只兔子饲喂1500mg/kg剂量的硫酸铵,三只兔子呈现同样的症状:瞳孔放大、不正常呼吸、局部或全身抽搐,直至心跳骤停、呼吸衰竭,心电图和脑电图显示,发现了缓慢、压抑、高振幅等典型高血氨症状电磁波信号,同时,生化检验结果显示中毒兔子的血清、血液中铵离子、硫酸根离子浓度急剧上升,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同时,通过心电图和脑电图发现,血液中铵离子急剧上升毫无征兆地损害了兔子的中枢神经系统。Aytekin I等报道了羊羔硫酸铵意外中毒症状。6只中毒羔羊口服10%谷氨酸(1 g/kg)、2.5%乙酸(2.5 mL/kg)和维生素A(400 IU/kg)5天。和健康羔羊相比,中毒羔羊出现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如嗜睡、运动失调、紧张性痉挛、阵发性痉挛等)、瘤胃无水、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血液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尿素氮(BUN)浓度急剧上升,谷胱甘肽(GSH)、β-胡萝卜素、维生素A浓度急剧下降,血浆铜蓝蛋白浓度无明显变化,经过治疗后,中毒羔羊的症状和生化指标有所缓解,但其中2只羔羊最终死亡。

三、结论

在日常检测中发现一批玉米DDGS粗蛋白质含量在26.6%-27.3%之间、氨基酸总量在15.5%-17.0%之间,粗蛋白质/氨基酸明显偏低,初步判断其可能掺有非蛋白氮;进一步检测其真蛋白、总游离铵、阴离子等,与正常玉米DDGS相比,其真蛋白明显偏低、总游离铵和硫酸根明显偏高,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其掺有稻壳和秸秆,综合判定该批玉米DDGS样品掺有4.0%-5.0%硫酸铵、一定数量稻壳及少量秸秆。饲喂含有硫酸铵的饲料,水产养殖动物可能会出现表皮、呼吸功能损伤;畜、禽等养殖动物可能会出现麻醉、腹泻、肾脏和肝脏肿大,中毒严重者可能会引起瞳孔放大、抽搐、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循环系统功能紊乱、死亡等。必须加强玉米DDGS等原料的掺伪检测工作,严把原料质量关,确保饲料和养殖终端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略)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问题请联系 fishfirst@126.com。如需转载,请按如下格式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