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

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保证菜肴色香味俱全,值得收藏

导语:昨天关于“30种香料的用法和用量”的内容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看来大家对于烹饪相关的知识还是挺感兴趣的。要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厨艺,学会怎样使用香料,最为重要的是要知道怎样搭配各种的调料,既不掩盖本身的鲜味,又起到画龙点睛一般的提鲜增香之作用。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

最近有很多粉丝私信问我一些调料应该怎么用,烹调时放多少才合适,有些很相似的调料有什么不同等,我今天就给大家精选了30种基本的厨房调料,告诉各位它们的用法和用量,希望大家学会之后,厨艺水平都能有所增长,做出味道人人都夸赞的美味佳肴,非常欢迎大家转发和收藏!

1、生抽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

生抽其实是酱油的一种,其特征是颜色淡、味道咸,用于炒菜或凉拌菜的调味,里面含有一定的食盐成分,所以在炒菜时加入了生抽,就必须再加入食盐了,否则会让菜肴咸味增倍,再想变淡就很难了。

2、老抽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3)

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础上酿造而成,颜色深而鲜味浓郁,浓稠度高于生抽,用于菜品提鲜上色,做红烧肉、红烧猪蹄、红烧鱼就可以用到老抽了,南方的菜系用得较为普遍。

3、味极鲜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4)

味极鲜的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鲜味突出且口感醇厚,用在清蒸、凉拌、清炒等菜肴上。例如蒸鱼加入些许味极鲜,鱼肉更为鲜美。吃白切鸡或白灼虾,蘸一蘸味极鲜,就能尝到与众不同的鲜美味道。

4、蚝油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5)

蚝油是广东特色的鲜味调料,顾名思义,它就是用生蚝熬制而成的,它鲜味浓郁,蚝香四溢,适合于烹饪肉类、蔬菜、海鲜等食材,只要是咸鲜味的菜式都可以用蚝油。不过蚝油不能和辛辣调味品、食醋和糖一起用,否则会掩盖其本身的鲜味。此外,久煮蚝油也会让鲜味有所损失。

5、食盐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6)

对于食盐,大家都很熟悉了,一般都是在菜式准备出锅前才放盐,这样才不会破坏食盐中的碘元素。有人说:炒菜不加盐,等于没味道。实际上,我国居民的食盐量都远远超标了,建议一般人每日摄入食盐不超过6克,低盐生活才有利于健康。

6、白砂糖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7)

白砂糖甜味比较纯正,在各种菜式烹饪中最常用到,能增加甜味和鲜味,并能增色。另外在饮料中也经常使用白砂糖作为甜味剂,可加入牛奶、咖啡、可可里。

7、绵白糖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8)

绵白糖也叫做绵糖、白糖,它质地绵软细腻,易溶于水,跟白砂糖相比,味觉甜度高,纯度低,所以在用法上有所区别。绵白糖常用于拌凉菜,或是直接蘸着其他食物一起吃。

8、冰糖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9)

冰糖是由白砂糖煎炼而成,就像是冰块一样,颜色一般为黄色、白色、微黄。冰糖可以直接作为糖果食用,或是用来炖煮滋补类食物,例如冰糖炖雪梨,或是煮雪梨糖水也可以。

9、片糖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0)

片糖又名蔗糖,是两广地区(广东和广西)用量最大的其中一种糖。片糖形状呈长方形,有着像是威化饼一样的夹层,其色泽金黄,远看就像是“金砖”。在酿制米酒或者糖水中,加入片糖,甜味更为香醇。

10、红糖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1)

红糖保留了甘蔗中大部分的成分,味道上更为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于白砂糖。红糖可以直接放入热水中冲泡饮用,也可以用在糖水之中。

11、鸡精和味精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2)

这两种调味品的差别并不大,鸡精的基本成分还是味精,不过添加了其他的一些配料。在使用鸡精和味精时,都要在出锅前加入,避免营养物质挥发流失。另外烹煮肉类或有鲜味的食物时,就没有必要再加入味精或鸡精来增鲜了。

12、料酒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3)

料酒常用于去除肉类的膻味,并且能增香提味,解除油腻感。但是料酒并非万能调料,什么菜式都可以添加,比如炒蔬菜时加入料酒就会变味,搅拌肉馅和汆丸子放料酒,会影响食物原先的风味。

13、米醋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4)

在这么多食用醋当中,米醋的营养价值较高,其味道甘甜,即可单独使用,也可搭配酱油、味精等,炒菜时加入适量的米醋以调味,让人非常开胃,糖醋排骨就是用到了米醋。

14、陈醋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5)

最为出名的陈醋当属山西陈醋,陈醋并不适合于用作炒菜,常用于凉拌菜,例如在凉皮、凉拌海带、拍黄光等菜肴中加入陈醋,或是吃饺子时蘸点陈醋,味道鲜香又开胃。

15、白醋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6)

白醋颜色浅,酸度不高,味道较为单纯,不会改变调味对象的颜色,主要是用于西餐中制作泡菜,在凉拌菜中也可以使用。

16、香醋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7)

香醋一般指镇江香醋,它具备“色、香、酸、醇、浓”五大特征,跟陈醋相比,味道微甜,在食用有肉馅的包子、饺子、点心时,蘸一点乡村,味道就更为鲜美了。

17、豆瓣酱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8)

最正宗的豆瓣酱当属郫县豆瓣酱,它被誉为“川菜的灵魂”,做水煮牛肉、回锅肉、辣子鸡等,或是麻辣火锅,自然少不了豆瓣酱。目前红油豆瓣酱使用得较为广泛,若是想做出地道的川味,购买时就请认准一级豆瓣酱了。

18、甜面酱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19)

甜面酱又称为甜酱,味道是甜中带咸,还伴有酱香味,最适合用于烹煮酱烧菜,例如酱爆茄子、酱爆鸭、酱爆猪蹄等,另外生吃大葱、黄瓜等蔬菜,蘸点甜面酱就更好吃了。

19、番茄酱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0)

这是平常用得较多的酱料之一,味道酸酸甜甜,老少咸宜,使得菜品增色增鲜,酸甜可口。茄汁意大利面就用到了番茄酱,此外我们吃炸薯条必须要蘸点番茄酱,滋味才更好。

20、芝麻酱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1)

芝麻酱,顾名思义,其原料就是芝麻。芝麻酱香味浓郁扑鼻,可以用以调制火锅的蘸料,或是加入凉拌菜之中,例如凉皮、凉皮,在武汉著名小吃热干面中也会加入芝麻酱。

21、淀粉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2)

淀粉为白色的粉末,主要用玉米、甘薯等食材制作而成。淀粉是最常用的烹调用料之一,主要有三种用法:勾芡、挂糊、上浆。

22、小苏打粉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3)

用小苏打粉腌制肉类,肉质更为鲜嫩可口。在做饼干、馒头或面包,也常常用到小苏打粉。我们在清洗蔬菜或水果时,加入一小勺苏打粉,可以去除残留的农药。

23、菜籽油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4)

菜籽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菜油,它的胆固醇很少或几乎没有,所以怕肥胖的人或老人可以放心食用。菜籽油可用于红烧、油炸、煸炒等多种烹饪方式,但不适合作凉拌。

24、花生油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5)

花生油易于消化和吸收,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适用的烹饪方比较广泛。购买时尽量选择有大品牌的花生油,避免选购散装油,因为其中有可能使用了发霉的花生作为原料,对于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25、葵花籽油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6)

葵花籽油有淡淡的坚果清香味,富含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在欧洲的饮食烹饪中应用广泛,被誉为“高级营养油”,一般烹调都可以使用,但不适用于油炸食物。

26、玉米油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7)

玉米油又叫做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其澄清透明,自然清香,国外称它为“营养健康油”,它比较适合用作快炒烹炒、爆炒、煎制和油炸等食物。

27、大豆油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8)

大豆油一般称为大豆色拉油,可用作炒菜,做面点时用得最多。市面的大豆油有两种:转基因大豆油和非转基因大豆油,非转基因的价格更贵一些,不过转基因的食用还是安全的。

28、橄榄油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29)

橄榄油在价格上,比普通食用油贵好几倍,是一种营养价格很高的食用油,在西餐烹饪中用得最多。如果想要保留橄榄油的营养成分,最好的烹饪方式还是凉拌。

29、芝麻油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30)

芝麻油具有浓郁的芝麻香味,也叫做香油、麻油,经常用在凉拌菜、热菜、肉馅等。芝麻油每次的用量不适宜过多,每次添加2至4克即可。

30、猪油

炒菜调料搭配技巧(这30种厨房调料学会用法搭配)(31)

猪油是用肥肉炼制而成,在常温下凝结成白色固体,不过其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经常食用对于身体健康无益,建议大家还是少吃为好。炒菜时特别的香,但不适合用在凉拌菜上。

大家还想知道哪些调料的使用方法呢?或是有其他调料的使用经验,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分享您的感想和看法。今天大熊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文章有用的话,请分享转发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我是大熊饼干不加糖,每天分享给大家最实用的生活资讯,喜欢我就点个关注吧,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