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保住了十个老师的饭碗(一个男生好好地给老师上了一课)

2018-11-02 06:28 | 浙江24小时客户端

“老师,老师,我又抓到一只枯叶螳螂,不过他快死了,你看它的身体已经是棕色了。”

“你把它俩放一起,它会吃盲蛛吗?”

“不会,它本来也不吃,再说现在它一直在动,说明根本没有捕食欲望。”

“怎样说明它准备捕食?”

“一动不动,前肢收缩。”

⋯⋯

一个学生保住了十个老师的饭碗(一个男生好好地给老师上了一课)(1)

这一幕,发生在杭州天杭实验学校七年级(9)班秋游时的师生之间。一个名叫黄浩天的同学手拿一个黄盖透明塑料瓶,在草丛里搜罗着,班主任郑英看到他这么认真地忙活,便上去一探究竟,结果发现塑料瓶了有两只“小家伙”,于是上前询问。

黄浩天滔滔不绝地向郑老师介绍了起来。“这只螳螂身体成棕色,说明它已经进入晚年,命不久矣;这只是盲蛛,是不常见的昆虫,虽然叫‘蛛’但不是蜘蛛,‘盲蛛’本身就是一个类别。”

看得出来,黄浩天是一个有着丰富昆虫知识的男生。记者在与他的聊天中发现,他对昆虫天生有好感。

别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昆虫很可怕,但黄浩天不这么认为。“这些虫子在我手上爬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们非常友好,好像在和我说话。”不管什么样的昆虫,黄浩天从来没有害怕过,“《昆虫记》里法布尔把昆虫当作自己的朋友,我也觉得这些昆虫就是我的朋友,朋友是不会伤害我的。”

“我养过螳螂、蜈蚣,养的体型最大的昆虫是中华扁锹,和天牛长得很像,有两个大大的剧状牙齿。”说起那只中华扁锹,黄浩天非常兴奋,“我是在一次夏令营时发现这个家伙的!”他说那天教室里飞来一只庞然大物,全班同学都吓得跑开了,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中华扁锹,一时心生怜爱就把这个小家伙带回了家。

“可是,这个小家伙没有陪伴我太久。”黄浩天遗憾地说,“刚开始养昆虫时,我以为只要把他们放在小盒子里,给点食物像养小猫小狗一样养着就好,但没想到,没养多久这个小家伙就死了。”

一个学生保住了十个老师的饭碗(一个男生好好地给老师上了一课)(2)

黄浩天说,这只中华扁锹死后他非常疑惑,于是开始寻找它死亡的真相。后来在上网查找到了原因:饲养中华扁锹需要布置环境,中华扁锹只会在夜间出行,对光非常敏感,所以饲养时不能见光。“所有的昆虫都有自己的习性,要让他们生活在合适的环境里。”

从此,黄浩天养昆虫前会先查阅昆虫的习性。“螳螂不需要特别的环境,蜈蚣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在养蜈蚣时要在盒子里铺上1-2厘米厚的土,而且不要看蜈蚣长得都差不多,其实分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蜈蚣不能放在一起养。”

“还有些昆虫是外来物种,如果饲养就会破坏环境。”黄浩天说起了自己饲养鞭蝎的经历,这是他无意间在少年宫的草坪上发现的。“鞭蝎不是生活在浙江地区的,看到它时我非常吃惊,于是就把它带回家养。它的食物是蜈蚣,我就抓小区里的蜈蚣喂它,但是没想到它的食量这么惊人,小区的蜈蚣好像被我抓完了。”黄浩天不好意思地说。

这么多昆虫知识是从何而来的?黄浩天自己也说不清楚,书里、纪录片里、网上都有可能,“我从来没有刻意去寻找、记住这些知识,可能是平常因为想照顾好他们,就记住了吧。”

这次秋游抓的螳螂,他打算带回家养,而盲蛛他打算放生,“我觉得盲蛛更适合在大自然里生活,现在世界上好多昆虫都逐渐灭绝了,我一定要好好保护身边的这些小昆虫。”黄浩天说。

其实,这次谈话是郑英一手“策划”的,“黄浩天平常是个话不多的孩子,刚进初中还没有很好地适应初中生活。” 郑英说,“秋游前,我从黄浩天父母口中得知孩子非常喜欢昆虫,就想借着这个机会向他‘请教’一番。”

她想通过这次“请教”,帮助黄浩天成长。“老师不一定是站在讲台上讲授知识,有时候需要站在学生的身后,藏巧于拙,乐于示弱,做一个陪衬者。”

(原标题:《班级秋游,一个男生好好地给老师上了一课》,原作者:梁建伟、陈宏程,编辑:童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