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地下防空指挥中心(大门重3吨自带氧气库)

冷战时期的苏联组织了华约组织与美国组织的北约对抗,在那个核阴云密布的年代里,许多国家都大建能抵御核武器袭击的地下工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苏联地下防空指挥中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苏联地下防空指挥中心(大门重3吨自带氧气库)

苏联地下防空指挥中心

冷战时期的苏联组织了华约组织与美国组织的北约对抗,在那个核阴云密布的年代里,许多国家都大建能抵御核武器袭击的地下工事。

也许还有许多核掩体处于保密状态,也许还在升级改造和扩建,但其中有一些现在公开了。

比如说白俄罗斯西北部的格罗德诺就有一个已经公开的核掩体,它有着巨大的生命维持系统,庞大的远程通信系统,甚至还有氧气库,这个核掩体的用途是供华约联合司令部在核战爆发时使用,但它从来没有完工过。

从1968年起,苏军就开始了选址建设工作,不过华约司令部的格罗德诺核掩体正式开建要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强大的地下指挥部在建成后能够直接联系华约东欧部分的军队,周围环绕着带有警报系统的两层警戒圈,就连一只兔子也无法通过。

格罗德诺核掩体和现在公开的一些核掩体一样,地上入口平平无奇,是一座两层的迷彩涂装小楼,进去之后才会发现里面有一个混凝土的楼梯通往地下。

防护与维持

楼梯的墙壁上挂着一个牌匾,纪念1968-1971年进行早期建设的白俄罗斯红旗军区,楼梯的尽头是一扇3吨重的大门,能抵御原子弹爆炸的冲击波,掩体内这种防护门旁边都配有电话,进入者要通过附近的电话把正确的密码报给里面的哨兵才能进去。

3吨大门

第二扇门背后有遥控装置操作防护门,还有消防栓,这里实际上是过渡舱室,逐渐升高气压。而核掩体主体部分的气压比大气压要高的,如此设置是防护毒气和生物武器。

掩体本身在地下深处,根据不同来源的说法,深度有45-62米等不同说法,无论实际深度是多少,也足以扛住核武器的袭击。

整个地下司令部共三层,每层面积1200平方米,分为南区和北区。

南区(A区)供华约司令部指挥人员使用,有指挥室、办公室、餐厅、医务室和其它设施。

北区(B区)为生命维系设施,有发电机、电动机、通风设备、空调等等设施。

从建成部分来看,所有舱室走廊类似潜艇内部,安装着各种管线和阀门。

内部

这座地下司令部有16个通风系统,有进气,排气、过滤和冷却等多种模块。

从地表进入的空气先用过滤器除尘,然后接入活性炭过滤器除去可能存在的毒气,然后接入KD-20空调调节温度和湿度,这种空调限于时代技术发展,是氟利昂模式的。

过滤装置

而且,地下司令部有96个特种气瓶,能提供4000 立方米氧气,能通过管道供应给各个房间,这些气瓶使得整个司令部能在一定时间内完全不依赖过滤过的外界空气。

氧气瓶

地下司令部有4口自流井,通过各种管道分为不同用途:蓝色是饮水水和生活用水,红色是灭火用水。污水用一个小型泵站抽出。

地下司令部装了3台船用柴油发电机,每台容量为 500 千瓦。按照设计,三台不会同时工作,保证有冗余度。这些发电机甚至为附近的小镇供过电,也许是为了验证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吧。发电机带有2个60立方米的燃油库。

这些发电机产生的电力通过占据一整个房间的配电装置分配到地下司令部的各个房间。

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安装在减震装置上,以防止外界巨大的爆炸影响到配电装置的工作。

指挥区域

地下司令部中配有一个中央控制室,负责对各种设施进行监控和控制。

总控制

另外值班室还有地下司令部各个区域的按键,按下对应按键可以迅速联系各个区域的当班军人。

目前地下司令部里遗留了大量通信设备,其中主要是R155P“越桔”无线电台。它使用电报模式的时候,通信距离可达2000公里。在安装了隔音墙的房间里,还有长途电话总机。

所有的通信在机密通信设备中加密,然后用特殊的交换机与外界通信,在这里可以与华约组织的许多主要指挥部进行联系,有爱好者通过查阅遗留的资料找出了其中一些代号,比如:

红宝石:莫斯科的苏军第一通信中心。

海峡:苏军战略导弹部队的中央司令部,

冰雹:戈梅利(白俄罗斯城市),

地球仪: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第62通信中心,

杏树:乌克兰喀尔巴阡军区利沃夫的第63通信中心,

术士:白俄罗斯明斯克军区的指挥所,

光导管:第101号“雪豹”通信站,

野鸡:白俄罗斯布列斯特通信中心,

鱼叉:苏军总参谋部驻斯摩棱斯克通信中心,

地标:通信员训练中心。

加密通信装置

为了使地下司令部里的时间统一,所有时钟用一个复杂的机械时钟系统控制。

从遗迹中可以看到,也许是安装了一个更先进的电子系统,不过不太清楚为什么旧式的没有被拆除,可能与苏联解体前后的混乱有关。

这个区域的食堂部分也令人瞩目,一个冷藏间的墙壁上还有巨大的冷藏零件,从地上遗留的架子判断,至少准备安装三个大冰柜来储存食物。

另外还可以安装炊具的工作台和通风装置,不过现在周围居民回忆,就算是在地下司令部有安全部队驻守的时代里,部队也是从附近军营带饭进去加热食用。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区域未完工,也有说法认为,苏联解体后,撤退的苏军带走了一部分设施,还有一些设备和建筑材料被倒卖,无论如何,这里的钢结构在生锈,地面还有地下水,至于这些地方有什么功能就不得而知的。

据称,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原本在这个华约地下司令部中作业的苏军部队拆掉了若干机密设施,并带走了机密军事资料,设施由白俄罗斯民防部门接管。

2001年,民防部门也从地下司令部撤出,白俄罗斯的拨款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只负责电费,只派出1名指挥官,4个值班员和1个电工进行值班。

未完工区域

曾有人提议用这个地下掩体来种植蘑菇,但是没有农业机构愿意接手,后来还有人提议将其改造为博物馆来吸引旅游,但是也不了了之。

目前这个并未完工的华约地下司令部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几十米深处的地下,也许其内部的那些巨大的设施,特别是那些体积巨大,有着各种按钮、阀门和开关的机器是各种影视剧里神秘要塞的参考依据吧。

关注 近卫步兵师,关注 军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