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1)

如果要为上海绘制一张人工智能产业热力图,东北角的长阳创谷处于“高亮”状态:6月初,落子在此的百度(上海)创新中心正式运营,杨浦的创新“朋友圈”自此又收获一位“大咖”。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里已累计举办各类市级“双创”活动百余场;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园区内的人工智能企业已超过企业总数的逾五成……

今天,这个拔节生长的活力创新场又一次演绎蝶变——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园区”的揭牌,长阳创谷向着打造世界级创谷的目标再次进阶。目前,杨浦区已有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9家,其中规模以上核心企业40家,核心企业总产值达106亿元;预计到2020年,这里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

邂逅AI生活,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等到营业执照

走进长阳创谷,你可以和AI加持的生活提前来一场邂逅:园区内,无人接驳车四通八达,机器人在道路上清扫,巡更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巡逻;午后有些困乏,喝一杯机器人调制的奶茶提神;久坐办公室,不妨走进身边的智能乒乓球舱,尽情挥舞球拍,享受一把运动带来的酣畅淋漓……

今年,长阳创谷入选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精心研磨下,多种不同的AI技术为园区赋能:

“AI 新零售”带来新鲜的消费体验。园内的便利店虽无人值守,但“善解人意”。只要消费者的目光锁定某一商品时间超过三秒,后台就会自动采集数据。一段时间后,根据目光热力值的排名,靠后的商品将被淘汰,留下的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商品;

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2)

“AI 物业管理”,精准无线定位的除草机器人管理着园区草坪,智能循环回收终端实现可回收物的自助投递,有效提升物业服务效率和能级;

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3)

“AI 政务应用”,支撑着园区创业者的梦想。由三个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创厢”,是浓缩版的区政务大厅。在这里,各类政务、法务、税务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的自助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政务服务,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等到营业执照。

5G时代的AI园区,“想象有多大,园区就有多大”

长阳创谷内,逾百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遍布园区;充沛的AI应用场景背后,是一支支“硬核”团队。目前,长阳创谷内,人工智能企业呈集聚态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约20家,AI 教育领域的流利说、AI咨询行业的埃森哲(中国)数字化创新中心、智能交通领域的爱驰汽车、AI大健康行业的伦琴医疗、智能制造领域的智能云科等,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

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4)

关注企业成长的每一步,长阳创谷还提出,将立足于“创新平台 技术支撑 创新企业 场景应用”,培育四位一体的AI创新创业生态。园区内,各种不同形态的AI创新体验平台,也将为一批进入快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丰沃土壤。走进埃森哲中国数字创新中心的柔性工作室,创业者可以与专家团队共同设计并快速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原型。百度(上海)创新中心承担着AI技术开发者培训和AI技术资源开放共享以及合作交流的功能,创业者可以在这里共享百度A(AI,人工智能)B(Big data,大数据)C(Cloud,云)人工智能融合平台,并使用大数据进行研发创新。

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5)

目前,长阳创谷已实现5G信号园区全覆盖,为今后人工智能企业开展5G网络测试、实验和应用提供基础条件。“下一步,AI园区的建设目标将瞄准5G。”杨浦区科委副主任沈昕告诉记者,长阳创谷将建设基于3D GIS和BIM技术的虚拟园区,在物理园区的基础上打造一个镜像面的数字孪生园区。谁都可以到这个虚拟园区来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和支持,并在真实园区内实现,“想象有多大,园区就有多大。”

培育AI创新创业生态,形成20个深度应用场景

一直以来,杨浦区注重在人工智能产业链各关键环节上全面布局。打开区重点产业分布图,不难发现,人工智能科创企业在这里呈生态群落式分布,并形成创智产业带、创谷产业带、环同济产业带和滨江产业带四个片区。

“杨浦区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培育产业高地,通过深化政校企联动构建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搭建‘创投联盟’加大企业引进力度,通过示范项目拓展多种应用场景。”副区长丁欢欢透露,未来将在打造生态群落、构建应用场景、协同创新平台和双创孵化环境四个环节着重发力,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杨浦区提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要建成一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培育二到五家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形成20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2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

没有人能确切预测,人工智能究竟会给一座城市的发展注入多大能量,但毫无疑问的是,AI的高光下,生活将是丰富可期。

作者:邵珍

摄影:叶辰亮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