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第十五季解说(犯罪心理将于第15季落幕)

“将邪恶的产生归结于超自然的因素是没有必要的,人类自身就足以实施每一种恶行——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犯罪心理第十五季解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犯罪心理第十五季解说(犯罪心理将于第15季落幕)

犯罪心理第十五季解说

“将邪恶的产生归结于超自然的因素是没有必要的,人类自身就足以实施每一种恶行。——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

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长青剧集《犯罪心理》第一季第一集开头的名人语句,也为这套罪案题材美剧定下了基调。开播于2005年的《犯罪心理》至今已经播出14季,故事聚焦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下属的行为分析部(BAU)的一支心理侧写队伍的探案经历。虽然14季豆瓣平均得分在9分以上,但在漫长的14年后,被剧迷奉为“神剧”的《犯罪心理》也难免面临题材重复、无以为继的局面。

近日,CBS宣布美剧《犯罪心理》续订第15季,同时宣布第15季为该剧的最终季。对于众多剧迷来说,虽然不舍,但也是意料中事。剧集主创也表示,感谢CBS给了《犯罪心理》一个体面的结局。剧集运作人Erica Messer称:“这确实苦乐参半,我对CBS的‘事先通知’充满感激。他们尊重这部剧以及台前幕后的演职人员还有它的剧迷,并给予我们为它画上圆满句号的机会。”

《犯罪心理》与《CSI犯罪现场调查》可谓CBS的两大王牌节目,但与《CSI》重现场物证不同,《犯罪心理》更重“罪犯侧写”——BAU小组中的行为分析人员,即侧写员,接受美国各州当地警察无法解决的连环杀人犯案件,到现场协助案件的侦破。在侦破过程中,通过对被害人的研究、对犯罪现场的勘察以及对犯罪手法的细致分析,侧写员可以较为准确地推断出罪犯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智商、爱好、心理健康等以及性别、种族、年龄、婚姻、职业、教育程度等个人情况。

在剖析罪犯黑暗人生的同时,剧集也让观众对切身的安全问题提高了警惕。《犯罪心理》的核心人物之一Hotch曾说过的一段话:“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小心陌生人,但往往最后我们却是死在自己人手里。他可能是你的邻居,你的同事,甚至你的朋友和亲人。所以,我们的教育是错的,你最该小心的是你身边的人。”

对于《犯罪心理》的最终季,主创承诺会为该剧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对于剧迷来说,最想看到的无非是BAU小组的成员们齐齐整整地出现,尤其是剧中的灵魂人物杰森·吉迪恩、亚伦·霍奇纳、谢默·摩尔能够回归。

曼迪·帕廷金扮演的杰森·吉迪恩是《犯罪心理》前两季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在第二季后离开BAU。不过,曼迪·帕廷金的回归是最难操作的一部分,一方面,剧中明确给出了他的结局,杰森·吉迪恩在第十季第13集中被旧日悬案的凶手谋杀;另一方面,曼迪·帕廷金本人对《犯罪心理》很是排斥,他表示自己被《犯罪心量》中的暴力因素所困扰,于是最终选择离开。

令剧迷扼腕的还有“好吃叔”亚伦·霍奇纳的离开。霍奇纳是BAU小组主管,为人认真负责,公私分明,正直不阿。狗血的是,其扮演者托马斯·吉布森是因为创作理念不合而与编剧发生肢体冲突,继而被剧组开除了,许多剧迷都没想到这个他们心目中的“禁欲系男神”现实生活中性格如此火爆。

在第11季17集中,BAU元老级探员德瑞克·摩根上缴了自己的徽章,宣布自己将离开BAU,把重心放到刚刚组建的家庭上。与剧中人物一样,摩根的扮演者谢默·摩尔表示,他之所以离开《犯罪心理》也是为了寻求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平衡”:“我既没有当导演也没有写剧本,但成长了不少,我选择离开是因为想以演员的身份继续成长,看看有什么其他角色可以尝试。我热爱我赖以为生的工作,享受‘开拍’到‘卡’的每一分钟,但我也想遛遛狗,四处旅行,成家生子。我希望生活与工作平衡,但照现在的日程安排很难两者兼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