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

张中山,辽宁省黑山县人,1975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里。1997年参加工作,当年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即引起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高度关注。自1997年至2007年,整整十年,躬耕不辍,与县进修学校副校长王锡成同志共同创建了“情感语文”教学模式,并广泛波及、影响到周边县区。他在全国农村语文教改研讨会上的报告,引起了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辽宁卫视也为他制作了专题片《护花的春泥》。

自2008年,张中山从事民办教育后此项研究搁置,时隔11年,准备再次进行深入研究,愿更多的探索者、实践者能够共同研究、深化、传播,哪怕其中一点能够让教育工作者受益,让孩子们受益,这都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1)

让孩子站在我的肩头看世界

新的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和充满活力的气息,使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困惑之中见到了柳暗花明。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加深了对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本质的认识,探索了一条符合语文规律而又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教学模式,即“情感语文”教学。通过“情感语文”教学,能够很好地高效地实践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情感语文”教学及其基本特征。

何谓“情感语文”教学?我们把它的内涵界定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把学生的心理融入课文的情节与情感之中,通过充分的感悟,挖掘课文内容的人文精神与艺术特色,进而使学生形成语文能力,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那么,“情感语文”的命题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自然有它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甚至可以追溯到自己做学生学语文的时代,亲历了语文学与教的苦涩和困惑。语文本来是一门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很强而又极富情感的学科,但多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语文教学拖入了枯燥、乏味、毫无情趣和生机,甚至使学生厌学的境地。为了应试和追求高分,教者对课文进行了“剔骨析肉”般拆割,千方百计地挖掘课文中的“知识点”,大搞所谓的“能力训练”,把生动活泼、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当作静止的语言规则来分析。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被肢解得“体无完肤”,一只威武雄壮的斑斓猛虎变成了一条条美丽的斑纹毛皮,其虎虎生气荡然无存。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研究语言的组织规律方面有其优点,但却忽视了语文本质的东西,即对语文的社会性、思想性与情感世界的认识,颠倒了“皮与毛”的关系,注重了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教学方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效应。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自己读《窦娥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课堂上老师讲《窦娥冤》,学生们却哄堂大笑。不仅如此,学生不能较好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观点,不能很好地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在是非问题上缺乏正确的辨认能力等等。

因此说传统的语文教学严重地脱离了它安身立命的根本与发展的规律。回顾与反思,我们不能不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七年来,我们对语文教学不断地进行了实践和理论探究,加之近两年来在全县的争鸣、研讨与实践,取得了质的突破,基本确立了“情感语文”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

那么,“情感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反,“情感语文”教学要求要整体把握课文的情节与情感,必须使学生走进课文、身临其境、心感其情,与课文中的人物或作者同喜同悲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研究课文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进而升华理性认识,这里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教与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正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里的一个“情”字切中了语文的要害,揭示了语文的本质与规律。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情感何以写文章,没有情感何以学文章?所以说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也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情感”是语文学习的本质的反映。语文课本中众多文章表现了社会生活中的事件、人物、自然现象、文化遗产、理论辩述等,其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爱与憎、褒与贬、扬与弃的思想倾向,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能脱离对情感的宣泄与浸渍,这是语言自然属性的表现。

“情感”是语文遣辞造句的主宰。语言修辞不是孤立的,它是为正确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服务的。一般来说,语言运用规律是相对稳定的,而文章的语言却是灵活多变的,即使对同一事件、同一人物,也有不同的描写和评论,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情感的主导作用。“情感”是第一位的。语言技巧是由情感而发生,反过来又为表达情感服务。离开了情感的修辞就谈不上准确与生动,也将会失去任何意义。情感为“皮”,语言修辞为“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对课文情感、对生活情感的深刻品味。

我们研究“情感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充分感受不同情感主宰之下的语言技巧,感受语言技巧在塑造形象、传达信息时所表现的情感魅力。学生对情感感受得越多、越深刻,对语文规律认识得就越充分,其语言能力就会悄然生成。

“情感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源头活水”,是语文教学规律性的反映。“情感语文”的核心特征是从情感研究入手,牵动整个教学过程,但它必须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程度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创造和演绎出不同形态的“情感语文”教学。

二、“情感语文”教学能够高效地实践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从教学过程与方法研究入手,进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情感语文”教学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建立起符合认知规律的“情感语文”教学基本框架。

“情感语文”教学的首要一步就是“情感的走入”,即动用心境的特点,营造一种氛围,将学生的情感带入课文的情节与情感当中,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或兴奋、或愤怒、或沉思,从而在心灵深处掀起极大的震撼力,尽可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为深入研究课文做好铺垫。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情感的本身也是对学生心灵的一种自然陶冶。如《故乡》这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发出瑟缩的哀鸣。烛台上的微火,如劲风中的残灯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那香炉中缭绕的烟雾,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心跳的声音。他如一尊泥塑的雕像,跪在神灵的面前,满脸的皱纹刻着他全部的希望和百分之百的失望。是他,是他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令人窒息的在生活重压下失去精神生命力的故乡。

在很好地引领学生走入课文的同时,无疑激增了对弱者命运的关注与同情,加深了对封建制度的厌恶之情,隐性强化了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概念。

同样,对于说明、议论类的文章也能够进行情境导入。如在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播放歌曲《难忘“九一八”》,之后,极富深情地说: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军国的铁蹄踏碎了东北老百姓,也就是我们祖辈们和平的梦想。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妥协,使我们的同胞被蹂躏了整整十四个春秋。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就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难道我们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不!!!

教师在黑板上书下一个赫红的“不”字。情感的到位,极大地感染了学生,那么无论在知识与技能,还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都起到了一个渲染和铺垫的作用。

还有一种让学生进入情境的方式,那就是利用乡土资源,让同学们置身其中。我在讲《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时,都利用了附近的风景点“蛇盘山”,贻情山水,笑谈人生。学习文化的同时,又陶冶了情操。既更好地领悟出什么叫“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而卧……”什么叫“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又通过扮演“醉翁”体验到了“与民同乐”乃是做官本色;通过大声诵读才参透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开阔了他们的心胸,陶冶了他们的性情,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山山水水之情,积聚了充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学生融入课文的情感之后,我们就不能破坏它,否则就前功尽弃了。我们必须不断地激情,在情感中对课文进行感悟,这也是“情感语文”教学的第二步。

“情感的感悟”是指,在“走入情感”的基础上,深刻体会文章的内在联系——情感与人物、事件;情感与环境、背景;情感与章法的联系等。这是一个独立思考、质疑、求解的过程。在实践这一过程中大体有三种手段。

一是美读,分为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分角色朗读:

教师以情朗读,达到“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感悟出文章的美。《安塞腰鼓》这一课正是通过美读而感悟出作者对新生活赞美之情,感悟出修辞方法等语言艺术如何的巧妙运用来表达情感,进而感悟出人亘古不变的生命律动的。试感受一下文中所运用的联想和对比来展现陕西劳动人民生命奔腾升华的句子。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变得立即亢奋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鸣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在朗读时运用闭目想象去感悟,更能体验到语言艺术是如何表现情感的。如读《社戏》中的景物描写时,闭目想象那种意境,让所见所闻所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通感的透着抑制不住的欢愉的画面;读布封的说明文《莺》时,模仿赵忠祥带着作者对莺的情感播一次《动物世界》,闭目想象莺的活跃,轻盈爱唱,摇晃树枝洗淋浴;诵读《天净沙·秋思》时,配上一段音乐,同时闭目想象引发悲秋思乡的九种景物,高超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艺术和这幅堪称千古之最的秋思图。

学生朗读及指导学生朗读很关键。学生朗读,那是一种切身的感受,更具有感悟性。指导是催化剂,使学生更快地理解从而进入角色,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动感的语言,读出情感来。正如叶圣陶所说: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时而是高声朗读,得其雄伟之概,时而是密咏恬吟,探其深远之韵,从而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进而心灵得到美的净化。比如蒲松龄所作的《狼》一课,就探讨标题的读法,读出它的凶狠来,读出它的狡黠来。实际上这一字之神读,也就读破了文章: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样的?何以表现凶狠、狡黠的?在作者情感的调配下,采用了哪些传神之笔?

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直接进入情节,直接体验真善美,直接面对假恶丑,在“善角”中升华自己,在“恶角”中,解剖鞭挞自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在课堂上角色扮演这一个情境是必不可缺少的。比如《打渔杀家》这一课,把它变成话剧的形式,通过分角色表演,我们就能感悟出萧恩的忍让、息事宁人;李俊倪荣的反抗精神;丁郎的欺软怕硬、为虎作伥。这比枯燥乏味的分析要富有情趣得多,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更好地感悟出课文的语言艺术——通过对话刻画出鲜活的性格特征的。

二是反复揣摩性表演,这一方式更进一步让学生进入角色,情感体验更为深刻,这也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而达到一种情感的互换,能够达到朱熹所说的那种境界: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比如《小橘灯》一课,有一句是“小姑娘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有的同学认为小姑娘的乐观精神是通过语言描写塑造出来的。我让他们分别换成悲观、无奈、愤怒等来表演,学生在笑声中真正感悟到只有“笑”才能表现出乐观,表达出作者赋予小姑娘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遣词造句。

三是多角度创造性复述课文,多方位的领悟课文。比如《七根火柴》一课,以“七根火柴”的口吻复述课文。重点复述在那段恶劣的环境下,“我”是如何得到保存的。该同学运用了对比、鲜活的动词表现出环境的恶劣,成功运用了神态与动作描写刻画了无名战士的形象。在复述的末尾,我清楚记得是这样几句话:我也像无名战士那样牺牲了自己,在无边的暗夜中燃烧起来,从战士冒着腾腾热气的衣服上,从那滋滋的洋瓷碗中我找到了生命的价值,看到了无名战士生命的延续……

这位同学多重的全方位的感悟了这篇课文。他在情感中反复诵读课文,他感悟到了文中的情感,感悟到了人物形象及其刻画形象的语言艺术,感悟到了环境描写的艺术功用及如何渲染环境,感悟到了思想情感的内涵和外延,他带着这种感悟进行再创造复述课文,在复述课文的时候,感悟继续深化。他完成了“感悟”到“感悟中创作”又回归到“感悟”的语文学习规律。

在学生充分感悟后,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在情感中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是第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表达对文章研究的所感、所想,这是个群体的研究过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论证争辩,挖掘课文的理性内涵,积累知识,形成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沉默寡言的。他们怕出风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更是固守着“沉默是金”的誓言,恪守着他们“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座右铭。

他们既怕说不到老师及教参的心坎里,又怕钻不进老师的圈套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和同学们的嘲笑。他们封闭着自己的心灵,压抑着自己的灵性。

他们知道菲利普夫妇有其可怜的一面,却非要站起来按照我们的旨意去大喊他们是冷血动物;他们知道杨二嫂有她的辛酸善良,却非得按照教参的意愿说出她无非是个自私、贪婪、势利、尖酸、刻薄的小市民;他们对德拉和杰姆为爱情的付出的作法有异议,也只能喊这才是真爱。有太多的不敢苟同,最后都苟同了,一切都泯灭了。我们用我们椭圆形的脑袋将或方或圆或三角的学生复制成了椭圆。

他们在虚伪中学得太痛苦,束缚了纯真的情感,使心灵走向畸形。马列诺夫斯基说:“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具有坚决果断的不停止步伐,勇敢自信的构思新思想,坚忍不拔的反潮流,向多数人已经偶像化的东西挑战。”可在这种又臭又长的裹脚布的束缚下,如何拥有开拓能力,如何形成良好的个性呢?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他们更需要一种东西,那就是渴望喝彩,哪怕只是只言片语,都有可能让他们充满无穷上进的力量,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给我们一个惊喜,所以应给予他们爱的阳光,让他们灿烂起来。

因此,我们奉行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偏听”学生的声音:Never say No (从不说不)!充分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我又经常和他们一起呼喊:I am always excellent (我永远是最优秀的)!让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拥有非凡的自信力。我也经常“鼓动”学生牢记两句话:I enjoy losing face (我喜欢丢脸)!现在的丢脸是为了将来的不丢脸。I enjoy making mistakes (我喜欢犯错误)!让学生不怕犯错误,“人恒过,然后能改”,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我又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共同写“心灵日记”。通过读他们的“心灵日记”,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脆弱的心灵需要一把春意盎然的伞。

一个女孩由于我的鼓励而出人意料地主动举手,并一字不差地背出了刚刚开课的《木兰诗》。从那天起,她的那扇封闭的心灵之窗打开了。她在“心灵日记”中写道:这个课堂终于有了我的存在。我看后有下面回应了两行字:正由于有了你的存在,才有了这个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才有了我这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心灵日记”使他们乐于和你接触,他们解放了思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又进一步“煽动”他们Just be yourself (不做别人的影子)!让他们拥有创新精神。学生的想象可能不尽合理,自己独特的见解或许过于偏颇,但如果没有人绑着翅膀跳下悬崖,也不会有现在的飞机。

再举《狼》这一课,在按插图描述高潮这一部分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课文的插图屠户手持的是一把剔骨尖刀。他们认为用一把尖刀劈狼首换来的只能是狼的勃然大怒,疯狂反扑,一把尖刀就能一下子将狼腿砍断也充满着神话色彩,除非那个屠户是翠云峰,碧水湖神剑山庄的三少爷内功如此深厚,所以那把刀应是一把剥刀或是砍刀。实际上,这也是对课文遣词造句的深入理解的结果。

即使这个批判是错误的,我们也应对学生进行鼓励。最起码的他们从沉默中走了出来。我认为,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沉闷的课堂矫枉必须过正,所以我提倡:

一个幼稚的问号的价值,永远大于100%的缄默!

一个可笑的见解的价值,永远大于100%的雷同!

一个无聊的争论的价值,永远大于100%的顺从!

在课堂上我又建立了四个“激励”,即对成功的激励,即便回答错了,也鼓励他的勇敢,然后给他补救的机会,让他保持成功感;二是质疑的激励,一个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三是争论的激励;四是创新的激励。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受激励的程度越高,学习的动力越大,且有长期的正向效应。我感觉这四点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的融入课堂,做课堂的主人。

比如《故乡》一课,最后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故乡变得是如此地让我吃惊、苦闷与彷徨,那么我对故乡的情感有变化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激烈地争论,最终达成了共识:这份伤心与迷惘正体现出“我”对故乡的爱,“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从而点燃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彻底改变家乡面貌的激情。第二个问题是,你作为一个身处于21世纪的中学生,想和闰土说些什么?学生的回答既有对闰土的深切同情,嘘寒问暖;又有对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呼喊;更有对当代农村新生活的礼赞,希望闰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自己的家乡看一看;还有的同学将文章最后的一段话深情地告诉了闰土: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都无疑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同情关注弱者,爱乡报国的情感。

其他诸如“我眼中的鲁提辖”,“我为夏洛克喊冤”,《麦琪礼物》和《泰坦尼克号》的心理补白等,不仅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获得了丰收,而且也进一步陶冶了审美情操,极大增强了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当然,语文课所讨论的问题不仅局限于教材,而且我认为生活处处有语文。有国际、国家大事,甚至是身边小事的争论;有长篇巨制《水浒传》的研讨,也有短篇小说《老人与海》的思考;人应如何面对死亡?我们不得不承认经典爱情故事片《泰坦尼克号》给我们带来绝美的人生收获;被誉为国产第一部大片《英雄》,在同学之间引起很大轰动。有一位同学向台湾当权者发出了呼喊:请以天下苍生为重,顺应民心,顺应天意,不要再做伤害两岸人民感情的事,等等。

我想这些都是更为有滋有味的语文教学,都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做人。当然这些讨论的问题不能“师为生纲”,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哪怕它错的,是荒诞的,也必须通过讨论、辩论让他们发自内心的醒悟,发生本质的转变,达到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

总之,我们要还学生一个真实的空间,彻底解放我们的孩子,丢掉所有的传统,丢掉所有的枷锁让他们无拘无束的质疑、争论,才能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的火花,他们才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鲜明的个体,而且是很重要的生存着。这样他们才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思考,他们才能真正地领悟出什么才是纯美的人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文章教学的第四步是情感中的升华,这是文章研究的终结部分。在群体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理性的认识、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语言能力方面得到理性的提升。

比如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讨论什么叫“不朽”及如何看待“中考”的落榜这一问题;《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关于“金钱在我们身边……”的大讨论等,从两个角度给我们带来了收获:一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学生对生活的理性认识。不再列举。

三、“情感语文”的教学效果分析

“情感语文”教学的难点与核心问题是处理好语文的人文性与语文的知识关系。“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修辞与章法的主宰。没有情感的文章只能是“妙词佳句”的堆砌,同时,情感表达依赖于修辞的支撑。恰当的修辞与章法会把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情感语文”教学的研究中,必须做好二者的结合,切不可偏重情感而忽略了语文知识的研究。

在“情感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主动的有效的积累,技能得到了主动的高效的发展,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得到了“润物细无声”和“波澜壮阔”的培养。这种高尚的情操势必正向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笔去写生活,这是一种最高级的人生理性思考了。

下面列举几篇学生的习作。

学校附近有一个集市,学生的许多作品就来源于此。

《过了一把“瘾”》讲述了“我”由于好奇跟随母亲卖菜的经历,而真正体会到了为人父母为子女付出的辛苦,每一分钱的得到都是如此的不容易;《香菇进了菜市场》写的是一位菜农第一次卖比平菇贵三倍的香菇时复杂的心理活动,与抢购一空的场面描写,深刻体现了丰收、“费改税”、“粮补”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论“扒手”何以得逞》,批判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国税“上缴”还是“上脚”》,写的是一个市场税官以纳税为由,向卖鞋人揩油,用一双高档鞋顶替税收。等等作品,不再赘述,这个市场在同学们的笔下尤如老舍所作的《茶馆》,收录了人生万象。

农村孩子生活的空间是很大的,方圆几十里是他们的,山山水水是他们的,花鸟鱼虫是他们的,新鲜故事是他们的……他们用心灵谛听着天籁,用自己的笔冷峻地思考着人生,用自己的真情歌颂着家乡。

习作《究竟是谁在哭泣》结局说:是天在哭泣吗,是地在哭泣吗,是风在哭泣吗,是沙在哭泣吗?为什么那哭声是如此的熟悉?……《一棵小树的遗言》结尾写道:该落款了,可我分明地看到那是一个流泪的“人”字……这让我们对近几年来“卖了村支部,又卖路边树”的局面感到辛酸和震撼;《下“雨”了》则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临危受命的年轻的村支书带领群众即时分了地又抗旱搞春播的故事。结局写道:一股清泉尤如一条白龙冲向天空,既而又狂舞着洒向大地,白胡子仰起头,分不清那是雾水,还是泪水,只喊道:下“雨”了……《不眠山村夜》,写的是人们不顾秋收的劳累,不顾已微寒的秋意,谈论杨利伟飞天的事。蛮富有个性化语言的描写,有高谈阔论的“小广播”,有爱求真的“老刨根”,也有爱打岔的又对飞天一无所知的“王老太”……

学生在习作中将他们在“情感语文”教学中习得的写作技能和他们对人生的理性思考融入作品中,通过再创造再次提升着自己和读者的情操,不断地激发着他们写作的热情和他们热爱生活、思考生活、改造生活,热爱家乡、思考家乡、改造家乡之情。

可以说,通过几年的“情感语文”教学的实践,探寻到了一条符合新课改的路子,也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路子。“情感语文”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感语文”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乐学、会学打开了一条通道。课堂上,学生们有感而发,自然流露,进入角色,不吐不快。因学生对课文产生许多不同见解而引发争论,更激起对知识的研究与探讨的兴趣,使教学活动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具有了浓烈的研究气氛。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哲学意识。从情感出发研究文章的内部联系,是一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也是一般的认识规律;认真研究文章的主题情感与写作技巧、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写作能力与阅读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科学的语文观和认识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哲学方法。这是学生智慧的发展。

从新课程的角度讲,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因为“情感语文”教学注重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情感的主导下,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能力,在人文性与工具性两个方面不过激、不偏废。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突出语文实践活动,鼓励个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情感语文”教学虽然已建立了基本的理论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本地区的语文教学中也有了一定的影响。但仍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检验、完善和丰富,需要关爱与培养,让它自己拥有生存的空间,以便能滋润更多孩子的心灵。

写于2003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