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

华山论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1)

唐伯虎画像

唐伯虎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华山论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2)

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

唐伯虎,名唐寅,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伯虎的书法曾泛学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各家。其书法风格丰润灵活,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

华山论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3)

华山论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4)

华山论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5)

华山论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6)

华山论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7)

华山论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8)

华山论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唐伯虎临王羲之兰亭序赏析)(9)

唐伯虎的书风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30岁以前,他居住家乡苏州,与同龄的文征明交善,深受文氏影响,故两人书画均很接近,唐寅20余岁所绘《黄茅渚小景图卷》,湖石、平坡、树丛均极似文氏细笔;书法亦俱从赵孟頫入手,均结体端丽,用笔秀润,唐寅的《高人深隐图》上款字,就极似文征明。

第二时期是30岁至36岁,唐寅科场被黜,妻子离异,无奈藉诗文、书画谋生,其时书法上追唐人,力求规范,尤崇尚颜真卿的楷书,用笔凝重,圆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极富力度,如唐寅作于36岁时的《落花诗册》。

第三时期是37岁至45岁,唐寅正值壮年,居住在桃花庵,专心从事诗文书画,创作达到顶峰。其时书法重又归返赵孟頫,并上追唐代李邕,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风貌,以结体俊美婉媚、用笔娟秀流转的赵体为根基,并融入了李邕斜长的字姿、有力的笔法和生动的布势,于秀润中见遒劲,端美中见灵动。这类风格作品甚多,作于37岁的《七言律诗轴》、30余岁的《山路松声图轴》上款题和《行书三绝卷》等作品,均呈赵孟頫与李邕相融合的面貌。

第四时期是46岁至54岁去世,已属唐寅晚年。自江西宁王处装疯逃回,进一步看透世事,书法亦变为率意,并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势的书风,用笔迅捷而劲健,沉着痛快,八面出锋,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韵味;同时又融诸家笔法于一体,使结体、用笔均富于变化,并达到了挥洒自如的境地。代表作品有50岁以后作的《西洲话旧图轴》上款题、《看泉听风图轴》上款题等。

来自书法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