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物联网助力安徽智慧农业)

荆楚网消息(记者 柯文)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通过电脑就可以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实行精细化养殖。12月16日,“全国网络媒体看安徽·绿色皖农品牌江淮行”活动走进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来自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中国网、荆楚网等在内的25家中央、省级主流网络新闻媒体记者感受物联网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

物联网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物联网助力安徽智慧农业)(1)

媒体记者观看朗坤公司宣传片

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物联网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物联网助力安徽智慧农业)(2)

“全国网络媒体看安徽·绿色皖农品牌江淮行”活动走进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

安徽朗坤物联网公司与Zigbee无线传感联盟全球农业物联网中心、以色列BF农业科技公司、IBM、Intel、欧盟、日本村田、国际食品安全协会等国外知名企业,中科院合肥分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并建立了一系列实验室和工作站。朗坤集团董事长徐珍玉介绍,朗坤在全国实践六大“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分别是安徽省整县推进模式、吉林省大田精细化生产模式、江苏省市级闭环全产业链运行模式、海南省互联网农业小镇模式、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模式、山东省农高区六产模式,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服务三农”之路。

据悉,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来自全国各主流网络媒体的记者们将前往池州、芜湖、石台、太湖等市县,深入一批品牌企业考察采访。

(责编:tibe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