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笔下月牙儿(品味老舍笔下的)

老舍笔下月牙儿(品味老舍笔下的)(1)

《月牙儿》是中国版的《悲惨世界》,但“悲惨”的只是那时的女性,男人还是高高在上。对比《悲惨世界》,老舍笔下《月牙儿》更显凄凉,就像名字一样,主人公韩月蓉一生的写照正如那高挂夜空中的月牙儿。

孤独、寒冷、美丽,自身高洁,却身处乌云密布的黑夜里。一点点乌云就可以把月牙儿遮挡住,这是时代造成的“黑暗”,“月牙儿”的悲惨也是社会的悲惨。

老舍笔下的女性生活,真实里又显梦幻。

时代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一生,是当代生活的缩影,也是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现状。新旧更迭的时代,在物质与精神难以两全的时候,唯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老舍笔下月牙儿(品味老舍笔下的)(2)

在满足生活物质需求之外的精神追求,会让人的生活更丰满,追寻活着的价值。当生存都是一个问题的时候,没有精力和心思考虑那些虚无的东西。在生存面前,礼仪羞耻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如果说《活着》是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即使再苦再难也始终“活着”。活着这个故事虽然很悲惨,有点像《悲惨世界》,但比悲惨世界有多了一些家庭的温暖,多了几分人情味。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月牙儿》,把时代的悲剧展现得尽致淋漓。那个时期的女性,即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识礼,算是“文化”人。

《月牙儿》不像一篇短篇小说,更像一篇散文。借物抒情,孤独凄美的月亮就是主人公韩月蓉的写照。

她美丽,有学识,懂得礼仪羞耻。就像高高在上月亮,在夜空中显得那么独一无二,令人爱慕,想捧在手心里。虽然洁白无瑕,却身处黑暗之中。她的美若隐若现,或在黑暗中闪耀,或归于黑暗,与乌云融为一体。

如果美丽有形状,那就是月牙儿的模样。

老舍笔下月牙儿(品味老舍笔下的)(3)

那个时代的女性,虽然受着开放思想的教育,懂得自尊自爱的道理。但是她们处所的社会,却没有相应的开放包容的思想,还固守着原来封建思想。一方面呼喊自由平等,一方面歧视女性,没能提供女性最基本的经济保障,没有工作提供给女性。

她们接受过教育,读书认字,她们有能力从事很多工作。但是,如果仅靠她们自己生存,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她们又该如何生存?

她们满怀希望,憧憬美好的未来,相信自由与平等。她们自尊独立,坚信靠自己勤奋的双手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和家人。

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少年不知愁滋味,愁来无少年。没有体会到生活的无奈和窘迫,就不会理解身边的那些人和事,也不算看清所处的现实世界。当希望破灭的时候,高洁的心灵也布满尘埃,跌落风尘。

活着如此困难,她们也依然没有放弃生存,她们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了灵魂。仅存的一点自尊和灵魂,也被现实摧残得一丝不剩。她们不恐惧死亡,对于她们来说,生存对于她们的折磨更难以忍受。却又不敢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毕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尊重生命的同时,为了生存,却不得不作践自己。生活就是这么爱捉弄人。

中国素有诗书传家,称为书香门第,可见我们对于知识的重视。我们也是一个文化大国,有浓厚的历史底蕴,文化的光芒经久不衰,且辐射海内外。

文化的传承是以男性为主,很多朝代的女性也没有读书认字的权利,那时人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就是这样的思想造成女性观念闭塞,也间接使得女性长期以来依附男人而活,被迫接受他们强加的思想观念。逐渐累积的不平等,是女性长期被压迫的根源。

在混乱年代里的女性,她们的生存现状更值得人深思。这或许就是老舍先生的用意,他在呼吁人们关注这些弱小无助的人群,另一个方面也是为她们发声,她们所做的一切,不是她们的错,她们没有错。她们为生存沦落风尘,若不是穷途末路,谁不愿意做好人家的姑娘?

老舍笔下月牙儿(品味老舍笔下的)(4)

她们的不幸,就像黑夜和白天交替的时刻,黑不黑,白不白,只存在于一片灰色的天空里,虚无缥缈的朦胧感,是孤寂和迷茫,也是恐惧和彷徨。

期待黎明的曙光,却身不由己地跌落黑色的深渊,心中仅存的一点希望之光,也随之化为一缕轻烟。这是黑夜的不幸还是光明的不幸?等不来朝阳,却要置身黑夜里,黎明到来的那一天,也终归是他人的光明。

革命的成功往往是无数人鲜血流淌出的阳光大道,通往正义的道路,不过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如今女权、男女平等背后,是无数人用血和泪换来的。

韩月蓉的不幸,是她所不能操控的,正如无法改变这个现实世界一样。不说改变世界,改变一些人也难以做到。而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的女人,能改变的不过是自己。放下身段,不再做着美丽的梦,从不懂生活艰辛,到跌落尘埃,不过是一念之间。

她们不幸生在不幸的时代,生在贫穷的家庭。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命运的偶然。看透生活的真谛,才能玩笑人生。

在成全中堕落,又在风尘中戏弄人生。唯有如此,才像曾经活过一样。

老舍用《月牙儿》为那个时代的堕落女性正名,同时也是记录历史,纪念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随之消失的那些人和事。

陈忠实的《白鹿原》,写尽人性的丑恶,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代表性人物。但同出一辙的是,田小娥和韩月蓉都是“悲惨”女性的代表人物,也只有女人才符合真实的悲惨世界。

消失的时光里埋葬着被人遗忘的往事,无所谓真假,追忆或缅怀,都不如尊重历史。

老舍笔下月牙儿(品味老舍笔下的)(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