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

去年8月,人人网、美团创始人王兴发表了一番对于谷歌20%自由时间的看法: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1)

话一说出,网友们对王兴纷纷“开怼”。直到今年,知乎上的讨论还依旧热度不减。

这个被王兴形容为狠毒的“20%自由时间”制度,曾在谷歌20年的发展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孕育了Gmail,Google Maps,Adsense等广为人知的产品。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2)

既然如此,为何一个工作时间制度,会被称之为“狠毒”呢?

让我们来一看究竟。

什么是“20%自由时间”制度?

在2004年Google发布的IPO letter中,“20%自由时间”第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创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在信中写道:

除了各组的常规项目之外,我们鼓励员工每周花20%的时间开发自己感兴趣、也可以促进谷歌发展的个人项目。

“We encourage our employees, in addition to their regular projects, to spend 20% of their time working on what they think will most benefit Google. ”

也就是说,谷歌员工每周可以利用20%规定的工作时间(如5天工作日中的1天),去做非官方立项的项目,大开脑洞、放手尝试。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3)

其实,早在谷歌创立的90年代,“20%自由时间”制度就已经开始实行了,可以说是公司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之一,为谷歌快速发展成为顶级科技公司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20% time”制度下的成果

20%自由时间制度为谷歌成功孵化了许多“计划之外”的神级产品。

比如全球月活用户超过1.5亿的Google Maps, email服务界霸主Gmail, 和Chrome完美契合的新闻搜索Google News, 最受欢迎的流量变现工具Adsense…...都是Google员工利用这20%的时间开发出来的工作、居家、旅行之必备。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4)

2002 Google News测试版发布

2003 AdSense测试版发布

2004 Gmail测试版发布

2005 Google Maps发布

“20%自由时间”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用知乎上谷歌员工的话说:

“他们不是在加班,他们是在为自己创业。”

但是,仔细看上图时间线我们就能发现,2002-2005属于成果喷薄而出的阶段。而近几年,20%项目的重大突破就比较少见了。

2013年,著名科技记者Chris Mims曾在Quarzt上写道,谷歌的20%自由时间已经“as good as dead”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5)

这么多年来,20%自由时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原因?又意味着什么呢?

“20%自由时间”的现状

曾经也是Google员工的前Yahoo CEO——Marissa Mayer,在加入Yahoo后向公众说明了谷歌20%自由时间的实际状况:

“总是有人来问我关于20%自由时间的事,还问我Yahoo什么时候开始采纳这样的做法。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谷歌的20%,其实是120%中的20%。”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6)

Hacker论坛上的讨论也印证了Marissa的说法。

网友dekhn表示,谷歌的20%自由时间可以理解为“100% 20%”。参与个人项目是可以的,但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要按质按量完成,所以20%项目也就意味着“自愿加班”。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7)

另一位谷歌员工spankalee表示,和很多年前不一样,现在大多数员工其实都没有参与到20%的那部分项目中去。或许因为现在业务量太大,项目进度吃紧。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8)

还有网友说,自己的老板明确表态了,20%的自由时间只能用于目前项目相关的事情。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9)

2015年,当时还是Google的人力资源总监Laszlo Bock在他的书籍Work Rules!中给出了回应:

20%自由时间这一概念在公司内部已经渐渐淡化。管理层不会强制员工们必须有计划之外的项目——这都完全出于自愿。而各组内是否践行这一准则,进行怎样的工作计划,主要是由部门负责人决定。

如何看待20%自由时间制度?

回到开头王兴的“指控”。也许王兴认为谷歌强制员工加班20%来开发个人项目,或者他以为Google员工会迫于peer pressure不情愿地加入20%项目中,于是有了“狠毒”这一不准确的论断。

真实情况是,20%自由时间不是变相加班,公司不会强制员工参与其中。但这20年来,20%自由时间也确实根据Google的实际情况发生了调整。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10)

在最初的时候,谷歌的规模还远没达到今天的量级,那时的每个工程师都可以从手头的工作跳脱出来,将20%的工作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个人项目。现在,20%的自由时间还是有机会获得,只是可能需要进行审批,而各组的审批通过率也有差异

站在谷歌的角度来看,在员工数量以“万”来衡量的巨型公司中,没有边界的自由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站在谷歌员工来看,手头工作的complexity和impact已经足够有挑战性,此时分散精力去做其他的项目,很有可能落得“两头空”的境地,对于个人发展也不一定有利。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11)

但是,20%自由时间制度的衰落,并不代表谷歌已经摒弃了创新,敢为人先的工程师文化依然是谷歌发展的精神力量。

谷歌仍然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只不过不再主要以20%项目的方式进行了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12)

曾经提出20%自由时间的Larry Page在2011年出任CEO后,认为谷歌急需更规范的管理,随后关闭了大量线上业务,其中有很多都诞生于 “20%自由时间”项目 。

但几乎在同一时间,世界上最神秘而宏大的实验室Google X应运而生,并迅速壮大,推出了Google Glass、无人车等项目,现在已成为谷歌最重要的创新加速器。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13)

Google X website homepage

总的来说,谷歌对20%自由时间有了一定管控,现在致力于开发20%项目的员工数量相比于制度提出的初期也有所减少,但创新依旧是谷歌的发展之本,小到猜画小歌,大到无人驾驶,谷歌一直在用行动证明对于创新想法的支持与重视。

到底要不要参与“20%项目”?

那么,对于现在正在Google工作的同学来说,到底要不要参加20%项目呢?曾经的资深谷歌工程师、面试官,连续多次的Top Performer闫老师,给出了他的建议。

针对New Grad、刚刚进入Google的Noogler来说,大公司内部工具、系统非常复杂,即使有经验的工程师刚去也需要一定时间去熟悉。刚入职的新员工还是专注于做好分内的事,以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工程师为目标。

谷歌工程师每日工时不到6小时(谷歌给工程师所谓20)(14)

另外,每个20%项目通常人数不会太多,需要每个工程师都能独立承担一部分的开发任务。对于新人来说,可能也很难达到20%项目的要求。

当然,针对工作有余力的员工,20%项目并不是“不可试探的危险边缘”。如果分内的工作确实做得好,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也确实有兴趣做一些新的尝试,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参与20%项目。

希望换组的职员,也可以尝试参与20%项目。部分team会有想开发、但roadmap上没有的feature。这部分feature,有时就会作为20%项目的形式来进行。如果你进到了这个项目,并表现优秀,换组就水到渠成了。

更多科技求职资讯,请关注“来Offer”!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