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送鹅寓意(永城民俗之送大雁)

在永城,有这样一个习俗:每年的农历正月,出嫁的女儿都会买上“大雁馍”,送给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如果家里有小孩子,还要买一些用面蒸成的“小青蛙”之类的面食,寓意消灾避祸、祛瘟辟邪。早春二月,当年的脚步渐行渐远的时候,我市的大街小巷已经随处可见“大雁馍”。

过年送鹅寓意(永城民俗之送大雁)(1)

  在西城区人民路东段,有一家经营了十多年的“大雁馍”手工作坊,因其制作的“大雁馍”形状精美、栩栩如生而广受欢迎。小编到这家作坊时,师傅们正在按照各自分工,和面、切剂、揉团、造型、发酵……老板赵叔和师傅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当听说小编要采访时,赵叔很惊讶,随后,他爽快地答应了。

过年送鹅寓意(永城民俗之送大雁)(2)

  揉面、搓成条,不一会儿,大块面团就被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大雁馍”是怎样做成的呢?面对小编的问题,赵叔娓娓道来:“其实制作‘大雁馍’关键是要手脚麻利……”赵叔一边解说,一边示范:他把三个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揉搓成一个一头大、一头小的椭圆形状的面条,把相对大的一头捏成“大雁”的头颈,用剪刀剪出“大雁”的嘴巴,并用一个竹条固定住“雁头”,把相对小的那头压扁成“雁身”,然后用梳齿在“雁身”上按出一双翅膀和漂亮的羽毛,最后,将两颗小红豆镶嵌到“雁头”上作为“大雁”的眼睛。随着赵叔的讲解和示范,一个“大雁馍”的雏形就做好了。赵叔说,这并不是最终的成品,这些做好的“大雁馍”还要醒发半个小时,然后放到蒸笼里蒸熟,再用红色的颜料在其头部和翅膀的两侧画出寓意吉祥的图案。这样,一个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的“大雁馍”才算做好。

过年送鹅寓意(永城民俗之送大雁)(3)

  在正月给父母送“大雁馍”的习俗有什么说法呢?在等待“大雁馍”蒸熟的过程中,赵叔告诉小编,给父母送“大雁”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说: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节”。很久以前,在二月二这天,常见有大雁起落在河岸,久之,有人把这种现象与“龙抬头节”联系在一起,于是便有了“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的谣传,说二月二这一天是老龙王(老人)升天的日子。为给老人消灾避祸,不知谁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大馍蒸制成雁状,让女儿送给老人,老人吃了“大雁馍”就可以避凶化吉了。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就形成了农历二月二之前,出嫁的女儿给父母送“大雁馍”以求消灾祈福、避凶化吉的民俗

过年送鹅寓意(永城民俗之送大雁)(4)

还有一种说法:雁是一种回归之鸟,每年都要飞去南方过冬,但无论飞到何处,都要回到原栖息地。送雁归家寓意女儿永远不会忘记娘家故地,永远思念父母,感谢其养育之恩。因此,送“大雁馍”的同时,还要送“雁蛋”,寓意女儿已有后人,让父母放心。

最后一种说法:从前在永城城南有个村子杏花屯,村里住着四十来户人家。其中有户人家老两口就生了一个女儿叫杏花。这杏花长得天仙一般,十分漂亮。在十里八乡相当有名,许多小伙子都很喜欢她。

杏花屯南十里有个马牌坊,马牌坊有个财主是个二流子,人叫马二棍。马二棍50来岁,一辈子贪恋美色,他听说杏花很漂亮,一心想把杏花弄到手做自己的五房姨太太。

他托人送到杏花家200两银子做彩礼,杏花姑娘明白银子的来历后说什么也不嫁给马二棍,还把送彩礼的没人轰出家门。马二棍见送彩礼不成,于是就在一个黑夜带领人把杏花姑娘抢走了。

杏花被抢后,她就想,就是死也不能让马二棍玷污了她的清白。马二棍想尽办法也没有得手。没办法,马二棍只好让杏花为自己纺花织布。光阴荏苒,转眼过了一年三个月。杏花在马二棍家每天都想父母。她非常想见见自己的父母。可是,她住的地方都被高墙围住了,她出不去。

一天杏花正在纺花织布,天空传来大雁的叫声。杏花姑娘默默对大雁祈祷:大雁啊,大雁,请你把我的心里话捎给父母吧。也不知道大雁有没有听到她的话,大雁悄悄地飞走了。这之后,马二棍送来的饭菜,馍她也不吃。她只是失神地捏着馍。一天,两天,杏花姑娘用几天的馍捏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大雁。杏花默默地对大雁祈祷:大雁啊,你飞吧,你起飞吧,飞到父母那里,把俺的心里话说给父母。杏花的真诚祈祷感化了大雁,大雁真的起飞了,它飞到杏花屯把杏花的话带给了父母。然后又把杏花父母的话带给了杏花。大雁成了两辈人之间的信使。于是杏花就被解救出来了。

自那以后,出门外嫁的姑娘,分家独过的儿子,元宵节前后都会用面粉蒸大雁送给父母,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并用大雁祝福父母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闲聊中,“大雁馍”蒸好了,赵叔连忙掀开蒸笼。闻着刚刚蒸好的“大雁馍”散发出的馍香味,想着人们赋予“大雁馍”的文化内涵,尽管没了最初繁琐的制作过程,但“大雁馍”仍是传递孝心的信使,仍是感恩父母的一种表达方式。

  正在忙着制作“大雁馍”的赵叔告诉小编,其实最初“大雁馍”的制作流程比较繁琐,是用粉条、韭菜、芹菜、鸡蛋或者肉等食材调成馅,再用面皮包成大雁的形状,而且要包包子当做“雁蛋”。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的,人们制作“大雁馍”省去了馅,用鸡蛋代替了“雁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