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这个名字怎么读(哪吒怎么读方言简直比外语厉害)

2019年,8月14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7亿,已经跻身至中国影史第四位,并且上升势头仍在。

与此同时,一场方言秀也在网络空间走红。

“你们当地方言是怎么念‘哪吒’的?”

“哪抓”“辣杂”“挪炸”“呢扎”“闹扎”“拿杂”“罗渣”“乐渣”“鹅炸”…………种种方言读法令人忍俊不禁。

导演‘饺子’也贡献了的四川泸州读法“罗杂”,这更吸引力全国各地网友参与到方言大献礼中来。

如果说以上发音还勉强可以辨识的话,那么,以下读音——“老作”“no走”“喽咋”“泥责”“梨渍”——会让人怀疑自己的耳朵。一个神话中的人名,竟然有如此复杂的读法,这难免引起网友们的讨论与争议。

中国有多少方言哪!?

那些方言读音是对的吗?

书已同文,还需要‘话皆同音’吗?

一、中国七大方言

中国究竟有几大方言,语言学界仍然存在争议,目前较普遍的划分法为:官话方言、吴方、湘方言、客家话、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哪吒这个名字怎么读(哪吒怎么读方言简直比外语厉害)(1)

其中,使用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大的方言便是——官话方言,它本身又分成8部分(北京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覆盖中国山南海北大部分地区。普通话,就是官话方言的优秀样本,它是以北京官话为基础、以促进全国人民交流为目的,而组织设计并逐步推行的。

官话方言区内存在差异,但说各处方言的民众可以大略交谈。由上图可看出,大半个中国的民众都属于不同的官话方言区。据统计,说八种官话的总人数约8亿3000万人。

但是,其余湘、吴、赣、闽、粤、客六大方言区都自成独特的语音体系,无法同本体系外的方言进行通畅对谈。那些通常被认为是“稀奇怪异”的发音,大多来自官话方言区以外。除了比较有影响力的粤语和闽南语外,各地大众很少有机会接触陌生方言,故而会对小众方言的发音感到困惑和诧异。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那么,在华夏神州如此辽阔的疆域上,究竟存在多少种方言?

答案是————没准。

国内外的学者对于中国存在多少种语言是众说纷纭,没有共识。即使是使用者较多,语言界限较清晰的许多方言,内部构成也非常复杂。因此,在大方言区之下,学者们还划分处了方言片——方言小片——以及各种特异的方言岛(被大方言区包围的另类独特方言)。因为缺乏公认的划定标准,这使得统计全部方言种类的准确数量成为不可能。

二、方言读音=错误读音?

各地方言与普通话有极大差异,从来如此,不存在“方言读音是错音”的判决。

汉语中的‘念白字’,指的无非是‘误读’(涪陵榨菜的笑话)和‘异读’(单立人如果是人名,应该念shan立人)两种情况,而这是普通话条件下的判断。方言从来有专门的辞典,去介绍方言之正确发音。

当人们调侃起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温州话,觉得用它传译密电是最安全的方法时,也认同了或许学习一门方言并不比掌握外语容易。

口语发音,它的工具属性(有效性)大于任何其它属性。也就是说,一种语音系统能够被一个社群接受、掌握,而得以正常发挥交流信息的功能,这个语言便是正当的。

讲某种方言的人群,彼此沟通无障碍,那这个方言就是有效的,它就是对的,其正确性不受其它强势语言的审判。

哪吒这个名字怎么读(哪吒怎么读方言简直比外语厉害)(2)

推广普通话,是教育普及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它的目的从来不包括打击消灭方言。普通话的独立规范历史不过数十年,而其它种种方言大多已经被千千万万人使用了成百上千年,其话语功能性与合理性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在古代低效的资讯传播与交通条件下,辽阔土地的空间距离事实上割裂了人类组织,因此,原本相同的语言也会在几百年的分离发展中,发音语调甚至语法将产生巨大差异。今时今日,移动互联时代的爆炸信息以音频、视频的形式,迅速扩张普通话的影响力,克了服空间的障碍,以唯一种抑扬顿挫的声调向广大群体输送信息。

方言被时代挤压到了边缘位置,但语言是承载、孕育文化的活水宝库,每种方言都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做出过多样的贡献,并各自继承了不同的文化遗产。

三、方言是宝藏,可它在消亡

中国只会说普通话的人群越来越多,符合历史规律,正如同两千多年来,官话方言区不断扩大的过程。这也是一个中华文明内部交流愈加频繁、广泛、成本降低,文明成熟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哪吒这个名字怎么读(哪吒怎么读方言简直比外语厉害)(3)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厚重历史,在诸多方言系统中得到了保留与发扬。帮助国民掌握适应性强的语言工具,如中国普通话,部分多民族国家定英语为官方语言,都是推动新世纪社会现代化的正常努力。同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绵长的文化生态圈,继承并保护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责任,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不冲突。

古音古韵研究、戏曲文化的探源都可以从方言文化中寻找线索材料。如中国中国北方最为特殊的‘晋语区’,是北方唯一保留了入声及其它复杂变调的方言体系,同时它也是产出唐诗最多的区域,这其中的历史暗示,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研究目光。吴语保留了全浊声母与中古汉语一脉相承,客家话接近两宋之际言语,闽南语类似两汉语音,由此观之,古老中国从未完全离开。

另一项反映中国文化语言成就的硕果,便是多达300余种的戏曲宝库。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黄梅戏、梆子、花鼓戏以及国粹京剧……如此多的拥有鲜明地方语言特色的剧种,数以万计的剧目,都是方言的艺术化载体,是古典文化的阆苑花坛。

《水浒传》作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白话小说,其写作基础是五百多年前的北方官话区的市井言语,而数百年过去了,以当今普通话复演水浒,难免让大众感到生硬与隔阂。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方许多方言区,仍然留存有许多“水浒”年代的语音、词汇、语法,如山东、河南、河北……

哪吒这个名字怎么读(哪吒怎么读方言简直比外语厉害)(4)

一个基本的现实是,方言除了在愈发稀薄的语境氛围里偶尔发挥下交流功能外,在文艺作品中,在日常的正式场合中,都渐渐失去功能效用。创作者们不再青睐方言,被冷落的方言似乎也没能为艺术提供充足的养分。富于感染力的方言艺术,会令语言俘获大量拥趸与生命力,反之,则会有被漠视走向被遗忘,终于消亡。

一种方言的衰落与消逝,往往意味着一条古老文化血脉的断绝。我们不仅不能嘲讽、忽视方言,而是该保护那些流转变迁了数千年的韵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