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亡羊文言文及翻译(经典文言文赏析)

歧路亡羊文言文及翻译(经典文言文赏析)(1)

原文

杨子①之邻人亡羊,既率②其党③,又请杨子之竖④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⑤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⑥变容,不言者移时⑦,不笑者竟日⑧。

注释
  1. 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
  2. :带领。
  3. :旧时指亲族。
  4. :童仆。
  5. :怎么,为什么。
  6. 戚然:忧伤的样子。
  7. 移时:多时,一段时间。
  8. 竟日:终日,整天。
译文

杨子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于是带领着他的亲戚,又请了杨子的童仆一起去寻找羊。杨子说:“嘻,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寻找呢?”邻居说:“有许多岔路。”

追羊的人回来后,杨子问邻居:“找到羊了吗?”邻居说:“找不到了。”杨子说:“怎么会找不到呢?”邻居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羊跑到了哪条岔路,所以就回来了。”

杨子听了脸色变得很忧郁,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歧路亡羊文言文及翻译(经典文言文赏析)(2)

文言知识

歧路亡羊文言文及翻译(经典文言文赏析)(3)

说“奚”:“奚”的本义是“奴隶,又专指女奴”。古时,奚为女奴,隶为男奴。

“奚”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 指“怎么,为什么”。如上文中的“奚亡之?”,意思是“怎么会找不到呢?”
  • 指“何,什么”。如《论语·子路》:“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文化常识

杨朱真的“一毛不拔”吗?

杨朱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杨朱学派的创始人。当时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说法,可见杨朱的学说影响之大。

杨朱主张“贵己”、“重生”,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这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对立的。

歧路亡羊文言文及翻译(经典文言文赏析)(4)

成语“一毛不拔”就源自于这两种思想的一次交锋: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杨朱说:“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禽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答。

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如下评论:

“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

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也正因为如此,杨朱自古以来一直饱受诟病,很多人都把他当做极端利己者。

其实孟子只讲了杨朱“贵己”的思想,杨朱的整体思想是说:“人人应该重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同样君王不应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损害个人的利益。”

出处

战国·列子《列子·说符》

启发与借鉴

歧路亡羊文言文及翻译(经典文言文赏析)(5)

杨朱闷闷不乐,是因为他从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想到了更深的层次。求学的人选择太多、方法太多,如果不专注到学问本身,就会丧失本心,迷失方向。

事物错综复杂,信息瞬息万变,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见到岔路就想走,那样只会导致迷失方向,到头来一无所获。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