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场要懂得放手(有一种母爱叫各自安好)

马上又要五一长假了,小西已经快一年没见自己的女儿了,所以趁假期,准备去看看。前几天,她托人去问了下自己的女儿,问她缺什么,有什么需要买的,她想给孩子提前准备好,到时候带过去。对方给她的回复是:“能买的东西,家里都给孩子准备了。孩子什么也不缺,就缺母爱。”而且还暗示她,不要去打扰孩子了,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把小西气得够呛。

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场要懂得放手(有一种母爱叫各自安好)(1)

当初小西找对象的时候,是她自己死乞白赖地要了这门婚姻。结婚后,生了孩子,从出生就把孩子留给了老人带,自己出去打工。几年之后,又自己提出来要求离婚。现在她已经再婚生子了,却偶尔还寻思着要给之前的孩子买点什么,表示补偿。

离婚的因素很多,最终的原因,还是逃不过一个“钱”字。想要买房、买车,过上吃穿不愁,大富大贵的日子。好在,二婚就满足了这些要求,也算是如愿以偿。

没有离婚的时候,孩子就留给老人带,常年在外打工,偶尔过节才回来一两次。说孩子对她有感情吧,放假回家的时候,孩子也不跟她睡;说孩子对她没感情吧,离婚了,问孩子想不想妈妈,回答依旧是斩钉截铁地“想”。

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场要懂得放手(有一种母爱叫各自安好)(2)

我也觉得,那个邻居的话,很有道理、既然各自安好,就老死不相往来得好。因为,每一次的见面,都是对孩子的伤害。

小西还没有离婚的时候,偶尔回家。一起聊天的时候,小西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自己穷,日子不好过;谁家老人帮忙儿子媳妇在城里买了房子了;我们家老人都没得用,老公也窝囊......

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场要懂得放手(有一种母爱叫各自安好)(3)

抱怨和负面情绪,已经让那个曾经积极乐观的女子,变味了。外面的世界见多了,让她不满足平淡的小日子了,而一心只追求物质上的攀比和满足。当初离婚的时候,留个孩子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等我以后有钱了,我就回来带你走”。

所以,离婚之后,她每一次见女儿,都是用买买买的方式,来拉近孩子的距离,又或者是弥补下对孩子的亏欠:她会带孩子去大型的游乐场,去吃汉堡薯条,去买好看的衣服和鞋子。

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场要懂得放手(有一种母爱叫各自安好)(4)

她和孩子的对话,依旧摆脱不了抱怨和负能。她会对孩子说,曾经自己受到的委屈,说婆家人的差劲......而这些大人间的恩恩怨怨,与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是为了拉近孩子的关系,离间现在孩子与亲人的关系,那给孩子的伤害真的是很可怕的,这种阴影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况且,说的事情,也并非全部的事实。

这样的母亲,真的是相见不如不见。没有给孩子一点点的阳光,反而一点点的把她推向黑暗。既然,现在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各自安好,那永不来往,未必就不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的好方式。

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场要懂得放手(有一种母爱叫各自安好)(5)

在《请回答1988》里有句台词:“上帝不是无所不能,所以才创造了妈妈。”这个话,赋予了妈妈更多的责任和能量。所以,既然作为一个母亲,即使自己有不幸,也应该努力地让自己好起来,同时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这才是对母亲这一称呼最好的诠释。

不管是不是离婚的家庭,孩子都不是筹码,更不是夫妻双方彼此伤害对方的武器。即使离婚了,也应该更多的为孩子考虑,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和爱护。

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场要懂得放手(有一种母爱叫各自安好)(6)

说到这里,想到了之前一个在网络上很触动人心的故事,一个叫Azka的小孩,写的一个《一个破碎家庭的故事》的漫画。

在Azka只有6岁的时候,父母各种吵架,后来决定离婚了。他们也把这个事实告诉了孩子,但是却不需要他选择跟谁一起生活,而是依旧生活在原来的房子里,由爸爸照顾,但是妈妈也经常来照顾他,而且爸妈还不吵架了。虽然爸妈离婚了,但是却比之前更爱他了。

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场要懂得放手(有一种母爱叫各自安好)(7)

他说:

他们虽然不是夫妻了,但还是我的爸爸和妈妈。

只要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这并不是一个破碎的家庭。

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场要懂得放手(有一种母爱叫各自安好)(8)

离婚带给孩子的伤害,不仅仅是离婚这件事,更多的是孩子从父母身上获得的爱的信息、既然夫妻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那也不妨碍他们成为好的父母,给孩子更多的爱。

如果小西给孩子的不是爱,而是毒药,真的是永不相见、老死不相往来,才是最好的母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