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这里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

说起中秋节,大家似乎都不陌生,又放假,又吃月饼,秋高气爽,心情美丽。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1)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三巨头之一,中秋节的内涵也是相当之丰富。

格格盘点了12个关于中秋节的冷知识,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全面的它。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2)

1、中秋节昵称多,10多个马甲任意换

中秋节的命名是根据咱们传统的农历来定的,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所以中秋也称“仲秋”。

因为在农历八月十五,因此又被称为“八月节”、“八月半”。

这天的圆月是主角,所以这天还被称为“月夕”、“秋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等。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3)

2、中秋的起源

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到了八月收成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就选定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而上升到官方层面,最重要的就是帝王的祭祀活动。古人春天祈雨,秋天庆收,皇家也选定中秋作为祭祀的日子,普天同庆。

最有意思的说法,指中秋还与考试有着微妙的关系。八月举行的大考,人们往往把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所以到了中秋,又多了一个庆贺的理由。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4)

3、古代中秋也放假

中秋假期的传统可不是现在才有,早在唐朝,官方就规定,中秋放假三天。

南宋时,中秋仍有一天假。元代时期虽然节假日被大幅删减,但中秋假期仍一直保留。

后续断断续续仍保留有中秋假期,尤其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又出现了全国放假三天的情况。

不知道那时的人们在这个小长假期间,是否也会出去旅个游,看看大好河山。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5)

4、月饼极简史,或与贵妃有缘

中秋都要吃的月饼,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当时,带货达人张骞出使西域,从国外带回来芝麻(当时叫“胡麻”)。当地人用胡桃仁为馅,做出一种圆形饼,就叫胡饼。

到了唐朝,传说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秀恩爱、撒狗粮。

杨贵妃拿起一块胡饼,对唐玄宗说:“你看这个饼,它又大又圆,是不是像极了今晚的月亮。”

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

据唐代《洛中见闻》记载,唐僖宗中秋节时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宋时已有荷叶、金花、芙蓉等品种的月饼。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在民间也逐渐流传开来。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6)

5、吃月饼也有讲究

按照传统习俗,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

毕竟这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即使有没有回家来的亲人,也要把属于他的那一份月饼保管好。

等到他们回来时品尝,才算圆满。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7)

6、吃月饼配热不配冷

月饼富含脂肪,吃的同时最好不要搭配冷饮,否则会引起腹泻。

传统来说,吃月饼时,最好是泡一壶热茶,边吃边饮,止渴去腻的同时,还有助于消化。

而且,月饼虽好,也不要多吃,更不要空腹时食用,容易诱发胃肠不适。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8)

7、除了月饼,好吃的还很多

古时在江南,中秋吃南瓜比较盛行,这个时候的南瓜不但个头最大,而且味道醇厚香甜。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应季上市的鸭子,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果然从来就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走出南京……)

中秋节也是石榴成熟的时候,在古代也是祭月的供品之一,石榴形似玛瑙,晶莹剔透,意味着长寿、团圆和吉祥。

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桂花糕、桂花酒是许多人家都会享用的美食,再夹上一只大闸蟹,夫复何求。

潮州地区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俗,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芋头的“芋”字与潮州话的“胡”字谐音,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中秋吃芋头还有辟邪消灾的寓意。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9)

8、传统中秋习俗,你知道多少呢?

江苏包括上海,民间中秋有烧斗香的习俗。

有的香斗四周会糊有纱绢,画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山东民间就有中秋节祭土谷神的传统习俗,当地人都称之为“青苗社”。

有的地方在中秋节除了祭月外,还有上坟祭祖的习俗,一家人都要整整齐齐的,祈求祖先保佑。

广东、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有舞火龙,据说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10)

9、唐朝时赏月是一项贵族活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文化人也多,整日吟诗作对。

在他们的带领下,赏月变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有事没事对着月亮吟几句,绝对风靡万千少女。

后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赏月、饮酒、吟诗作对便传开来了。

但是显然,这些“活动”只是上层人士和文人的爱好,普通百姓拜祭完月亮,吃点水果和月饼,就可以洗洗睡了。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11)

10、最早的中秋是敬老爱老活动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的《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意思是每年秋季,根据各个地方调查户口的结果,登记的高龄老人,可以被赏赐喝粥。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12)

11、兔儿爷原本不是玩具

兔儿爷是北京地方传统手工艺品,现在看是中秋节应景的玩具。

但最早它原本是老百姓祭月的对象,讲究的是“年年请,年年送”。

送兔儿爷就是要在中秋前,把去年请来的兔儿爷摔掉,寓意着去年兔儿爷把家里的灾病全部带走了,然后再去请今年新的兔儿爷。

可能因为形象太过讨喜,从清代开始,它逐渐变成了小朋友们的节日玩具。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13)

12、古代男人不能祭拜月亮

有句俗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说的是男人不能祭拜月亮,而女人则不能随便祭祀灶神。

因为在神话故事里,月宫中只有一位寂寞美丽的嫦娥仙子(吴刚忙着砍树中……)。

所以男子不能拜月、也不能拜嫦娥,不听劝告的,会被视为举止轻浮,想法“邪恶”,放在今天来说就是“耍流氓”。

这也是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制度的反映和外在表现。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14)

看完这些,是不是忽然觉得,今年的中秋节透着那么点与众不同的味道呢?

不管怎样,今年最后一个长假期,你已经安排上了吗?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15)

【延伸阅读:为什么古人认为月亮上面会有桂树?吴刚砍的究竟又是什么?】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格格语录】

“中秋的月亮多少钱?十五的月亮十六元!”

————还是华丽的分割线————

【常规的小知识】

世界上最大的月饼

2007年,在沈阳诞生的“中华圆月”月饼,直径8.15米,厚20厘米,表面积52.14平方米,体积10.43立方米,重约12.98吨,用面1.01吨,用馅11.967吨,皮馅比例约为1:9。在它的外围,是围绕圆心依次排列的八块直径为1.7米的小月饼,圆心处是直径为3米的大月饼,整体看去,饼中有饼,月中含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月饼。

“中华圆月”由全国九个流派的多位月饼大师共同制作,包含了广式白莲、苏式玫瑰、京式什锦、台式凤梨、港式红莲、辽式枣泥、哈式青红丝、滇式云腿、潮式绿豆沙等月饼馅,九大流派同聚“中华圆月”。

在展示了20天之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月饼被分切后以每500克9.5元的价格出售,以1公斤月饼可供5人食用计算,这个大月饼可供11万人食用。

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12个中秋节冷知识)(16)

————终极华丽的分割线————

无奖互动】

你吃过最奇葩的月饼是什么馅儿的?

————————————

不定期更新

随喜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