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雾终有时(指点迷津拨云见日)

在教改的大背景下,向课堂要效率是教师们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上世纪八十年代,原芜湖一中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老师提出了点拨教学法。

什么是点拨教学法?蔡老师认为: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 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课堂中,我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理解接受之间不是每次都能画上等号的,思维受阻、似懂非懂、疑问争议才是常态。这时候,我们教师只有指点迷津,才能让学生拨云见日,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拨云见雾终有时(指点迷津拨云见日)(1)

柳暗花明

那么,我们该如何点拨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地谈一点自己的浅薄看法。

一.点拨要适时。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学生与知识之间隔着条河,河上有座桥,老师的点拨就是指路。总得等学生距河不远了,我们再来给他们指路。

拨云见雾终有时(指点迷津拨云见日)(2)

知识之桥

所以,教师的点拨,应该不早不晚,恰逢其时。在学生似懂非懂,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教师“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方能收到学生“豁然开朗”的效果。

二.点拨要适当。

所谓“适当”,意思是点拨的方法要合适、妥当。点拨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其技巧也是多样的,有动作点拨、表情点拨、图片点拨等,当然其中最常见的还是语言点拨。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秋天的怀念》)

笔者在讲到这一段文字时,通过课件呈现了两个问题:

1.分析“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一句中“挡”的表达效果。

2.母亲为何一再提出要推“我”去北海看菊花?

笔者先让学生思考,提问时发现他们大多支支吾吾,不明所以。这时,我通过课件呈现了两张图片:一张“落叶图”,落叶纷飞,黄叶满地;另一张“菊花图”,热烈绽放,泼泼洒洒。接着,我让学生们说一说看到这两幅图画时感受的不同。学生们侃侃而谈,这时我突然往“落叶图”前一站,“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顺势又问起了刚才的问题。问题迎刃而解,看到学生脸上兴奋的表情,我满意极了。

拨云见雾终有时(指点迷津拨云见日)(3)

落叶图

拨云见雾终有时(指点迷津拨云见日)(4)

菊花图

三.点拨要适度。

叶圣陶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读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 ,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

点拨的目的是指路,如果学生已经找到路了,我们教师就不用再反反复复地讲了,这时不妨多找几个学生来讲,一方面看他们是否真的懂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当然对于那些因思维定势而弄错、实则难度不大的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先找几个层次较好的学生来讲,然后再适度点拨,揭示答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让学生引导学生,进而逐步厘清思维误区,收到“水到自然渠成”的效果。

拨云见雾终有时(指点迷津拨云见日)(5)

水到渠成

笔者在讲到《驿路梨花》一文时,问到文章的叙事线索,许多学生脱口而出“小茅屋”。我微微一笑,闭口不言,学生看我反应,知道不对。于是,开始认真思考。

过了一会儿,我找了几个层次较好的学生回答,一直未予评价。等时候差不多了,我把课件翻回了前一页,说道:“请大家注意一下课件上的蓝色字体!”

“所以,本文的叙事线索是——”,顿了一顿,我拉长声音问道。

这一次,学生齐声答出了正确的答案。

四.点拨要适宜。

点拨教学法自问世以来,颇受广大教师推崇,但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是复杂多变的,并非任何时候都适宜用点拨法。

比如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该诗仅两小节,内容浅显易懂,学生理解起来毫无难度。倘这时,我们还不时点拨,表演做作,未免过于滑稽可笑了。这类诗歌,诵读法才是不错的选择。

作为教师,我们要钻研不同的教法,懂得根据不同的文体教学需要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教学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点拨”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对学生的深层点拨并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有时还会延伸到方法、态度、情感、思想等诸方面。

拨云见雾终有时(指点迷津拨云见日)(6)

拨云见日

也就是“点拨法”运用得当,不仅可以为学生指点迷津,拨云见日,有时甚至还可以拨动学生心弦。笔者能力有限,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