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流传千古名诗佳句(诗句被张艺谋拍成电影)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杭州流传千古名诗佳句(诗句被张艺谋拍成电影)(1)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的民俗节日。

那你知道,端午节插艾草的习俗,是缘谁而起吗?

没错,就是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并且,黄巢还是一位很牛的诗人,他一生仅有3首诗留存下来,全是千古经典。

其中一首诗,还被张艺谋采用,用诗句作为名字,拍成了电影大片。

不仅如此,元宵节门口挂灯笼的习俗,也是为了纪念黄巢。

当时,黄巢率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奈何天寒地冻,久攻不下。幸得一位老者指点,告诉了黄巢攻城的方法。

黄巢避免误伤民众,便让老人去买红纸,糊成灯笼挂在门口,口口相传后,穷人百姓家都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把红灯笼挂在门口。

杭州流传千古名诗佳句(诗句被张艺谋拍成电影)(2)

黄巢率军攻入,把门口不挂灯笼的土豪劣绅全都给杀了,还开仓放粮,并为老人送去了200两银子。

而端午节插艾草的民俗,也是为了纪念黄巢军。

那时义军正在攻打中原,适逢端午节,守城的官员放风说: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

然后鼓动百姓逃离,怕他们参加义军,也就是民间传说的“走黄巢”。

为了知己知彼,黄巢派手下的前锋去城中打探,刚巧遇见一大嫂,背着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孩子,后面跟着一个年龄小的孩子。

前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背年纪小的孩子呢?

大嫂告诉他说,大孩子是他亲戚家的,怕给弄丢了。

前锋听后很感动,便指点大嫂说,“黄朝军不杀忠义之人,也不杀贫苦百姓,你只需告诉乡邻,在家门口插上艾草,即可保平安。”

杭州流传千古名诗佳句(诗句被张艺谋拍成电影)(3)

大嫂听信了他的话,果然黄巢军攻入时,见门口插艾草的人间,便直接避开,还让军中的医生给百姓看病。

后来,为了感恩黄巢,民众每逢端午,便会在门口插上艾草,久而久之,这个习俗就被保留下来了。

到如今,插艾、熏艾也有了驱除邪祟之意。

也许你想不到,一个提刀上马,五步人头落第的黄巢,诗居然写得会那么好。

黄巢当初也曾想当官,曾几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最终都落第了。在一次落榜后,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杭州流传千古名诗佳句(诗句被张艺谋拍成电影)(4)

这首诗写得相当豪放,不逊色于盛唐时期的顶级边塞诗,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黄巢内心的大志向。

如果不是唐朝末期官不为民,朝政混乱,也许黄巢真的能成为和杜牧、李商隐那样有名的大诗人。

唉,都是现实逼的。

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在2006年拍了一部大片,名字直接取黄巢的诗中之句,《满城尽带黄金甲》,虽然张导没直言是致敬黄巢之作,但也足以为黄巢诗的流传,起到了推动作用。

黄巢酷爱菊花,可能是因为菊花的品质吧。

发动起义之前,黄巢还写了一首《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杭州流传千古名诗佳句(诗句被张艺谋拍成电影)(5)

“青帝”是神话里的司春之神,所以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如果有一天我称神了,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免得蝴蝶、蜜蜂欣赏不到菊花的清美。

从诗中之意也可以看出,黄巢很狂,很有雄心,遗憾的是,农民起义大多难以取得最终的成功,比如“梁山好汉”。

王仙芝死后,黄巢的义军便开始遭遇败战,他自立为王后,更是有些独断,甚至一度被招安,封为“右卫将军”。

挺进长安时,黄巢已经60岁了,于12月13日在含元殿称帝,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并大赦天下。

然而,他的江山也仅仅只坐了3年多,公元884年5月,黄巢退至陈州北的故阳里,遭遇连日暴雨,伤亡惨重。李克乘胜追击,义军大败,部将多数投降。

杭州流传千古名诗佳句(诗句被张艺谋拍成电影)(6)

又是一个下雨天,黄巢被自己的外甥林言斩首,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正式宣告结束。

13年后,朱温逼唐哀帝禅位,盛极一时的唐朝也走向了末路,五代十国正式开启。

在战场失意时,黄巢曾写下一首诗,亦算是他的绝笔,题为《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一代枭雄的起起伏伏,英雄的落寂的苦楚,都在这首诗里。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宿命,这世上总是新人追赶旧人,谁又能逃得脱岁月的封尘呢!

唯一不同的是,黄巢留下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也留下了三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

这就足够了。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