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简介:历史上的今天1693年11月22日

“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后人感慨这“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横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为每每处世的警言。“难得糊涂”故事版本比较多,有人传说是郑板桥吃了糊涂菜的题字,有的说是他当年观郑文公碑后忘记回去的时间,自嘲后写下的。

郑板桥简介:历史上的今天1693年11月22日(1)

据说有一年,郑板桥专程山东莱州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地,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求福报也。”

郑板桥简介:历史上的今天1693年11月22日(2)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所以人称板桥先生。郑燮祖籍苏州,1736年进士。在郑板桥做官前后,他都是居住在扬州,以书画为生。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被后人世称“三绝”。他也是清代非常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的著作有《板桥全集》。在很多历史资料中说板桥是一位怪人,不仅因为其身为“扬州八怪”之一,还因为他的画画的怪、文章写的怪、性情怪、行为怪。在他的“怪”中,含有几分幽默,又有几分真诚,同时板桥又颇有骂名。其实板桥为官时,深受百姓爱戴,因为他心系百姓,一身清廉,两袖清风。在早期时,板桥喜欢放言高论,品评人物,很多人认为他“狂傲”,但其实他是一个清廉洒脱,不媚权贵的人。也许是因为他的怪,他的一身正气,难免会有骂名。和许多文人一样,板桥随性而为,不拘小节,洒脱正直又坦率。

郑板桥简介:历史上的今天1693年11月22日(3)

从经历来看,郑板桥的童年算是坎坷的了。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本来父亲给他取名燮,字克柔,是希望他一生和和顺顺。结果不料郑板桥三岁时,母亲便因病去世,还好有一位爱他的后母郝氏,但对他最好的却是他的乳母费氏。

《七歌》之三中说郝氏辛苦地操持家务,照顾板桥,使其免受饥寒。但不幸的是,十年后郝氏也病死了。后母死后,郑板桥思念她时,忍不住泪流满面。此外,郑板桥善良的乳母费氏,也在他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郑板桥为纪念他的乳母,写了《乳母诗》及《乳母诗序》。《乳母诗》云:“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郑板桥简介:历史上的今天1693年11月22日(4)

这篇诗序记述了乳母照顾板桥的生活点滴。乳母对板桥关怀备至,比对自己的亲生孩子还好。看到板桥取得功名,乳母便觉得再无遗憾。“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一句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对于板桥来说,再多的荣华富贵都不及当年乳母放在自己手中的一块饼。郑板桥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无私、善良、勤劳的母亲形象,表达着他对乳母深深的依恋和无以为报的感激。有一段时间为生活所迫,乳母离开了郑家。过了三年,乳母又重返板桥家中。后来,费氏的儿子欲接母亲去奉养,但乳母为照顾板桥及其祖母并未离开。这样的感情对于郑板桥来说就是比天还要大的事情。乳母的细心、耐心使得即使是年幼丧母的郑板桥也有了母亲的爱,使他的情感变得圆满,当然这样的经历也是给他产生了与他人不一样处理事情方式。乳母和继母的去世的时候,郑板桥备受打击整天的借酒消愁,显得十分消沉,这段时间他到了扬州想要卖画,但是没一个人买。

郑板桥简介:历史上的今天1693年11月22日(5)

郑板桥卖画,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大大方方的。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还在最后附了一首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郑板桥简介:历史上的今天1693年11月22日(6)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六分半”书,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

郑板桥简介:历史上的今天1693年11月22日(7)

乾隆十七年(1752年),他愤然辞官,回到故乡江苏兴化定居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766年1月22日) ,郑板桥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