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集团生活网 潞安时光机咱的衣食住行

潞安集团生活网 潞安时光机咱的衣食住行(1)

民为邦本。

1978—2018四十年中,咱潞安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到吃得有营养;从穿得暖到穿得好到穿得有品位;从有住处到住得下到住得有格调;从出行难到行得通到走四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漫漫回忆,细细回味~

食 丰盈百姓生活滋味

上世纪80年代的职工,井下班中餐能吃到的就是开水泡馍片,吃厌了,将馍片在火上烤烤,带到井下吃就觉得分外香。90年代潞安效率效益全行业名列前茅,职工的伙食大大改善,有了肉菜配馍。即使1997年煤矿效益不好,班中餐也可以吃到蛋糕、火腿肠、袋装牛奶。2000年以后井下班中餐还有了烧排骨、烧茄子、烧土豆,主食增加了大米。2010年后的井下班中餐更是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鱼香肉丝、鸡蛋西红柿、鸡腿、木耳洋葱炒肉是家常菜,搭上营养菌类,添上更符合职工口味的炒饼、卤面,吃饭不再是果腹,更是舌尖的满足。

日子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渐渐红火起来。各个矿区建立了菜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变得丰富起来,各类副食品,鸡鸭鱼,多了起来。矿区里的农家乐、饭店、酒馆,举目皆是,餐饮行业一片繁荣。上世纪90年代后,“超市”逐渐进入矿区,走进职工家属的生活。侯堡社区、漳村煤矿的“好万家超市”,王庄煤矿、五阳煤矿附近的“金威超市”,常村煤矿的广源超市、成龙超市等,让职工家属在购买食品时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人们开始关注健康主题,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防衰老,什么食品能预防心脑血病,这成为广大职工家属津津乐道的话题。

潞安集团生活网 潞安时光机咱的衣食住行(2)

潞安集团生活网 潞安时光机咱的衣食住行(3)

顺应时势,集团开始投资健康食品产业。1996年,集团建立山西清浪饮品有限公司,逐步上马拥有国内先进的双级反渗透膜过滤纯净水生产线、中控纤维超滤矿泉水生产线、全封闭袋装水生产线,可生产出桶装、瓶装饮用纯净水、矿物质水,矿工专用袋装水。今年6月,清浪公司小麦面粉加工项目正式取得加工生产许可证,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口感细腻、麦香味浓的潞安“清浪”面粉真正站在了产销起跑线上,让职工家属吃得更健康、更安全。

石圪节煤业的瑞福莱醋系列产品、潞安本源绿色蔬菜、潞武农业的菇类······成为职工家属的餐桌上的寻常物。

富贵花落地,新产业崛起。2013年集团开始大力发展生态健康产业。2016年10月,潞安智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重磅推出牡丹籽油系列产品。产品具有防治癌症、降血脂、降血压及增强自身免疫等功效,被称为“植物脑黄金”。而油用牡丹也浑身都是宝,花叶、花蕊可做茶,花粉可加工化妆品、保健品,籽壳可加工药品,果皮可以提炼生产黄酮和牡丹原花色素,果荚可以生产牡丹多糖,籽柏可以生产多糖胶,根皮本身就是重要的中药材“丹皮”,产业链条很长。“这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脱贫致富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集团智华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冯国宝如是说。

衣 见证矿山色彩蜕变

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衣着变化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衣着需求也不再只是为了满足遮体保暖,而是演变的愈加时尚,承载了更多深层次的精神需要,充分见证了潞安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还不只这些

对于矿山脊梁井下工人来说,着装的变化不单单是颜色面料款式的变化,还意味着安全防护的一次次升级。从普通的灰白色劳动呢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前胸、后背、裤腿等多处添加了反光条的湛蓝色72 × 40规格厚帆布制成的全棉工作服,再到2012年承揽工作服加工的益民公司成功申请到“安全标志”后,立即投入生产的防静电、阻燃的特种防护服,井下职工的着装已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被喻为“矿工的眼睛”的矿灯从柳条编制发展为如今的ADS合成材料、玻璃钢材质的,更加美观、也更加抗冲击。 绝缘靴、绝缘手套、双胶工作服等品类的加入,工作服上有了标志、党徽,变化还在悄然发生着……益民公司劳保厂工作的万小霞感慨地说道:“咱们现在条件好了,都过得好,可不能亏了井下的矿工兄弟们,得让他们穿得更安全更舒适更有精神头。我做劳保服30年了,咱潞安的工作服一直向全煤最美最好的工作服看齐。”

潞安集团生活网 潞安时光机咱的衣食住行(4)

潞安集团生活网 潞安时光机咱的衣食住行(5)

为保证职工下井时能穿上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服务也在不断提升。 建矿初期到现在,余吾煤业公司洗衣房从设备简陋、人员配备少,大多时候职工只能利用空闲时间自己洗衣服,到配备上大型的全自动洗烘干一体洗衣机、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让职工的衣服有了“妥妥的”保护。值班人员24小时随时在线,等候来送洗衣服的职工,职工衣服有破损随时可登记修补,如若损坏严重可以申请澡堂队进行更换。这样的洗衣房和服务,在每一个生产矿井都是标配。现在职工下井身着安全整洁的矿工服,头顶新式矿灯,腰佩自救器,比以往更精神了。

盛世有华服,太平舞霓裳。矿山女人的色彩在四十年中更是急剧蜕变。衣着色彩从“绿蓝灰黑”变为“多彩华服”,潞安旗袍会的成立更是展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下新女性美丽自信独立的新面貌。协会的佳丽们以旗袍为媒,创精品之作,《国粹与国服》参加了山西省首届“中国画、王莽岭杯《太行云顶清凉世界》电视艺术精英大赛”;旗袍秀《九儿》2018年7月登上国家体育场鸟巢。这个由潞安女工组成的队伍,以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国粹魅力为美,活跃在艺术舞台上,已然成了潞安矿区一道行走的风景。该协会负责人张丽玲说:“一个人穿旗袍是优雅,一拨人穿旗袍是风景,一群人穿旗袍那就是文化。优越的生活不仅仅从着装上体现,还有深层次的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保障居民安居乐业

拥有一套称心如意的房子,是中国人的一桩大事,一套房子也成了一代人生活的缩影。

7月21日,新闻中心职工白小璞回到了从小长大的石圪节煤业家里,白小璞的姥爷是改革开放前招工到石圪节煤矿的,妈妈1990年进矿,算上她自己,已经是石圪节的矿三代了。虽然工作结婚后离开了石圪节,可是每隔一段时间还是会想回到这里。

白小璞说,姥爷一家5口最初住在一孔30㎡的窑洞里,做饭用水都在外面的院子里。后来舅舅结了婚,一孔窑洞还要从中间隔开前后住两家。在那个先生产后生活的年代,哪里生产就在哪里安家,职工们住窑洞、搭棚子,条件可想而知。低矮的房屋、房顶的瓦片、冬天在寒冷的室外生火做饭成了妈妈那一代人的童年记忆。1990年妈妈工作结婚后住进了单位分配的福利房,虽然不到50多平方米,但功能齐全,厨房、卫生间、卧室、客厅、用石油液化气做饭,爸爸妈妈满心欢喜。现在,她自己在侯堡安了家,住进了180平方米的大房子,还有了电梯,老人进进出出方便多了,一家三代人住得宽敞舒心。

从平房到楼房再到电梯房,住房从满足防风避雨到舒适温馨,白小璞一家三代人的住房变迁,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集团职工住房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潞安集团生活网 潞安时光机咱的衣食住行(6)

潞安集团生活网 潞安时光机咱的衣食住行(7)

改革开放以来,集团安居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房地产开发突飞猛进。房屋的户型越来越多样,小区建设越来越美,物业管理越来越规范化。

为了减轻职工购房负担,集团还先后出台了多项措施,为职工购房提供保障。

——针对大学生职工,除了发放安家费外,还在园林小区专门修建了4栋、共228套大学生廉租房供大学生使用。针对残疾人职工,在修建的房屋中,提供残疾人保障性住房,至今,先后为77户残疾人家庭以优惠价格分配了住房,并对特困残疾人家庭减免了水电费。

——公积金改革,支取方式更为灵活,满足不同人群购房、租房需求。

随着集团的发展,职工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数家庭已经不满足拥有一套房子,很多家庭还想在县里市区等有套房子,因此,集团在长治市区、长子、襄垣等地修建了住宅小区,满足职工异地购房需求。

房子越住越宽敞,购房越来越便捷,家越来越漂亮。改革开放40年,集团职工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现在的“居者优其屋”,职工生活变化斐然。

行 满足职工出行需求

“交通的便利程度,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说起这些年出行上的变化,漳村矿教育科的老职工贾林波赞叹不已。老贾1984年来到矿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矿上几乎没有私家车,想去趟长治只能挤公交,一天三趟车,点赶点,人挤人,晃晃悠悠两个多小时才能到长治。

2000年以后,老贾在侯堡买上了房子,漳村-申庄-北村-侯堡成了他每天上下班的固定路线,虽然交通工具不少,循环车、潞城车、出租车都可以,但村里的路况不好,大车、小车、拉煤车在一条路上走,堵车是家常便饭,再加上下雨天的泥泞,“行路难,难于走申庄”是当时最贴切的描述。好在2009年,漳村-侯堡的外环路开通,道路宽了,大家各行其道,终于是畅通无阻了。 2015年,老贾买上了自己的车,儿子也在180上班了,出门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

其实,老贾的出行路也印证着集团广大职工的真切感受。这些年,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家属的出行需求,集团通勤服务车队从1981年成立之初仅能承载38人的解放牌、东风牌汽车,变成了现在环保、承载量大、车内环境优美、乘坐舒适的金旅、安凯、金龙客车。通行线路,也从最初五阳、漳村、石圪节、王庄四条线路,发展到目前的覆盖到集团的六矿、一处、一厂的通行网络。现在,集团运输队通勤车总共有17辆,每天20多个车次,担负着1600人左右的职工和家属的接送任务。

潞安集团生活网 潞安时光机咱的衣食住行(8)

潞安集团生活网 潞安时光机咱的衣食住行(9)

在集团本部便利的通勤网络之外,这些年,紧跟资源整合的步伐,集团的版图不断扩大,很多职工家属也走出长治,远赴临汾、晋中、忻州等地。职工走到哪里,通勤交通网络便遍布到哪里,集团各主体矿井与整合矿井之间架设通勤网络,方便职工出行,让职工家属无后顾之忧。

除了公共交通,这些年,私家车也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职工家庭,成为职工上下班出行以及假期出游的主要交通工具。据不完全统计,仅侯堡社区9800多户居民中就拥有私家车8000余辆,平均每1.2户居民家中就拥有一辆私家车,而且私家车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拥有自行车,再到拥有私家车;从长时间排队只为搭上一辆公交车,到完备的通勤车运输网……改革开放40年来,集团居民出行方式发生巨大进步,出行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车轮载来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期间的变化,你感受到了么?

• end •

文 | 何丽萍 何芳 李世臣 秦婧

排版 | 魏雅丹

策划 | 莉莎 雅丹 常嫦 高勇 郭磊

来源:潞安集团 新闻中心

监制:刘飞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