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噤若寒蝉的故事(成语典故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出自《后汉书》: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成语噤若寒蝉的故事(成语典故噤若寒蝉)(1)

杜密是东汉时期的名臣,他为人沉稳质朴,刚直不阿,他任太山太守、北海相时,对那些宦官子弟中有奸恶行为的人深恶痛疾,对他们有恶必罚,有罪必判。他在出巡时发现人才时,就举荐他们为官。

杜密离职回到老家后,每次去拜见太守和县令时,经常向太守和县令推荐有才之士,同时也揭发一些恶人坏事。

不久后,他的同乡刘胜也告老还乡,刘胜曾经是蜀郡太守,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与杜密截然相反,他回到老家后,整天呆在家里也不出门,与外人也不来往,对身边发生的事也不闻不问。

太守王昱曾对杜密说:“刘胜真是一个清高的人,公卿多次推荐他任职,都被他拒绝了。”杜密听了之后说,像刘胜这样的人,应该更多地为国家和人民做事。他做官的时候我对他也有所了解,他见到贤人不举荐,遇到坏人也不予揭发。为了保全自己,经常闭口不言,像深秋的蝉一样。这样的人对国家和人民的事情一点也不尽心,有什么值得赞扬的。

王昱听了杜密这些话之后,他才发现杜密是以天下为己任,自己感到非常的惭愧,从此之后他对杜密更加尊敬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