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识别是不是玫瑰痤疮(你以为的羞答答的脸红)

“医生,您看看我的脸,怎么成这样了?”1月15日,一位颜面部包裹严实的年轻女子小王到西安医学院一附院皮肤科痤疮门诊就诊,一边说,一边拉下口罩,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怎么识别是不是玫瑰痤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怎么识别是不是玫瑰痤疮(你以为的羞答答的脸红)

怎么识别是不是玫瑰痤疮

“医生,您看看我的脸,怎么成这样了?”1月15日,一位颜面部包裹严实的年轻女子小王到西安医学院一附院皮肤科痤疮门诊就诊,一边说,一边拉下口罩。

接诊医生是皮肤科主任樊卓。她问到,“你皮肤红成这样多久了?”

“有一段时间了,因为疫情,一直没来医院看,这几天又红又烫,又干又痒,感觉脸紧绷绷的,见不了风也受不了热,用了润肤水,也每天都在敷保湿面膜,感觉效果不好,反反复复的,最近看着更严重了,我就赶紧过来了,真的,都不敢出门见人了,太丑了。”小王无奈地说。

经诊断,小王为玫瑰痤疮。樊卓主任首先给予小王连续3天的LED红黄光治疗联合3%硼酸溶液冷湿敷治疗及系统抗炎舒敏治疗,并叮嘱她回家后要使用基础的医用皮肤屏障修复敷料来修护受损的皮肤屏障,且坚持每日至少两次外涂,做好物理防晒、注意休息、避免食用辛辣食物,避免饮酒、日晒、高温和寒冷刺激、精神紧张等。

经过三天的治疗,小王复诊说她的面部不适感好转了很多,随后樊卓主任根据小王的面部状况为小王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嘱咐小王定期复诊、坚持治疗。

什么是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过去曾称为酒渣鼻,是一种累及面鼻皮肤血管、神经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以面中央部为主的原发的阵发性潮红或持久性红斑伴毛细血管扩张、炎症性丘疹和脓疱,鼻部或面颊、口周增生肥大和纤维化,还可能出现面部灼热感或刺痛感、面部水肿、皮肤干燥、眼部表现等。

30岁~ 50岁人群高发,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但相比而言,男性更容易出现“酒渣鼻”。

什么原因会引发玫瑰痤疮?

原因如下:

■ 遗传因素

■ 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各种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释放神经肽,不仅可引起神经源性炎症,还可诱发脉管舒缩调节紊乱,从而引起潮红、红斑等症状;

■ 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多种天然免疫相关分子表达增加,可以加重炎症反应和诱导血管生成;

■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炎症损害以及环境因素、不恰当的外用药物、护肤品或光电治疗等的影响;

■ 微生态紊乱:大量毛囊蠕形螨可通过天然或获得性免疫加重炎症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辛辣食物、饮酒、日晒、高温和寒冷刺激、精神紧张、内分泌障碍都可能诱发及加重玫瑰痤疮。

怎么判断是不是玫瑰痤疮?

如果面部正中、鼻部、口周有周期性加重的持续性红斑或伴有阵发性潮红,那么,很可能是玫瑰痤疮;如果同时伴有下列表现中的1条及以上,那么患玫瑰痤疮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前往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 阵发性潮红;

■ 毛细血管扩张;

■ 类似痤疮一样的丘疹、脓疱;

■ 增生肥大改变;

■ 眼部症状(可出现睑缘毛细血管扩张、睑缘炎、角膜炎、结膜炎、角膜巩膜炎)。

如何规范化治疗玫瑰痤疮?

■ 修复和维持皮肤屏障功能:选择无香料、无酒精、无刺激性防腐剂的皮肤屏障修复敷料,且坚持每日至少两次外涂。

■ 外用药物治疗:可以局部外用夫西地酸软膏、甲硝唑、克林霉素或红霉素软膏等。

■ 口服药物治疗:口服抗菌药物。

■ 肉毒毒素注射、放血疗法。

■ 光电治疗:激光和强脉冲光。

还需要注意什么?

■ 保持情绪稳定,注意睡眠及心情调节,避免紧张、焦虑或情绪激动;

■ 做好防晒、防热,不要用过热的水洗脸;

■ 保持饮食清淡,忌烟酒、避免辛辣、油腻食品;

■ 做好护肤措施,加强保湿,适度清洁,做到护肤简单化。

专家提醒

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病,科学护肤、减少诱因、规范治疗可以有助于控制症状、防止发作。如果需要使用药物治疗,请不要自作主张,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请医生面诊,并遵照医嘱治疗。切勿买各种小药膏盲目治疗,这样有可能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疾病。大部分患者通过三个月左右的正规药物治疗可得到基本控制或明显好转,但仍存在复发可能,所以我们更应该科学、规范进行治疗,切勿急于求成。

专家介绍

樊 卓 皮肤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生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皮肤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玫瑰痤疮与面部敏感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青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皮肤保健与美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性学会皮肤健康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医学美容分会常务委员。

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常见皮肤病、性病、皮肤美容、皮肤外科的综合诊疗,尤其擅长痤疮、玫瑰痤疮、特应性皮炎、白癜风、银屑病的诊疗。近年来发表SCI收录及中文学术论文20余篇。

来源:西安医学院一附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