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表情符号(网络表情符号诞生36年)

众所周知,网络是现如今社会中的一种最普遍的远程交流渠道,其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表情符号已占据交流的一大部分,在网络交流时,人们常常会采用各种表情符号、表情包以及图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网络表情符号诞生的时间,以及来源吗?

网络表情符号诞生时间:

1982年9月19日上午,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教师法尔曼(Scott Fahlman)首次打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电脑微笑符号“:-)”。从此,网络表情符号得到了迅速普及和使用。

网络用语表情符号(网络表情符号诞生36年)(1)

网络表情符号来源:

1982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工智能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参与讨论“网络幽默的限度”时提议用“:-)”来表示“微笑、友好或者我正在和你开玩笑”之类的心情。法尔曼教授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是因为,有一次,他的小孙子在电脑上胡乱的按下一些字符,而法尔曼教授在删除的过程中发现,这个符号竟然奇妙的组合成了一张烫到的笑脸。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但,目前,网络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还极大地丰富了人类表情传意的方式,因此,表情符号形成了独特的网络语言。表情符号用来生动呈现和描摹日常面对面交际中的非言语信息,使双方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

历史上第一个网络表情符号是1982年的今天诞生的,由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创建的,最初的网络表情符号传入日本以后,日本人又发明了另一种横向的表情符号,例如用“^_"”表示微笑,代替美式的“:-)”符号。西方的表情符号大多用嘴表达感情,而日式的表情符号重点却在眼睛上。

在日本,人们发明了另一种横向的表情符号,例如用“^_^”代替“:-)”,西方的表情符号大多用嘴表达感情,而日式的表情符号重点却在眼睛上;在俄罗斯,网民们结合本土文化创造出了富有俄罗斯特色的网络表情符号;比如在一本很有名的科幻小说中有一个叫作克图虎的海底怪兽,脑袋上长着一堆触角,网民就把它形象地打成“{:?”;最奇妙的还是中国网民,在美式的“:-)”符号基础上,只是换了另半个括弧,就成了一个难过的表情:“:-(”。

网络用语表情符号(网络表情符号诞生36年)(2)

随着计算机日益普及,微笑符号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很多即时通信软件纷纷预设了笑脸图标,方便用户使用。从此,网络表情符号在互联网世界风行,为社会广泛接受。现在的网络表情已经超出了起初简单的表情特征,而采用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图式和动画式表情,网络表情符号也不再是电脑高手的专利,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自己创造自己的表情图片,只要这些符号或图片生动得体、富有创意,就可以得到认同并被广泛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