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残疾预防日每年的主题(六年残疾预防日主题演变)

央广网北京8月26日消息(记者王晶)每年的8月25日为全国残疾预防日,自国务院于2017年6月24日设立起,至今已有六个年头。

残疾预防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每个人都不容忽视。而随着三孩政策出台、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今年的第六个全国残疾预防日(8月25日),中国残联提出“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建设健康中国”主题。“残疾预防是紧迫且必须的,也绝不仅仅是残疾人的事。”中国残联康复部康复一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周红玲于近日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作出如上表述。

全国残疾预防日每年的主题(六年残疾预防日主题演变)(1)

资料图:2021年8月24日,在南京天佑儿童医院,康复治疗师(右)指导孩子进行攀爬练习,锻炼手、脚、眼及身体的综合配合。(图片来源:CFP)

残疾预防要了解知识 更要掌握技能

对于父母来说,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除了喜悦,还要肩负更多的责任。一旦遇到“隐患”就要及时解决,让孩子健康成长。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在先天性残疾中,发育缺陷非遗传性残疾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8.91%。因此,从生命源头做好残疾预防至关重要。

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结合多年调研经验,周红玲对残疾预防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她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残疾预防包括两方面,一是了解知识,二是掌握技能,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但也更为长远。比如一个老年人仅仅是有防范跌倒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去掌握如何更好地去防范跌倒技能。例如,如何选用拐杖,怎么去防滑,还要掌握拐杖的类型等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残疾预防。”

为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工作,在顶层设计方面也有着更多的考量。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记者关注到,该《行动计划》新增“婚前医学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等14项任务指标。在主要指标中,提出到2025年,重点人群残疾预防知识普及率达80%以上。

不过,周红玲也谈到,目前公众的残疾预防意识还不够。今年在《行动计划》中设定的具体指标,监测重点人群残疾预防意识,为下一步各个部门加强残疾预防的宣传提供更多依据。她介绍,目前已有很多地区将残疾预防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的绩效目标考核中。

全国残疾预防日每年的主题(六年残疾预防日主题演变)(2)

资料图:山东枣庄开展“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宣传教育活动(图片来源:CFP)

六年残疾预防日主题演变 释放同一信号

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理念,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而国民的残疾预防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眼见的变化是,每年残疾预防的宣传活动,健全人参与的比例逐步提升,每年的主题也在层层递进。除了残联之外,应急、卫生等部门也逐步加入助力。

从这六年来残疾预防日的主题演变,就能略窥一二:

2017年为第一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是“推进残疾预防,建设健康中国”。

2018年为第二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是“残疾预防,从我做起”。

2019年为第三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是“残疾预防,从生命源头做起”。

2020年为第四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是“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

2021年为第五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是“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

2022年为第六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是“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建设健康中国”。

不少专家表示,逐步增强全民残疾预防意识,是趋势,意义重大。

实际上,自1988年起,残疾人康复工作开始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截至目前,我国残疾预防取得不少成绩。“《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印发以来,全国孕前健康检查率、孕产妇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96.4%、81.1%,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维持在90%以上。”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介绍,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4330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1252.8万残疾人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超过80%。

不过,也不可否认,我国在残疾预防方面还存在专业服务能力不强、基层专业技术资源匮乏等问题,制约残疾预防工作进一步提升质量。“做好孕产期的保健及出生缺陷的预防和筛查,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致残率至关重要。这些都需要基层更好地去普及知识。”周红玲说。

例如,在天津,如今已经形成了孕前、产前和产后的三级防控体系。天津市妇幼保健中心主任邵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残疾人预防工作是利用天津市所有的医疗资源还有康复的资源来完成的。就以听力障碍筛查为例,初筛是在分娩医院、助产机构,在床旁就做听力筛查,如果孩子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就来妇幼保健中心进行诊断,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流程。

日前,多部委联动推进《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贯彻实施。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推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持续强化儿童致残性疾病筛查和干预,推进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为先天性结构畸形、遗传代谢病患儿提供医疗救助,进一步控制疾病致残。

全国残疾预防日每年的主题(六年残疾预防日主题演变)(3)

资料图:浙江嘉兴,”残疾人之家”配备多种功能区提供辅助性就业及专业服务(图片来源:CFP)

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设置康复治疗等相关专业

残疾儿童康复刻不容缓,成年残疾人的康复同样重要。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通过系统的康复服务,可以减轻残疾程度,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此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秘书长侯平接收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要针对致残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导致残疾的损伤、疾病、发育缺陷的发生,从源头防控;其次,在损伤或疾病发生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以减少残疾发生。

他强调,一旦出现残疾,要在最佳康复期介入康复,这个最佳康复期就是早期康复。

实际上,目前,我国现有8500多万残疾人、2.6亿老年人(含4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3亿慢性病人需要康复服务。而在最新的《行动计划》中,记者注意到,在推进残疾预防工作高质量发展上,顶层设计方面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将“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人数”等列入工作指标。

在主要行动中,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透露,提出“强化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基层网底和转诊网络”“加强康复医疗人才教育培养,加快建设康复大学,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设置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相关学科和专业”“健全基本康复服务、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标准规范,持续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等。

8月23日,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残疾预防工作推进会(视频),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对做好残疾预防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下大力气做好残疾预防工作,努力减少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带来的痛苦,帮助残疾人和家庭解决困难。

还有一点更为关键,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意识,健全残疾预防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工,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和指导机制,构建科学的政府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还要完善残疾预防技术标准,为遗传、发育、疾病和伤害致残的筛查、诊断、评定、统计与康复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