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原面积(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平原面积与人口分布略述)

地理禀赋是指一个包括某一特定地域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条件等等在内的综合性概念。作为一个区域或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区位条件和自然地理禀赋不仅是一种战略资源,更是确定一个地区发展定位时必须考虑的内在因素,因为区位条件和自然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也左右着一个地区、城市聚集力的大小。

浙江平原面积(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平原面积与人口分布略述)(1)

浙江在中国的位置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在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北部有比较大的长三角平原地区,也拥有辽阔的海岸线,气候也是相当不错。剩余部分或者是低矮丘陵如闽浙丘陵与部分浙南山地。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而言,高原和山地对经济发展比较致命,只有平原地区尤其是沿海的平原才比较适合大的城市与城市群发展,而浙江北部与沿海地区有发展大城市的优势条件。

浙江陆域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中平原和盆地占23.2%,约2.36万平方公里,2019年全省人口数据5850.0万,下面是具体浙江省各地市平原面积与人口分布,从数据中我们可以找出浙江省各地历史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的优劣缘由,一目了然。

-------------------------------------------------

名称 总面积 百分比 平原面积 人口

杭州 16596(KM²) 26.4%-4381(KM²)--1036万

宁波 9365(KM²) 40.3%-3746(KM²)--854.2万

嘉兴 3915(KM²) 88.8%-3477(KM²)--480.0万

金华 10941(KM²) 24.7%-2700(KM²)--562.4万

温州 11786(KM²) 21.3%-2512(KM²)--930.0万

台州 9411(KM²) 25.1%-2361(KM²)--615.8万

湖州 5818(KM²) 40.0%-2327(KM²)--306.0万

绍兴 8031(KM²)18.34%-1514(KM²)--505.7万

衢州 8844(KM²)15.0%--1325(KM²)--221.8万

丽水 17298(KM²)5.52%-- 955(KM²)--221.3万

舟山 1440(KM²)30.0% -- 432(KM²)--117.6万

-----------------------------------------------------

浙江省共设有11个地市,目前,浙江省省域空间已初步形成了环杭州湾地区、温台地区、金衢丽地区三大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在地理区位、空间布局、产业特色、地域文化等方面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既各具特色、又互有共性,既合理分工、又相互联动,构成了浙江省空间布局的三大板块。因此浙江省经济区域可分为北部的长三角经济区的环杭州湾经济区,温台经济区,金衢丽经济区三个区域。

环杭州湾经济区,共有六个市,即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湖州市、嘉兴市、舟山市,这是浙江省的主要精华与经济命脉所在,自然地理、区位禀赋优越,拥有人口3298.8万,占据浙江全省人口的56.4%,平原区域面积1.58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67.3%,2019年浙北六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093.79亿元,占据浙江全省的69.11%,已经将近七成。

近年来,特别是省会杭州市,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省会经济,人口与经济集聚十分明显。去年实现经济总量15373.05亿,占全省的24.65%,一城独大已经成为现实。另外,计划单列市宁波市也是浙江省的经济大市,去年GDP11985.12亿,名列全国第12位,绍兴市与嘉兴市近年也是发展迅猛,特别是嘉兴市,利用靠近上海市的地缘优势,接受上海辐射, 其经济发展日显突出。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核心腹地”,被称为“上海的雄安”。

温台经济区,即温州市与台州市。是浙江省的另外一个经济重地,拥有1545万人口,平原面积4873(KM²),去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740.16亿(温州6606.11亿,台州5134.05亿),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8.83%,近年来比例有所下降,原来最高总量曾经占据全省的25%左右,由于民营经济的先天性不足,加上近年来国内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企业、人员外迁明显,现在两市相加尚比不是宁波市(11985.12亿),比杭州市更是差距明显,城市区域近年显示发展较缓慢。

2004年3月,浙江省《温台城市群规划》开始启动。提出到2020年,温台地区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形成“一群二区五心”的城市群战略框架。“一群”即温台地区作为一个区域性城市群整体,参与长三角、浙江省的产业分工与设施建设体系:“二区”是指形成温州大都市区和台州大都市区:“五心”指都市区内的中心城市由五个中心构成,五个中心分二级,温州、台州为一级,临海、龙鳌(龙港-鳌江)、乐虹(乐成-虹桥)为二级。但是近年此规划实施实现差距明显,特别是南部地区二级区域中心龙(龙港)鳌(鳌江)城市至今尚未形成,导致大量的优质经济资源外流失去。

  金衢丽经济区,人口1005.5万。平原面积4980(KM²),金衢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与环杭州湾、温台地区有较大差距。去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10.03亿,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2.2%,近年来比例也有所下降,但是义乌市与东阳市、永康市同是国内民营经济活跃,市场繁荣地方,拥有中国最著名的小商品市场。

早在2005年《金衢丽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就通过了省内外专家的审议。金衢丽地区“一体两翼”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中,金华市与义乌市将联合打造成为浙江省除杭、宁、温之外的第四大都市区(金义都市区)及浙中地区中心城市,到2020年,金衢丽地区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70%。

总体而言,浙江省各地市发展水平尚属平衡,虽说三个经济区差距近年有所拉大,但总体上还是没有特别大差距,特别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在国内来说,是国内省份地区差异是最小的一个省。而在经济发展改革措施上,浙江省近年分别在电子商务、行政制度创新改革、小城市培育试点,特色小镇上改革等等上面,都是属于国内首创与先行一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