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故乡剧目大全(婉转声中话丰年)

新华社杭州1月3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商意盈 魏一骏)大年初二,阳光和煦,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杜联村文化礼堂前,一溜排开了各种摊位,村民们或驻足、或交谈,几条小狗也贴着人追逐嬉闹。文化礼堂里,大红灯笼早已挂好,灯光舞美一切就绪,两百多位村民正在翘首等待着嵊州越剧团送来的“越剧盛宴”。

悠扬婉转的唱腔里,越剧《洗马桥》拉开了大幕。刚刚还热情交谈着的村民,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一些年龄稍长的村民还跟着曲调哼了起来,几位年轻村民则拿出了手机,进行拍摄。

“这个戏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唱得好演得也好。最近这些年,每年过年回家都有越剧大戏看。”和丈夫一起在重庆做电器生意的杜联村村民周建苹说。

越剧是我国第二大剧种,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而浙江绍兴东南的嵊州市是越剧的发源地。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

嵊州越剧团团长谢顺泉说,剧团已连续十年春节期间到杜联村演出了。为烘托团圆喜庆的气氛,春节期间剧目一般会选择《五女拜寿》《碧玉簪》这样的传统喜剧大戏。在杜联村演完后,剧团不但要去嵊州的其他村子,还得去温州、台州送戏。

“这几年大家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高了,戏剧市场越来越红火。不但我们专业剧团受欢迎,光嵊州就有100多个民间越剧团呢。”谢顺泉说。

而这些村子里越剧表演的费用,一般由村里一位或者几位经商办企业的村民出资,供村民春节期间乐一乐。“他们是先富起来的人。不但买戏给我们看,出钱给村里修路、盖文化礼堂,还带了很多村民外出工作,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杜联村村民王水真说。

这些年来在富民政策的推动下,在村民的互相带动下,杜联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杜联村党支部书记杜志军说,这些年,村里一个个贫困家庭消失了,越来越多的村民盖起了小洋房,回家过年都是开着小汽车,还有不少农家子弟到国外留学。

82岁的杜岳仙是土生土长的杜联村人,每到过年,两个在上海打工的儿子和远嫁的女儿都会带着孙辈回来团聚,一家人总会一起到文化礼堂看越剧演出。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越剧演出主要是为了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虽然观众还是以老年人为主,但慢慢也开始有年轻人喜欢。更重要的是,和家人一起来看戏,对许多人来说成了过年的象征。”杜志军说。

喜爱越剧的周建苹平时就喜欢跟着电视哼上几句,这次更是早早就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到了文化礼堂。台上专业演员的精彩表演让她大呼过瘾。虽然孩子从小跟着她和丈夫在外地,对越剧不是太熟悉,但周建苹一有机会就让她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是嵊州人,不能忘了根。”她说。

越剧故乡剧目大全(婉转声中话丰年)(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