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公园发现三只犀牛(大兴安岭拍到3只)

近日,大兴安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护拍摄的时候,意外拍到了3只令人欣喜的身影——3只“堪达罕”出现在林中,它们结伴在林中觅食,看起来非常健康。

印尼公园发现三只犀牛(大兴安岭拍到3只)(1)

工作人员表示,每年冬天,都是这里食物最短缺的时候,特别是一月份更是如此,这一次看到这3只“堪达罕”,就知道它们可以在这里安全越冬了。

而在去年1月份,工作人员也曾经在林中发现3只“堪达罕”,它们是由1只雌性“堪达罕”带领着2只小“堪达罕”组成的家庭。

如今,伴随着当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恢复,“堪达罕”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统计数据来看,野生种群数量大约在80只左右。

印尼公园发现三只犀牛(大兴安岭拍到3只)(2)

那么,究竟什么是“堪达罕”?它们为何如此稀少呢?

“堪达罕”是一种满语中的称呼,它们的学名是驼鹿,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动物。从分布来看,驼鹿主要生活在亚寒带的针叶林之中,所以,才可以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看到它们的身影。

在世界上,驼鹿的主要种群,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地区,而且数量很多,因此,即使在我国境内数量稀少,但是,从全球分布来看,驼鹿却并不属于濒危动物,而且是没有任何灭绝的风险,当然,从我国的情况来看,驼鹿在我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一点大家需要清楚,如果在野外有幸看到它们,千万不要动“歪脑筋”。

印尼公园发现三只犀牛(大兴安岭拍到3只)(3)

虽然是食草动物,不过,驼鹿的大个头,也是让很多中小型的食肉动物都望而却步。驼鹿的体长最大可以达到2.6米,肩高可达到2.4米,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都知道,犀牛本身也是庞然大物,不过,和驼鹿相比,却仍然要逊色不少。

从外形来看,驼鹿其实和骆驼长得非常相似,而且在驼鹿的肩部,也有类似于驼峰的高耸部位,只不过,驼鹿的头上,也长着类似于粗树枝的鹿角,这也让它们显得更为霸气。

在我国,驼鹿的数量稀少,一方面是因为它们仅在我国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分布,不像北美地区分布广泛,此外,就是在驼鹿没有成为保护动物之前,人们对于它们的偷猎,也让驼鹿的数量曾一度锐减。

印尼公园发现三只犀牛(大兴安岭拍到3只)(4)

那么,驼鹿有天敌吗?

在我国驼鹿的分布地区,它们最主要的天敌就是野狼群,毕竟成年驼鹿虽然体格硕大,但是,狼都是成群结队觅食,俗话说“空拳难敌四手”,自然,即使驼鹿再勇猛,面对着一群狼的四面包抄,也是很难全身而退的。

而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野外狼群的数量并不算少,比方说在2019年,红外相机就曾经拍到12只狼成群觅食的画面。

印尼公园发现三只犀牛(大兴安岭拍到3只)(5)

而在去年7月,红外相机还曾经拍到驼鹿母子在觅食的时候,被群狼围攻的画面,以及一群狼围堵一只雄性驼鹿的画面。

和雄性驼鹿面对狼群时的冷静不同,雌性驼鹿带着幼子,这也就意味着,它不仅要让自己成功脱逃,还需要保护幼子的安全。

于是,这只雌性驼鹿带着幼子跑到了水边,并且走入水中,岸边6只狼也是不断试探,想要下水将它们给拖上岸。

印尼公园发现三只犀牛(大兴安岭拍到3只)(6)

虽然胜算不大,但是雌性驼鹿却仍然将自己的孩子仅仅护在了身下,并且做好了随时进攻的架势,最终,狼群没有得逞,只能悻悻离开去寻找其它猎物了,而雌性驼鹿看到狼群走远,也赶忙带着孩子躲进山林深处。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自然界中,事实上吃素的驼鹿,它们也并没有什么天敌,往往猛兽捕食驼鹿,也都是挑幼仔,或者是雌性驼鹿下手,一方面是幼年驼鹿好对付,另一方面是雌性驼鹿身材没有那么高大,而且头上没有可以用来作为武器的鹿角。

印尼公园发现三只犀牛(大兴安岭拍到3只)(7)

当然,“为母则刚”,动物也是如此,如果猛兽是遇到了带着孩子的雌性驼鹿,它们也会拼了性命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而一旦它们的孩子长大,等到成年的时候,特别是成长为成年雄性驼鹿的时候,那么,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天敌了。

所以,只要没有人类伤害它们,这群特殊的动物,它们可以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生活得很好,未来伴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恢复,我国境内驼鹿的种群数量也将不断增加。

印尼公园发现三只犀牛(大兴安岭拍到3只)(8)

不过,这里也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如果驼鹿过多,有可能在冬天的时候,会有一部分驼鹿食物短缺,这个时候,或许就要人类帮忙了,你认为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