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不语冰井蛙不言海(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夏虫不语冰井蛙不言海(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1)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作者:冯少华)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出自《庄子集释》卷六下《庄子·外篇·秋水》。层次不同,世界不同。两个物种受地域和时令的限制,有着自己的世界。井里的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与其沟通大海广阔无垠的壮观景象,那是自找没趣。生活在夏天的虫子,没有经历过冬季,对于冰雪的理解也就更为局限。其所认为的寒冷,也许只是某天早上,露水滴在了自己身上。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层次不同是并立的,并没有高下贵贱之分。鉴于认知的局限,只有亲身体会之后,才可能被认同与接纳。若未眼见为实,皆为虚无缥缈,外界便是一片茫然。只有看见了,才会相信。否则浩瀚大海,刺骨冰雪,不是天方,就是夜谭,不是欺骗,就是谎言。相信了,就一定能看见,是内心的笃定与安然,是知天知地知人的洞察能力,是综合处理信息后,对未来精准的预判。

夏虫不语冰井蛙不言海(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2)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社会环境、生长场所、教育水平、思考能力、思维习惯在一定条件下会限制个人的认知。他人想什么,自己控制不了;他人做什么,自己强求不来。把不同的观点放一放,怀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去坦然面对,不作自命不凡的不可语者,闭上臭嘴,不进行无休止地争论;立场不同,左右各异,学识不一,不必嗔怒他人无法认同自己的观点。否则,即使赢了道理,也输了心情。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宇宙空间,不因认同而存在。道,一直就在那里,不生不灭,不会因表达形式而有所改变;客观世界,不因理解而呈现。理,深埋在心里,不争不辩,不会因词不达意而有所曲解。在相互沟通中,层次不同,不必强融;三观不同,不必强求。不同的人生轨迹,造就了层次差异,让人的境界、格局、观念各不相同,对世界理解的维度和看法迥异,所关注的重点也千姿百态。

夏虫不语冰井蛙不言海(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3)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人生苦短,世事维艰,言可暖心,亦可离心;言可助人,亦可伤人。世间的理争不完,不必在言语上争高低,也许赢了辩论,却失了人心。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与他人交流要看对象,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从对方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换位思考,以其喜欢的方式交流,用其理解的观念沟通。与眼界受限的井蛙,去讲井里之事;对见识短浅的夏虫,来谈盛夏之花。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在生活中修行补漏,迷惘之时他渡,觉醒之时自渡。立足于长远和整体效益最大化,融入虚空,打通空间的阻隔,多走多看不断增长见识;沉淀阅历,畅通岁月的记忆,在平淡中活出精彩。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地待人处世,坦然地放下名利,才能笃定地看淡很多,看清很多。逐步学会用心聆听,才能借助他人的阅历增长自己的见闻,才不会与时空有差异的人发生争执。

夏虫不语冰井蛙不言海(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